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关于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的方法和体系中比较权威的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和由郭来喜、吴必虎等编写的《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依照这两种分类与评价的方法和体系,国内学者对以下专项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研究:地貌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科技旅游资源、水体旅游资源、森林旅游资源、体育旅游资源、民俗旅游资源、创意旅游资源、民间信仰文化旅游资源、休闲旅游资源等。另有学者对特定地区旅游资源分类及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展开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
国家级贫困县汝城县,生态环境宜人,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尚浅。依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汝城旅游资源进行调查与分类,并分别运用“三三六”评价法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对汝城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总结出汝城旅游资源的类型、品质、等级和特点,为汝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台州市旅游资源调查与GB/T18972-2003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台州市旅游资源调查工作的实际,提出此类调查工作之前、之中和结束后应注意的事项;并认为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旅游资源分类”有缺乏科学合理性以及逻辑严密性,“旅游资源调查”缺乏技术上的可操作性的问题,建议对其作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三原县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娜 《襄樊学院学报》2010,31(11):78-83
根据《旅游资源调查、分类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对陕西省三原县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类与评价研究,发现陕西省三原县旅游资源有7个主类、13个亚类和21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的87.5%、41.94%、13.55%;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及层次分析法、专家征询法进行因子评分,综合评价出三原县优良等级旅游资源9个、普通等级旅游资源65个;同时表明三原县已开发了的旅游资源占少数,总结出三原县旅游资源的总特征.  相似文献   

5.
洛南县地处陕东南,秦岭腹地,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但是旅游发展滞后.调查组以《中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为标准,对洛南县境内的各个旅游资源单体进行实地科学的调研、分类,运用定量评价的方法,查明洛南县旅游资源单体115处,自然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民俗风情浓厚,但是旅游资源之间缺乏有机整合,提出了洛南县旅游资源优化整合的策略,以期对进一步研究洛南县旅游资源发展模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旅游资源评价是使潜在的旅游资源和现有的旅游资源的优势能更好地转化为社会经济优势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婺源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乡村生态旅游热点地,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开发此地现有和潜在的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I18972-2003)对婺源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7.
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华阴市旅游资源进行分类;采用项目和评价因子量化评价与“三大价值”评价体系相结合的方式对华阴市旅游资源进行了客观、科学的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华阴市以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秀丽奇特的自然景观为特色,优良级旅游资源突出,在观赏、历史文化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价值.整合华阴市旅游资源,突出以道教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以华山为龙头,整合周边地区旅游资源,打造大华山旅游格局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区域旅游产品结构体系是区域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指数。文章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通过对旅游资源实地普查,梳理四平主要文化旅游资源,对其特色进行评价。以此为基础构建四平文化旅游产CBA架构,并提出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旨在为提升四平文化旅游竞争力提供参考,也为文化旅游目的地系统策划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红色旅游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发展起来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现行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并未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评价标准也不适宜。红色旅游资源分为伟人故里、革命历史事件和活动遗址、遗迹、墓碑(群)/烈士陵园、综合性的革命历史纪念馆及革命历史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五类,其价值由历史文化价值、社会情感价值、经济价值和资源的保护情况、资源丰度与几率及组合状况等五个要素构成。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确定红色旅游资源的评价赋分标准并对其进行等级评定。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对大理市太邑彝族乡旅游资源进行调查评价,认为太邑旅游资源有一定数量,且类型全,多样性突出;旅游资源呈品牌型集中,特色鲜明,个性突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有潜力发展成地方与国内城市居民的休闲旅游体验区。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2003年5月1日发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按照其划分的旅游资源的主类、亚类、基本类型,通过实地调研,统计分析了淄博市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并从空间布局、旅游形象塑造、旅游节庆整合等方面提出了淄博市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建议,为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是泰国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然而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中国旅游界、学术界缺乏对于泰国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总体特征、比较优势的整体认识。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标文件,可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方面梳理泰国旅游资源特征。对泰国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相对一致性与差异性相结合、旅游分区与行政区划相结合为原则,将泰国划分为中部综合旅游资源区、东北部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区、北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区、南部海滨海岛旅游资源区4个大区和9个亚区,并对各区的行政区划范围、主要旅游资源、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3.
百色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百色市是广西红色旅游发展的中心。对于百色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评价是红色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标准,文章对百色市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同时,为了更客观地评价百色市的红色旅游资源,采用了对比评价法和市场需求价值分析,对百色市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定位,从而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百色市的红色旅游资源,为百色市的红色旅游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莆田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独特,按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标准,莆田市共有旅游资源5类12种。在空间上,分布呈“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某些旅游资源具有垄断性,且有组合性好,延伸性强等特点。文章在深入分析该市容源市场的基础上,提出针对各细分审场的特点开发旅游产品、加强旅游资源整合与旅游产品优化组合、加强宣传促销与旅游线路开发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河南红色旅游发展透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红色旅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创造。国家旅游局已将2005年定为“红色旅游年” ,红色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亮点,并以燎原之势红遍华夏大地。本文以红色旅游为主题,对河南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详细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河南红色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条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打造河南红色旅游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旅游"理念已成为各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指导思想.通过阐述"大旅游"这一概念的内涵,深入分析泉州在旅游资源上的优势及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提出树立科学的旅游管理的理念、转变旅游管理机制及体制、加强区域间合作带动旅游产业链发展等,建立"大旅游"格局,促进泉州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具“东方水城”美誉的苏州,有着丰富的水文化旅游资源.水文化的开发是苏州旅游开发的重中之重.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苏州水文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发展对策,为其他区域开发水文化体育旅游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