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动态习题"的设计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虚拟化学实验过程 ,表现化学实验现象 ,虚拟物质的空间结构及微观反应过程 ,使抽象概念形象化。由此我们设想能否应用计算机技术设计出动态的化学习题 ,这种习题以动态方式虚拟化学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 ,表现物质的空间结构及微观过程 ,与印刷的习题形式相比 ,这种动态习题更能体现知识、方法的系统性 ,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方法的归纳和总结 ,更有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更有利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1 关于化学“动态习题”的定义及制作平台化学“动态习题”是化学练习的一种形式。它以图形动画、人机交互的方式传…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 ,实验习题教学是一个重要内容。实验习题教学与一般的学生实验教学相比较 ,虽然都以解决化学问题为目的 ,都是以学生实验为主 ,却有很大不同。实验习题教学中 ,化学问题占中心地位 ,学生围绕中心进行实验 ;而一般学生实验中 ,化学问题则占次要地位 ,起着桥梁作用 ,引导着学生去获取知识与技能。另外 ,实验习题教学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锻炼能力的一种手段 ,一般的学生实验则是学习实验技能 ,验证化学知识的一种手段。过去 ,我们往往将实验习题教学混同于一般的学生实验 ,在理论与实践上很少把它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学习体系之中,习题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虽然教材提供了一些习题,但我们不能简单地按部就班,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它们进行二度开发,要在教材原习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延伸,从而让数学习题在"拓展与延伸"中增值.  相似文献   

4.
1问题的由来 物理习题是实际生活、生产中的问题、物理现象的科学简化、科学抽象.解答物理习题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模拟演练,是学生巩固、深化物理概念和规律,活化物理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在当下的数学教学中,仍然有不少教师就习题练习题、讲习题,视教材为"圣经",一味死搬教材,从而削弱了教材习题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为此,对教材习题进行二度开发,应成为数学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谈一些粗浅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6.
在物理学研究中,建立物理模型是一种基本的,重要的方法.我们在解答某类物理习题的过程中,对习题所描述的纷纭繁杂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抽象出其本质特征的过程也可看作是一个建立模型的过程,如在解答碰撞类习题时,我们建立了"子弹打滑块模型","人,船模型";解答竖直面上圆周运动类问题时,我们建立了"轻绳-端系-小球在竖直面上作圆周运动模型"(简称"绳,球模型"),"轻杆-端连-小球在竖直面上作圆周运动模型"(简称"杆,球模型")等等.  相似文献   

7.
项华阳 《物理教师》2005,26(10):23-24
在“热传递”教学中,对练习册中一道习题:怎样证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我以前的教法是教师说学生记,缺少实验验证.为了体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我对这一内容作了调整,设计了一个学生探究实验.1提出问题在“热传递”教学中,学习了传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中的一道习题拓展成一个与物理知识相联系的问题,它的解决需要将数学知识与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并作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数学习题的"好"是内 在的、内隐的,是靠我们教师 必须用"心"去挖掘的。 好题不是难题,一道 貌似平凡的数学习题背后可 能隐藏着无数的精彩,其实 好题目就在我们身边。 好习题是"造"出来 的,也是"教"出来的,有时还 是学生"做"出来的。精彩可 以预约。 读了下文,希望能给你 带来这些感悟。 仅仅是"巧合"吗? 例1:有一个梯形上底是 1.58米,下底是2.1米,高是 2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 少?  相似文献   

10.
认真选编实验习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李文娟史恒龙在单元复习和综合练习中,我们经常采用实验习题进行复习,实验习题的特点是问题比较集中,能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把基本实验技能和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联系在一起,形式多样,综合性强。实验习题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一、实...  相似文献   

