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研究性、创造性学习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其关键是保护和发展学生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敢于除旧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的知识。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开放,提倡解决问题思路的多、新、奇、活,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深刻性,培养其创新意识。一、让学生在猜想中学习新、奇的解题思路。“猜想”是直觉思维的一部分,指没有经过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教学中,要保护学生的直觉发现,经常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多种猜想,鼓励他们跳跃作答,从而培养…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直觉思维对其掌握知识、发展创造能力、形成果断性格十分有益。引导学生做全面、系统的观察,是培养直觉思维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基本的解题思路,又要鼓励学生从整体出发,抓住问题的实质,做出“别出心裁”的解法;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试探验证。  相似文献   

3.
薛忠锐 《考试周刊》2014,(82):55-56
所谓解题直觉思维,就是在接触到一个问题时,头脑对其进行快速认识及反映,并在第一时间得出大概的解题思路.在高中数学解题过程中,如果拥有直觉思维能力,那么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答题效率.针对高中数学解题直觉思维培养的方法问题,本文从积累知识、大胆猜想、善于联想、发散思维等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直觉思维是人脑对天然出现的新信息以及与其有关系的一种直接的本质和综合性判断,是组织和改造原有的知识,使之适合新问题,从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就要鼓励学生猜想和联想,就要在解题过程中提倡自己直觉思维。  相似文献   

5.
税洪 《理科爱好者》2004,(22):65-65
在数学教学改革中,不仅要注意培养解题技能和解题方法,更应该注意培养解题的思维方法,克服学生思维的被动性通过适当的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猜想,让学生在创造中学习,在发现中获取.所谓直觉思维,简单地说,是人脑对数学对象及其结构关系的一种迅速的判断与敏锐的想象.直觉思维的核心就是猜想.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路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积极地捕捉、保护并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是完成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直觉思维应夯实基础,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关注数形结合,培养直觉思维动机;冲破逻辑思维模式,培养直觉思维的敏捷性;创造良好的猜想情景,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相似文献   

7.
创造思维是创新素质的核心。数学教学应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思维功能。 一、鼓励大胆猜想,培养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敏锐的观察力,迅速的判断力对问题做出合理的假设、尝试和判断。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跳出机械的解题模式,走出常规思维的圈子,大胆猜想,提高直觉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鲁班发明“锯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都与直觉思维有直接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直觉思维。有时表现为提出怪问题,有时表现为猜想,有时表现为一种应急性回答,有时设想解题的各种方法或构思曾经浮现出的某种新奇的想像等。这一切对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都是必要的。直觉思维是指没有经过深思,迅速地对问题作出答案、猜测或判断的思维,或者说是在百思不解时突然领悟到的思维。直觉思维对小学生的学习有重要作用,它可以缩短学生思维的过程,增强思维方法的灵活性。下面以小学一年级“摆火柴棒”这…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直觉思维对其掌握知识、发展创造能力、形成果断性格十分有益.引导学生做全面、系统的观察,是培养直觉思维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基本的解题思路,又要鼓励学生从整体出发,抓住问题的实质,做出"别出心裁"的解法;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试探验证.  相似文献   

10.
柯俊芬 《云南教育》2005,(32):24-25
众所周知,人类绝大多数知识的发现源于“猜想”。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价值。首先,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其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知识。第三,猜想对启迪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也是很有意义的。波利亚高度重视解题过程中的猜想,他指出,教师要选择典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数学“猜想”是数学理论的“胚胎”,正如弗赖登尔所说:“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作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在数学中运用“猜想”教学,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对要学习的数学结论及解题途径苦苦思索而不得其法时.教师引导学生由联想到猜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这是激活主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小学数学中,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可猜想因素,恰当处理教学过程,这是十分必要。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正>直觉思维是非逻辑抽象思维的跳跃的思维方式,它是根据对事物的印象,把握住事物的规律,是一种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少我们思考时间的方式。在我们学习、生活中直觉思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养成物理直觉思维就拥有了解题的清晰洞察力和解题思路。一、直觉思维的培养与来源直觉思维虽然仅仅是一种直接感知,在短时间内迸发,却完全不是凭空幻想,它需要我们拥有基础知识储备,如果我们脑海中没有长期练习的经验和知识储备,将不能做出  相似文献   

13.
徐后鑫 《考试周刊》2014,(53):139-140
直觉思维是一种跳跃式的思维形式,在物理解题中能直觉结果和直觉方法的作用,但直觉的结果必须以严密的逻辑思维加以验证。为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教师可通过让学生猜想、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相似文献   

14.
学生积极猜想意识的培养是新知识发现和创造良好的开端和基础,因此重视初中生猜想思维的形成对自身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一、初中数学与“猜想”相关性.自由猜想能够培养和锻炼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及直觉的思维能力.猜想属于学生思维方式和活动的直观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直觉思维是数学发现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思维,一般通过归纳或观察、类比、联想等方式探索而提出猜想,其作用在于发现真理,预见证明方法和思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索与猜想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点石成金"的意义.本文从原型问题出发培养学生的再造能力、养成善于猜想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指导直觉选择,进一步发展创造思维等方面探讨了培养初中学生数学直觉思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 :“要求学生初步地把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 ,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 ,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 ,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下面就谈一下我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一种不依靠明确的分析活动 ,不经过严密的推理论证 ,而从感性材料直接捕捉 ,迅速领悟到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带有一定的猜测性和预见性。牛顿曾说过 :“没有大胆的猜想 ,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强调思维的严密性…  相似文献   

17.
解题思路的建构与形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思维活动,解题不能仅满足于解题思路的获得与掌握,还应当追求解题思路数量和质量的“双优”。下列因素是测定解题思路优化的主要指标。 1.超短思路思路超短是指思考进程的跨跃、简化和浓缩。其中包括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将逻辑思维获得的解题思路进行整理和压缩;二是通过直觉、猜想等找到解题思路的捷径。超短思路往往是直觉思维和逻辑思  相似文献   

18.
生物学解题过程中包含了辩证的思维方法。灵活地进行辩证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考问题的习惯,迅速地找到思维的起点,理清解题的思路,从而优化解题方法,提高思维效益。1抽象与具体将抽象的、难以入手的陌生的问题用自己熟悉的知识、原理、方法大胆创设一些具体情境,使?..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欲;要启迪学生的直觉思维,学生大胆猜想,发现结论,培养学生的创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是我们教师应该探索的问题.本文就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探索性数学命题的教学,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在归纳猜想的探索中培养思维的直觉性“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明的工具.”数学中的诸多问题都是依靠归纳猜想发现和解决的,而猜想的正确性,取决于直觉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应重视并鼓励学生的直觉思维.例1、若f(n)=1/n 3 1/n 4… 1/2n 2,问:是否存在一个最大的自然数m,使不等式f(n)>m/72对一切自然数n都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