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聊城杨氏海源阁藏书楼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它与江苏常熟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楼、浙江吴兴陆心源的皕宋楼合称中国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其中,又以瞿、杨两家宋元刻本和名人抄本为最多,因此又有南瞿北杨之称.北杨海源阁创始于杨以增,盛于杨绍和,守于杨保彝,而败于杨敬夫.杨氏一家四代藏书聚散,历时百余年,在我国近代藏书史上有较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聊城杨氏海源阁藏书楼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它与江苏常熟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楼、浙江吴兴陆心源的日百宋楼合称中国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其中,又以瞿、杨两家宋元刻本和名人抄本为最多,因此又有南瞿北杨之称。北杨海源阁创始于杨以增,盛于杨绍和,守于杨保彝,而败于杨敬夫。杨氏一家四代藏书聚散,历时百余年,在我国近代藏书史上有较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私人藏书由来已久,但藏书风气之盛,莫过于明清。到清代后期,藏书高度集中,相继出现了几个著名的藏书楼,那就是山东聊城杨以增的“海源阁”、浙江吴兴陆心源的“皕宋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楼”、江苏常熟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这几家,合称中国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其中,聊  相似文献   

4.
清代嘉兴藏书业兴盛,私人藏书大家辈出.在藏书过程中,藏书家大多构建室、楼庋藏,并以典雅的名称命名自己的藏书处,以书蕴名,以名传书.这些充满了书卷气、书香味的室、楼之名,无一例外地折射着各个藏书家藏书的心理、情趣和旨归.这些异彩纷呈的藏书楼名,不仅是嘉兴藏书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优秀的外交家曾纪泽以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历,为后人所留下了藏书楼"归朴斋",是中国近代当之无愧的私人藏书第一楼,这座珍贵的文化遗产,收藏文献达10万余卷,且种类丰富,价值突出,特色显著,令后人受益无穷,今人正在加强对其研究与保护.  相似文献   

6.
岛田翰与皕宋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7年是中国近代四大藏书楼之一陆氏皕宋楼东移日本九十周年纪念,这是一个不应忘却的.皕宋楼的流失使得中国文献留下了不可弥补的巨大空白,由此给中国学术研究进程所造成的损失更不可估量.而皕宋楼的东移与当时日本学者岛田翰的从中斡旋密不可分,本文正是论述了岛田翰本人事迹及他游说陆氏后人鬻出皕宋楼藏书的前后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祖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中,图书收藏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间,私人藏书楼起了重要作用.浙江海宁自古文风盛茂,藏书家代有闻人,至清代达到鼎盛时期.王国维在<敬业堂文集>序中叙述海宁藏书时说:"固文献之邦也.康雍之际,他山先生得树楼与马寒中道古楼,并以藏书著闻东南.至乾嘉间,吴氏拜经楼、陈氏向山阁之藏.  相似文献   

8.
一提到藏书楼很多人就会首先想到各式各样楼的形状,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事实上藏书楼只是一种古代藏书处所的泛指,它包括一切古代官方的、私人和各机构收藏图书文献的地方,而且早期的藏书建筑均未冠名,"楼"、"阁"等名字是明、清以后的事,一般只要有藏书作用均可以认为是我们所述的藏书楼范畴.  相似文献   

9.
铁琴铜剑楼纪念馆最近在江苏常熟市古里镇开馆。 被称为清代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的铁琴铜剑楼始建于清朝乾隆末年,建筑面积285平方米,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创始人瞿绍基。瞿氏五代藏书楼主淡泊名利,以藏书、读书为乐。在金石古物中,瞿氏尤为珍爱一台铁琴和一把铜剑,铁琴铜剑楼由此得名。瞿氏数代给后人留下了比较完整的藏书和藏书楼,总藏书达10万余卷。  相似文献   

10.
清代是我国古代藏书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全国地涌现了大量的藏书家和藏书楼。本文介绍了醴陵市私人藏书家吴德襄和他的“石筍山房”藏书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