11.
在物理学研究中,建立物理模型是一种基本的,重要的方法,我们在解答某类物理习题的过 程中,对习题所描述的纷纭繁杂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归蚋,抽象出其本质特征的过程也可看作 是一个建立模型的过程.如在解答碰撞类习题时,我们建立了"子弹打滑块模型","人,船模型";解 答竖直面上圆周运动类问题时,我们建立了"轻绳一端系一小球在竖直面上作圆周运动模型"(简 称"绳,球模型"),"轻杆一端连一小球在竖直面上作圆周运动模型"(简称"杆,球模型")等等. 正确运用解题模型解题,不仅可以使我们解题迅速,准确,还能有助于我们从机械,盲目做题 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反之,错误运用解题模型,不顾条件是否变化,不问习题所描述的物理 过程的实质是否与解题模型相符,生搬硬套,就会使思维呆板,僵化,犯思维定势负向迁移的错误. 本文仅就"子弹打滑块模型"谈论解题模型在解题过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不管是研究一个新问题,或解一道练习题,都有一定的程序。一般来说,首先是设想要用什么知识作解决问题的基础;然后分析研究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才能运用这些知识;接下来进行一次思想实验,最后进行数学推导并求解。这一过程中,既有逻辑的推理,也有非逻辑的判断。这种把形象与抽象、逻辑与直觉结合起来的方法,是物理教学(自然科学)中常用和特有的,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定势。但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一类问题,用上述正常思维方法难以解决或说不好回答,而如果我们能够巧用“归谬法”,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何菲菲 《初中生》2005,(21):42-43
我在解数学课外习题时,发现有些问题靠常规思维进行推理,解答很困难.若采取动手实验,建立数学模型,可使一些难题迎刃而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初中化学实验习题的特点和种类化学实验习题一般是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实验技能结合起来,运用实验的方法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一类习题。它是一种涉及知识面较广、对实验技能及灵活性要求较高的特殊形式的实验,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操作能力。实验习题与一般学生实验的区别是课本只提供实验题目,至于运用什么原理,使用哪些仪器、药品,通过什么实验方法、操作步骤进行实验以及应注意什么问题等,则都由学生自己设计,然后经教师审阅批准后再进行实验。初中化学实验习题大体有物质的鉴别、物质的制备和…  相似文献   

15.
冯建跃 《物理教师》2005,26(12):5-66,F0003
中学物理在讲授到动量和机械能时,必然要讲到有关“平板”的一类习题,这种习题因为涉及到两个(甚至三个或,n个)物体及其运动的多个阶段,使得习题情景变得扑朔迷离,物体的运动过程错综复杂,如果教师的讲解似蜻蜓点水,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性,最终很有可能导致学生对此类习题的学习不得要领,见到它就无从下手,产生畏惧心理.如何让学生能够顺畅地学会这种习题的解答,突破这个教学的难点,这也应算是我们中学物理教师的一个非常具体的、非常实在的研究课题.本文是笔者对此题教学的一些思考和研究,供大家欣赏,并请同行指教.  相似文献   

16.
<正>一、在数学习题中找到数学概念问题很多数学习题是与数学概念有密切关系的,如果我们在做数学习题的时候,一边观察数学问题,一边整理数学知识中出现的数学概念,一边将这些数学问题构成一个数学体系,既能正确解答出数学习题,又能在完成数学习题的时候完善数学知识结构。现用习题来说明。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的教材在习题的选择上突出“一道好习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的理念,强调“应多选择有实际背景或以真实的生活现象为依据的问题,既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又联系科学、生产和生活的实际”.课后的问题与练习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做适量习题是物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解答习题时,重视典型高考题的演变,即对原有习题的某个条件、假设或环节进行变化、引申和拓展,可让我们去发现一些高考题之间的共同本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在求解“阿特武德机“一类习题里的几个问题,特别是运用转动定理对定滑轮进行受力分析中的一个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中学数学的"源"是概念,那我们不妨认为中学数学的"本"就是习题,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当前,数学习题课教学仍然存在"老面孔、老套路"的现象,课堂吸引力不强,教学时效性不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结合平时教学、通过两个案例(它们分别是在浙江省义乌市第四中学和义亭中学所开设的全市观摩课和公开课)谈谈习题课教学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