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师是学生的启明灯,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教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在做好教学的同时加强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校教师以身作则、悉心教导、恪尽职守,为我校师德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作为化学教师,将化学教学和人文精神教育统一起来是对学生人性的提炼和升华,是教育的真缔。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应当将化学教学与人文精神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可担起一个"育人者"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正在全面贯彻实施,其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中学政治教师除承担政治课程教学任务外,还扮演着中学生德育工作者的角色,他们应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更加注重角色的转换,更加注重生活和实践,并做到育人与自育并举,从教育观念、政治立场、职业道德、教学技能、知识结构和身心素质等方面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确保"教书"、"育人"双重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4.
夏竹慧 《科教文汇》2010,(26):138-138,146
情感教育是不分学科的,英语教材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英语教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情感资源。我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让学生感受身边的高科技来拓展他们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想如果我始终以这种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的话,我就会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使我的英语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并收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5.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营造一个"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充分发挥高校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思想教育,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6.
杨磊 《知识窗》2013,(22):55-55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是一门实实在在的教学艺术。在教学中,不少教师不注重提问的艺术性。如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笔者曾听过这样一段对话:教师问:"同学们,汽车1小时行60千米,2小时行多少千米?"学生回答:"120千米。"教师问:"3小时呢?"学生回答:"180千米。"教师问:"4小时、5小时呢?"学生回答:"240千米、300千米。"教师问:"x小时呢?"学生回答:"60x千米。"接下来,  相似文献   

7.
白晶 《科教文汇》2012,(2):111-112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普遍存在"教师失趣"和"学生失序"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教学体制、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层面来研究造成"教师失趣"和"学生失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王泽贵 《科教文汇》2010,(24):95-96
"生态课堂"是人本主义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协调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学情境,是一种珍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教育氛围。和谐的生态课堂讲究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衡,在教学中需要正确把握好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从开放教学资源、开放教学心态、开放学生思维、开放学习评价四个维度阐述了构建和谐开放的数学生态课堂的基本操作策略,以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和谐、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浅谈电类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刚 《科教文汇》2010,(36):71-71,92
主体性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是以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理论的深化,也是职业学校电类课程的性质使然。提倡主体性教学,对改变不良教学状况具有更深远的指导意义。主体性教育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为人的未来发展打基础。以学生为本,这是学校课程的根本性使命。以学生为本,这是世界上先进教育思想在学校育人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根本上说取决于在校期间自主发展的空间和维度,取决于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程度。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学校育人的目的和归宿。  相似文献   

11.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思考、分析,促使学生对概念和操作理解的教学方法。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及自我创新的能力,使教师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以下主要阐述了"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提出的背景、教学案例的设计以及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2.
金柱 《科教文汇》2011,(24):123-124
课堂是思想与思想的激烈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真诚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精彩对话,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用热情、汗水和生命去拥抱。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应该秉承"用活"教材、"激活"情感、"教活"学生的教学理念,借着新课改的东风努力优化教学,让学生真正"能动"、"会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卢方 《科教文汇》2009,(11):113-113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教会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最为基础的则是说话。说,是语言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语文教学的现状是重"写"而轻"说",教师把大量的精力都倾注在学生的书面作业上,而忽视了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因而导致大部分学生说话能力差,使教学走进了乏味低效的死胡同。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氛围、情境,多层次、全方位地鼓励学生说,训练学生说,强化学生说。  相似文献   

14.
张双  田迅 《科教文汇》2011,(4):8-8,44
教师的"教"主要体现在"言传"和"身教"两个方面。以身作则是教师进行身教的前提,学生的学习方向、品德行为乃至思维方式都潜移默化地受教师的影响。教师深入了解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对教师教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成志 《科教文汇》2011,(30):132-13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大力倡导"质疑"、"探究"的精神。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反思被看做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因此,我们要不断丰富教学反思的内涵,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相似文献   

16.
王琨 《科教文汇》2012,(2):113-114
提高政治课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倡没有"标准答案"的教学是一种有益探索。改变教师"一言堂"、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再把政治课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探索人生的乐趣,一种认识社会的途径,一种帮助自己成长的良师益友。没有"标准答案"的教学比之"金科玉律"式的机械灌输,更能调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探究事物的强烈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让政治课教学中所得到的丰富的、长久的、终身受益的东西融合在他们的生命之中。  相似文献   

17.
戴青华 《科教文汇》2013,(16):16-17
在教学质量日益得到重视而又存在较大问题的情况下,以教师为本位思考促进教师"安心"教学和"潜心"钻研教学的方法;以学生为本位探索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最终达到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桑德建 《科教文汇》2010,(21):24-25
综观当前的思品课教学,仍然是教师生硬灌输的多,学生主动求索的少,尤其是部分教师唯书至上,不顾学生思想实际,照本宣科,思品课教学总让学生有一种"干巴巴说教"的感觉。笔者认为,加强思品课教学的实践性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努力把实践活动的"活水"引入课堂,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重要工具。在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的情况下,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的旧观念"、一支笔一本书一张嘴、填鸭式"教学模式仍然影响着教师、影响着课堂。初中教师把教材当圣经,作为唯一的教学依据,使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的思维处于"休眠"状态。教师机械地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扼杀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高涛 《科教文汇》2010,(15):19-21
近年来,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开展了以"孝"文化作为核心价值的感恩教育,将培养每一个学生成为一个感恩的人作为育人目标,带动了学校教育工作的和谐发展。我们以营造"感恩校园景观"、建设"感恩幸福教师"、培养"感恩快乐学生"、培育"感恩教育"理念、坚持"感恩教育"活动、体验"感恩教育"快乐为基本途径,形成了我校以"感恩教育"为主要特色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