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青年毛泽东“学生本位”教育观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他既有作为学生的“学习实践”,又有作为职业教师的“教学实践”;既有对传统教育的反叛,也有对个性自由的追求;既有自学的亲身体验,还有德智体方面的理论研究。毛泽东“学生本位”教育观,孕育了毛泽东早期的人民教育观。  相似文献   

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同类事物都有他的共性也有他的个性:学校既有同类学校的共性也有他自己的个性。校长要善于把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哲理思维、办学主张,走自己的办学路子,创自己的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3.
心理,意识,个性和发展问题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理论问题,中国心理学和前苏联心理学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既有相同点又有差异,各自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论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统一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教育现实对个性教育的忽视所造成的各种问题根源进行探索,以分析其形成的社会原因、教育原因,进而从个性教育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两方面强调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5.
美学的最大社会功能和最大的社会价值在于美育。这是因为由人的实践所形成的审美理论,最终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参与塑造人的个性与品格,参与促进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其中,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途径。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有相对的独立性,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同时又渗透到教育体系的各个学科。长期以来,人们把文学、美术、音乐等学科作为美育教育的主要手段,而忽视体育中的美育教育。对  相似文献   

6.
个性教育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个性教育已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但由于对个性教育的研究在我国还刚刚起步,究竟何为个性教育,它有哪些特点以及如何实施等,目前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仍存在着认识的偏颇和操作的盲目性。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澄清和作进一步深入地探讨,以更好地指导素质教育的实践。 一、个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个性是人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比较稳定的、本质的、独特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既是人的一种重要素质,也是形成其它各种素质的心理基础。个性同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质一起综…  相似文献   

7.
劳技教育因其有着独特的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其教材必须有其独特的个性特色。在几年实践的基础上,各地正在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劳技教育,其教材也在不断充实完善。教材是教学之本,有了教材,教学上的一系列问题才有章可循。因此,要使劳技教育真正步入正轨,并不断提高劳技教学的质量,编写出高质的、能体现劳技教育的个性特色的教材,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8.
高职理工专业的技能型定位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与其它教育类型、层次的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共同遵循的教育教学规律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既不是本科教育的简单压缩,也不是中专教育的盲目膨胀。而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理工课程的教育教学也有其自身的特点。高职理工课程开设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技能应用及技术开发能力,能够学习和运用高新技术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工业生产及其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技术问题,包括生产一线、技术服务等相关岗位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在高职理工专业的实训体系的开发与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技能型定位,考虑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实际应用性。  相似文献   

9.
个性理论与个性心理教育的实践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然而,在世界心理科学的发展史上,个性心理学的诞生、发展以及有成就的心理学家都在西方,与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无缘。本文旨在从探讨中国个性心理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现实出发,探讨中国个性理论的悠久、系统、完整与精深,以期引起心理学界对中国个性理论的重视与青睐。  相似文献   

10.
个性,是一个民族的财富。社会的发展,需要大批具有独特个性、完整人格的生力军,需要不盲从,善于独立思考的人才。现代教育学认为:人的个性不是天赋的,主要是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而学校教育在学生的个性形成中起主导作用。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中一方阵地,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过程中,也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个性教育,以塑造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Promoting social cohesion through education has re-emerged as an important policy objective in many countries during the past decade. But there is little clarity in policy discussions about what social cohesion means and how education may affect it. In this article we distinguish between social capital and societal cohesion and argue that education acts in differential ways on each. Using comparative, cross-country analysis, we develop a 'distributional model' which sho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utcomes and various measures of social cohesion. In the final part of the article we discuss theories explaining the cross-country trends and variations in educational inequality and social inheritance in education, and argue that education system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degrees of 'comprehensiveness' in secondary schooling, may b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both. We conclude by arguing that policies to increase social cohesion through education mus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duction of educational equality than they currently do.  相似文献   

