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1949年至1965年<人民日报>的医疗队下乡报道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传媒、医学与国家的关系.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主要生产场域之一, <人民日报>的报道有相对固定的叙述模式:医疗队代表着科学、进步的现代化力量,如同阳光般照射在我国的广袤疆域.在这种叙事模式中,为农村地区、民族地区提供医疗保障,既是政权合法性的来源之一,也是一种对现代民族一国家想象的建构:但在1965年,这一报道模式发生了很大转变,医疗队从改造国家病弱肌体的主体变成被改造的对象.这一戏剧性变化也映射了国家政治、经济深层矛盾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志,一个没有文化、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文化报道是一个与读者有着广泛联系的领域,拥有广大的读者群。加强文化报道,提高党报党刊稿件的可读性,已成为当前媒体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党报党刊如何搞好文化报道?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民族问题历来是关系多民族国家兴衰安危的重要同题。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这就决定了民族报道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则是党的新闻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身为少数民族中的一员,穆青深明其中的道理。他任新华社社长期间,始终坚决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密切关注民族报道工作,大力支持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显示了他作为少数民族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家的政治胸怀和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4.
民族同题历来是关系多民族国家兴衰安危的重要问题.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这就决定了民族报道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比利时:奥运报道应强化民族认同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国体育新闻通常都有夸张本国运动员成就的倾向。体育新闻通过这种夸张创造了国家认同感。不过,在比利时.这一机制并不像在其他国家那样明显。在我最近的博士论文答辩中.我通过比较在2000年欧洲杯足球赛期间比利时的相关报道与邻国荷兰媒体的相关报道,分析了体育新闻创造民族认同感的机制。我发现,比利时媒体的体育报道的确在培养民族认同感方面发挥了作用,但其作用并不像在荷兰那样明显。  相似文献   

6.
受众面较广的慈善新闻兼具新闻和宣传价值,理应受到大众传媒的特别重视。本文结合救助兔唇女孩曹芳芳的报道案例,分析了慈善新闻的价值要素构成,就如何解决充分报道和保护隐私之间的冲突这一问题,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民族国家是国际关系秩序中最重要的行为主体,使得国家利益成为对外报道的根本原则.由于对外报道本质上是需要服从国家特殊利益的表现领域,因而对外报道具有普适性并要求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以我为主"报道理念是国家利益的根本体现.社会主义中国的对外报道事业的国家利益原则与新闻的党性原则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8.
笔者认为,经济报道一要突出经济新闻的生活性,写经济发展中的社会苗头.有些问题看起来是社会问题,但实质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只有很好地从经济的角度来观察和人手,才能很好地解决它.前几年,当武昌火车站出现春节刚过的民工潮时,<湖北日报>记者从社会角度着眼,将这一刚出现的苗头称为"民工潮",并分析了民工潮的形成,现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其选取的角度大大超越了传统新闻角度的藩篱,这篇报道见报后效果很好,不仅让乘车的民工、从事经济工作的人去思索,也为党政部门等方方面面、上上下下所关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体坛周报》进行文本分析,总结了国外媒体体育新闻报道的两种叙事模式:1.同质化叙事:民族国家的叙事模式;2.差异化叙事:更加多元和人性化的视角。指出西方媒体擅长将意识形态隐含于叙事中,不仅展现了国家民族形象和媒介奇观,也让我们看到了奥运会多元的、人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做好新时期“三农”问题报道,要选准“三农”问题关键点,调整报道思路、报道模式和报道视角,为全面推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一、农民增收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收入。由于农产品具有收  相似文献   

11.
龙德华 《新闻界》2000,(1):46-46
《经济日报报》总编辑艾丰说:“要搞好经济报道,首先要了解经济,这样才能做到经济和新闻的结合。”把这句话放在民族地区的经济报道上来看,那就是搞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报道,就必须弄明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也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个性。 少数民族地区一般经济欠发达。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状况的最大个性,但并不仅止于此。中西部汉族地区同样也有经济不发达地区,却各有自身的历史等背景因素。一般说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历史原因、民俗人文因素、生存环境恶劣这几个方面。 这几种因素或者共同…  相似文献   

12.
一些经济报道由于存在选题重复、数字堆砌、字枯燥或专业性太强等问题,难以吸引更多的受众,传播效果也无疑大打“折扣”。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认为,应该找准新闻指导性和可受性的结合点,创新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13.
高海建 《今传媒》2016,(12):118-119
《陕西日报》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议题的报道既是公众获取有关这一议题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对外展示陕西新形象的重要平台.本文以三年来《陕西日报》对这一议题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运用相关理论深入分析其报道特色,梳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对提升这一议题的报道质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育关系个人发展,关系社会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公众对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大,教育问题越来越热。教育报道成为一种常见并且重要的新闻报道内容,也是媒体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本文通过对民族地区党报教育报道的相关作用、民族地区党报教育报道面临的挑战的分析,对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党报加强教育报道提出自己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一、做奥运报道,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认识北京奥运。 1.北京奥运是中华民族经历百余年耻辱之后举步迈人现代世界的成年礼,这决定了它不可能只是一场体育盛会,张扬民族自豪感是报道的必然主题。这有东北亚文化影响因素,也是中国文化体现。我们希望,这种张扬是一种低调的、深沉的、内敛的张扬.是摒弃了狭隘民族主义的中华赞歌。幸运的话,它可能还将拓宽民族主义的边界。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2月12日至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先后到我省聊城、菏泽等地,深入乡村农户、田间地头、农产品加工企业,就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进行调研,并对我省工作提出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这对山东各媒体来说是一件重大新闻,尤其作为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要闻版如何报道这一新  相似文献   

17.
正面报道是我们采写新闻最多的一种报道,像一些工作成就、行业经验、先进人物事迹等都属于这类报道。这些正面报道,可以反映我们国家的政治形势、社会发展趋向、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在基层付诸实践的效果,它体现和传播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一种精神化,从面造成一种浓厚的政治化氛围。  相似文献   

18.
王红  马飞 《新闻世界》2010,(5):127-128
调查性报道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它勃兴于整个西方国家。目前,它和解释性报道、客观报道一同构成了西方国家新闻报道的主流。20世纪80年代以来,调查性报道在我国显示了其特有的影响力,成为被媒体广泛采用的一种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19.
会议报道是新闻宣传的重要内容。当前,在会议报道中普遍存在着过多、过浅,过板的问题,影响了宣传效果。我们认为,要解决会议报道的诸多问题,就必须对症下药,在求精、求深、求活上狠下一番工夫,让会议报道走进群众心里。  相似文献   

20.
黄婧 《中国记者》2015,(3):106-107
本文从目前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在重大新闻报道中忽视解释性报道方式的这一现象入手,结合网络新闻专题报道的实际情况,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刻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