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国际化发展,高等教育学科的建设也成了我国各个专家学者所应该关注的重要的研究核心。通过对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状况作出分析,结合我国协调发展的新理念,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正确处理好高等教育学科中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高等教育学科发展进一步加速迈进。  相似文献   

2.
学科规训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科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科规训理论是对“学科体系说”和“学科机构说”的超越和完善。按照这一理论,认识一个学科要从知识层面和制度机构方面来全面进行考察,学科是由专门的知识、保护专门知识发展和独立的制度规范、组织机构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学科就像一个细胞,知识就是细胞核,而学科制度和机构则是包在细胞核外面的细胞质和细胞膜,这几部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科(细胞),缺一不可。以学科规训理论为视角,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科建设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审视,并对今后高等教育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体育与其它学科整合的必然性,阐述了高校体育与其它学科的整合的内容,提出了高校体育与其它学科的整合的保障措施.旨在通过高校体育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促进整个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教师职业成长逐渐引起政府、学校和教师的广泛关注。文章介绍了日本大学教师职业成长概况,以东京大学为研究个案,探讨了教师职业成长与学科竞争力提升的关系并阐述了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摘要: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学科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必要内容和重要支撑。为切实把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机遇,促动体育学科提质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方法,以ARWU、QS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一流学科和国际知名体育大学的学科为参照和对象,围绕着“什么是世界一流体育学科,世界一流体育学科建设什么,怎么建设”的线索,对世界一流体育学科的建设进行了理论探讨。研究表明,世界一流体育学科是指具有一流体育科学研究和一流体育人才培养的学科。世界一流体育学科建设主要包括适应性的学科方向、相宜性的学科组织、卓异性的学科生源、适宜性的学科制度建设4个方面。我国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学科:应以组建国家顶级学术团队为抓手,学科升级和细化,加强体育学科方向的顶层引领和基层实践细化;实施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为突破,加强学术人才培养;以大学基层体育学术组织的自组织能力建设为重点,增强学术组织的学术产出能力;以“四学”为主题主线,加强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学科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研究不同国家高校女教师的职业发展状况有助于揭示女性教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性别平等在教育领域的实现。本文首先梳理了英国高校女性教师的职业发展概况;其次分析社会性别对英国高校女性教师职业发展的束缚,她们不仅在职称上遭遇性别隔离,学科上也饱受性别隔离影响;最后从社会性别视角入手,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力求实现高等教育领域女性教师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进行探讨是元高等教育学讨论的问题。不同的学者对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有不同的见解,诸如:学科、学科群或研究领域。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学有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高等教育;有主要适用的研究方法;有权威的学者、著作和期刊,因此是一门学科。但是一门有着特殊性的学科———研究形成社会科学的场所的社会科学。在研究方法上,我们可以采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拓宽视野。  相似文献   

8.
正我校贺祖斌教授旳学术专著《高等教育质量论》由线装书局于2014年7月出版发行。《高等教育质量论》在贺祖斌教授多年研究成果整理基础上,对四大专题进行论述。一是‘‘高等教育思想",阐述了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大学办学理念、教师教育发展、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等内容;二是"高等教育生态",对高等教育系统生态平衡、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三是"高等教育评价",分析了高等教育评估指标设计技术、大学教师综合质量评价等问题;四是"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学是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学科,同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我国高等教育学基于经典学科理论的框架下演变发展而来,但是在建设和研究高等教育学学科方面具有显著特色。本文将以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常见问题作为论述的主要内容,在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学专门学科建设的环境背景,以高等教育学学科的概念理论为着眼点,论述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现存问题并提出及对策,以期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介绍了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QAA(Quality Assurance Agency)的发展历史以及它的质量评价发展的四个部分:学术评价、学科评价、管理质量评价、科研项目评价,在此基础上,阐述了QAA学位资格框架和学科基准声明的内涵以及它们的实施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构建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主体性模式着眼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体现着高等教育所指向的价值目标。为此,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系统,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强化自我教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结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了高等教育结构的概念:高等教育的结构是相对高教系统而言。它研究的是该系统内部各要素间构成状态;状态主要是指各要素间的组成结构、关联方式、比例关系以及作用形式。总结归纳了高等教育的结构分类情况,剖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分类特点,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在结构上存在的问题:我国尚未形成鲜明分层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欠科学;高等教育地域结构失衡;高等教育体制结构制约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大学生主体性发展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全面发展的人,面对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体现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就必须尊重大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发展,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沟通的作用以及在探索——协作——创新——展现——成功体验的各个环节中个体能力和社会效益过程的辨证统一。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在缓解民众旺盛的教育需求的同时,也引发了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导致了人才的相对过剩。其主要原因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内部障碍和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本文认为转变高等教育培养方式和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将能够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仁”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也是其道德教育的核心与基础。作为孔子所追求的道德的最高境界———“仁”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洋溢着对人的力量的自信,高扬着人的主体性精神,但封建的专制制度桎梏了其生命力的发展。在今天的德育改革实践中,我们应吸取其思想的精髓,在开放的、能动的实际生活中发扬人的主体性精神,培育道德生活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也步入了类型特色发展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党的领导核心、“四个服务”办学目标、“立德树人”教育任务,是高职教育的政治任务;党委领导的组织结构、产教融合的治理体制、质量发展的治理结构、服务师生的制度体系,是高职特色的管理模式;扎根中国办高职、创建职业教育理论、建立职业教学体系、构建职教《中国协议》,是高职发展的理念;服务伟大工程、国家战略、高质量就业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是高职发展的目标;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互联网+”和国际合作办学,是高职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论高等教育的改革对高等体育院校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高等体育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种类之一,在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有着独特的作用.高等教育的改革必然对高等体育院校发展产生影响,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演变影响着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影响着高等体育院校的地位,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影响着高等体育院校的行业特色.认真地思考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完善高等体育院校办学,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转型提质,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要注重从学科思想、课程开发、师资队伍、课堂教学、实践指导、资源结构、教育生态等七个方面着力,加强供给结构建设和功能输出,构建有效支撑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框架,切实推动教育增值、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9.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是世界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成功的范例之一。考察德国高职发展模式,其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科学的专业与课程结构、以实训为核心的"双元制"教育制度以及严格的师资要求、质量监控措施和学生入学资格等,体现出其科学严格的职业教育质量观。  相似文献   

20.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构建模式、教学模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操作运行机制既要符合和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和遵循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真正起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