12.
教育规律的理解方式与教育规律的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要显明教育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点,对教育规律的理解只能采取人的特性的理解方式或教育活动的理解方式。因为教育活动是教育规律之所以“有”的根据,教育规律是产生、形成、实现于教育活动的。以教育活动的理解方式来理解教育规律,我们将发现,教育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点或其本质特性就不仅体现为应然性、自为性,而且体现为选择性、非重性、后溯性等。  相似文献   

13.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立足点上回答了"怎么办教育"的问题。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就是要扎根中国先进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扎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扎根中国悠久历史和光辉革命传统,扎根基本国情和人民生活实际,扎根本土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经验。扎根中国大地,未来教育事业发展要坚定"四个自信"。立足时代、面向未来,教育政策制定要立足实际、实事求是,教育改革创新要正视不足、融通中外,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要注重核心价值落地,教育理论研究要立足我国教育现实问题,从而扭转教育发展的"去本土化"倾向,创新中国特色教育理论,发展中国特色教育事业,以"中国化"回应"国际化",为21世纪人类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14.
西部流动人口呈体力劳动比例高、青壮年比例高、法盲比例高、知识化水平低的“三高一低”特征。西部流动人口犯罪也具有经济犯罪集中、暴力犯罪突出、跨国犯罪猖獗、性犯罪频繁、法盲犯罪普遍的特点。预防和治理西部流动人口犯罪必须根据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从制度建设、社会保障、法制宣传、警力及司法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国际司法协助等诸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5.
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实现教育优先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目标的需要。研究这一理论,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科学本质、思想渊源、实践基础、实践意义、学科价值及其内在品质等问题,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当代教育科学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不断开放发展的体系。思考和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范畴,是开展有关研究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击与文化适应问题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研究和改革是在西方教育理论和方法的话语背景中展开的。我们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理论方法时,过于注重操作和形式化层面,而这些理论和方法背后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冲突往往被忽视了,从而导致了理论上过度推论和实践中的种种不适应。从文化人类学、知识社会学、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视野出发,分析目前在教学改革中教师普遍面临的文化冲击和文化适应问题,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教育文化十分丰富,对西方教育文化的学习一定要注意与我国传统教育文化的关系, 注重在传统教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整合。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个性化观念之管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个性化观念主张教育部门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保证教育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人性化,以促进受教育者个性的健康发展。教育个性化即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形成教育个性的过程。为此,教育应弘扬民族精神,倡导各级各类教育分工明晰化,各学校应努力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各个教师要形成有自己个性特征的工作方式。体现教育个性化观念应促进教育体制、学校课程改革,促进教育过程人性化。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raises a number of interrelated issues. It first considers the need for a disability-aware education for everyone, including post-school leavers. This has both structural and curricular implications. At the structural level, it is argued that if we are to move towards a more ethical educational system, institutional discrimination must be dismantled. At the curricular level, the notion of a "culture of resistance", with distinctive moral characteristics, is explored. The article next considers the moral education of disabled people, covering such issues as recognition of alternative perspectives, building on life-experi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elf-confidence and self-esteem. In 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a moral education in an ethical system would integrate universalising understandings of the principle of justice, and its applic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xtual thought which can take account of the value and uniqueness of individuals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ir educational needs.  相似文献   

19.
以水文化建设构建特色校园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产物,凡有名望的大学均有自己明确的校园文化,并形成自己独具的特色。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水利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多年来学院深入挖掘具有鲜明而丰富的水文化资源,开展水文化为特色兼容多元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本文拟就其建设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走向素质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市近20年来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成绩并存在一些问题,走向素质教育是天津市也是全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为此必须重视教育理论学习,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基础教育改革实践;明确基础教育改革的标准和基本模式要求;提高教育的效率、效益、效能;正确处理学校内部和外部的关系。另外,办示范学校必须从原来的重点中学的办学模式中跳出来,办成追求优质、高效的素质教育典范的新型现代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