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我国高教自学考试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及阶段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学考试自1983年在全国推广以来,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研究表明,自学考试在其发展过程中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致性与非一致性的阶段性关系特征。透过这种关系来探寻高教自学考试发展背后的经济动因,即经济增长波动、经济制度变迁和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变化对我国高教自学考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欧洲高等教育体系现代化议程》充分体现了欧盟关注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体现了欧盟高教改革新战略经济思维至上的理念。其最终目标是提高欧洲高等教育毕业生的质量和数量,最大限度地发挥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关键作用,以帮助欧洲走出当前的欧债危机和经济困境,应对欧盟经济的未来挑战。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呈下降趋势。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格兰杰检验结果只证明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就业增长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没有明显带动就业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按照奥肯定理:经济增长能够促进就业增长。但在当今社会,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在下降。以河南省1978年—2007年的数据为样本,应用Eviews计量软件和Excel为分析工具,对第一产业的GDP和就业人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进而证实河南省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在减小,就业人员正在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5.
当前经济形势与大学生就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都是政府经济目标的重要内容,从长期看,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正向关系。我们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从经济学角度看就业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对中国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介绍了学界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综述,总结出五类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笔者对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作了一个实证研究,得出中国的金融发展规模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但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金融发展的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负相关,根据此结论提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经济增长能促进就业的增长,但中一方面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又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实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同步发展的战略,即在保证国家重大基础建设的前提下将发展西部经济的重心放在重点发展对就业增长贡献大的产业,确保经济增长同时带动就业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如何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相互促进是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运用道格拉斯模型与非线性回归方程模型,分别对南通市和海安县1978年以来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得到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投资于不同产业可以有效地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同时推进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鉴于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云南的就业形势不景气、就业压力相对较大的现实,结合云南实际,根据有关数据,对云南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劳动与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要素,也是分析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起点。劳动力需求函数的导出,将经济增长、资本-劳动相对价格与就业问题放在统一的框架下。本文从宏观、产业和微观企业三个层面分析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前提,资本替代劳动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不同,第一产业负就业增长拉低了总体的就业弹性,"无就业增长"在我国现阶段表现为局部现象。  相似文献   

11.
广东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证分析表明,1978-2006年广东省GDP增长率、就业增长率和就业弹性变化趋势基本上一致。三者之中就业增长率波动的幅度较小,GDP增长率和就业弹性波动的幅度较大。广东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广东经济每增长1%,就业增长0.22%。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表明广东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带来了就业的增长,就业的增加促进了经济增长。广东三次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同。第三产业吸钠就业能力最强,其次为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劳动力随着经济增长逐步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2.
跨越     
《河南教育》2009,(1):10-10
2008年是我省毕业生就业工作不平凡的一年。在全国经济增长放缓,高校毕业生持续增长,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我省毕业生就业工作承载了太多的社会关注与期望。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在带来就业迅速增长的同时 ,就业弹性呈下降态势 ,奥肯定律变异的特征明显。从内生性角度分析 ,是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的必然反映 ;从形成机理的角度分析 ,是就业增长质量效应与增长数量效应之间矛盾所致。  相似文献   

14.
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关系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问题的提出根据西方教育经济学原理,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教育程度越高,人力资本含量越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大。同时经济增长会进一步推动就业的相应增长,经济增长速度与教育发展及就业增长之间往往成正相关的关系。这一关系已被许多国家发展进程的事实所证明。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也表明,教育的发展受到外部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环境与经济条件的制约,没有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的根本发展,两者成正相关的关系。如果说经济的发展既可以增加毕业生的就业,也可以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那么,是否可以进一步推论,“经…  相似文献   

15.
依据内生增长理论,运用极值边界模型(EBA模型),采用中国30个省2000年~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稳健性”的显著关系。研究表明教育支出、每百人大学生人数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人数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抗干扰的“稳健性”显著影响;而特殊教育毕业生、普通小学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普通初中毕业生与经济增长没有“稳健性”的显著关系,依据实证结论提出加大教育投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内蒙古快速的经济增长却伴随着就业弹性的显著下降甚至就业负增长的趋势。笔者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1978-2004年前25年期间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对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就业增长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相反。进一步运用新古典增长模型作回归分析得到了不同阶段的就业弹性系数,结果表明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变动存在非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LMDI分解法引入高校毕业生人数与GDP增长之间动态驱动关系的研究,通过构建GDP总量分解模型,深入分析二者之间内在的因果驱动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西北五省高校毕业生人数活动效应对GDP变动总效应的贡献最大,是主要驱动力;结构效应则对GDP变动产生较小的负影响;效率效应在研究样本期间与GDP增长整体正相关,对GDP增长起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预计“十一五”期间,年均新增劳动力将在1000万左右,每年将有400万~540万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虽然高校毕业生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但是,按照目前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即GDP增长1%,可以增加80万个就业岗位,如果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在7%,约增加600万个就业岗位。显然,新增加的就业岗位的数量是不可能满足就业需要的,需要提高GDP增长对就业岗位的拉动效应;并且,新增加的就业岗位的层次分布(或岗位对技能的要求水平),将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为此,必须重视今后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的问题。一、展望1、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使得我国经济进入新调整期。我国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对增加我国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31个省份的1978—2010年第三产业产值增长与就业增长数据探讨了两者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各地方第三产业产值增长与就业增长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2)在短期,第三产业产值增长与就业增长存在因果关系,而从长期来看,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并不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选取泛长三角地区1978-200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方法,探讨了区域高等教育、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该区域中物质资本投入、区域科技创新水平、高等教育质量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积累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高等教育规模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反向影响;由截距维系数可知泛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