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清代词学“中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女性词人的众多和女性词作的大幅增多,还出现了徐灿、顾贞立、吴藻、顾春、秋瑾等成就突出的女词人,是千余年女性文学史上少有的繁荣,蔚为大观。从传统与传统之外的内容题材、多样的语言风格、修辞手法等方面展现出的多样性特点是清代女性词繁荣的表现之一,也是清代女性词的特征之一,历来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2.
清代是词学和词社发展的高峰期,也是女性词创作的高峰期。清代女性词社是清代词社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所论及的清溪吟社、顾春社等女性词社,有自己独特的理论思考和创作面目,为清代词学的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3.
词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脱离音乐母体,成了纯粹的文学形式。词在清代的复兴也就相应的不是唐宋音乐文学的"词"在清代的复兴,而是作为纯粹文学的一种发展。明末清初的词人们敏锐的感觉到了这种本质的变化,在前人基础上,勇于创变与批判,最终促成了词在清代的复兴。  相似文献   

4.
文学史的研究包括文学创作史和文学接受史两方面。对文学接受活动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把握文学史发展的动态过程。而对清代词坛而言,唐宋词选本深刻地影响了清代词学的走向,故本文以《绝妙好词》在清代的接受状况为个案,考察其在清代的接受和传播情况。《绝妙好词》重行于世当是在1678-1684年之间,其在清代接受活动的对象主体主要是浙西词派和常州词派,正是在对前代词学的接受吸取中,清代词家逐渐完善了自己的词学理论,清代成为一个词学空前繁荣的时代。  相似文献   

5.
"尊体"是历代词史的核心讨论话题。唐代词有别于诗主要表现在配合燕乐而歌,五代时以《花间集》为代表,奠定了传统词学柔媚婉约的本色基调,北宋词人主要在内容上对词作新的突破,南宋词人则主要在词乐、词律上将词体与诗体区别开。清代是词学的总结期,集成式词学文献总集的汇纂、词韵词律的考订、杂体词的大量涌现,都表明词这一诗歌体裁最终取得了独立的文学地位。本文对历代词学家的尊体观念进行了概览式考查,给"尊体"说以一个比较明晰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清代是柳永词传播的繁荣与回归期。对清代主要词籍著录柳永词情况的定量分析显示,此期著录柳永词之词籍在数量、种类、信息载量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但词籍彼此之间趣味迥异,呈现向南宋雅化词学思想的回归。回归之中又有新变,词谱、词话著录柳永词的火爆情状与大量"名词"的诞生,说明世人对柳永词艺术成就的认同程度正在进一步提高。柳永词中可称"名词"者17首,成就"名词"的因素则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广泛搜集来的清代桐城女性文学史料,本文探讨了明末心学、婚姻和母教以及桐城特殊的文化氛围和女性文学兴盛的关系,认为心学、婚姻和母教为清代桐城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机会和条件,而桐城特殊的文化氛围是女性文学创作得以积淀并传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字词关系一直是语言文字学研究的重点。字和词是不同层次的语言单位,从先秦到清代虽然小学家们心目中"字"常常等同于"词",但在实际的运用中,都体现出"字"和"词"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单位。通过对"字"、"词"以及它们的对应关系进行梳理,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字"和"词"。  相似文献   

9.
文章就宋词中一种特殊的创作模式"——美人在侧"的范式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作为宋代的文学主要形式,宋词创作与女性的关系非常紧密。在北宋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文人以女性为情感载体,将词的思想性和美学内涵扩展到了一个新的领域,极大地推动了词向新的艺术高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清代女性文坛上,吴藻与沈善宝都占有重要的一席,她们在词风、意蕴表达、性别意识等方面有着诸多相近之处,使得她们在创作上富有某种相似的精神联系,然而由于个人经历、婚姻家庭及个性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两人又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并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存在并书写,为清代的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两条不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美国当代南方女戏剧家贝思·亨利是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女性作家。她深受美国南方哥特文化传统影响,同时在其戏剧创作中,读者和观众也很自然地会感受到契诃夫大师以及荒诞派的艺术风格。其一系列成功的戏剧作品表明其创作已经从地域文学走向主流文学,为美国女性戏剧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一生不同时期的经历,对她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作为婉约派代表人物,其艺术成就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到灯塔去》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在该作 品中伍尔夫致力于小说艺术的改革与创新,追求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将意识流技巧成功地运用于小说创作中。文本 中形形色色、有血有肉的人物构成了小说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4.
女权主义批评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研究妇女形象、创作和阅读为内容的女权主义批评以一种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读解,对男性文学歪曲妇女形象进行猛烈批判。挖掘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重评文学史。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本世纪60年代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发生重大变化和转折给女权主义批评提供了理论思路和方法上多方面的启示.英美派女权主义批评者们在努力挖掘寻找女性文学自己的传统、建立独立的女性文学史的同时,鼓励当代妇女加强联系和团结,挣脱父权中心文化的压抑。法国派女权主义批评者们关注女性写作的语言和文体,更高地体现出解构主义的特色,希望建立一种文学乌托邦式的符号学,认为语言代表着人类经验的累积。  相似文献   

15.
个人叙事方式在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女性自我话语权威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女性文学从五四时期开始,其个人叙事文本经历了从简单明了的日记体到复杂多姿的“私人”自传体的流变,这一进程中反映出女性文学对自我话语权威逐步建构的历史行程。  相似文献   

16.
吴江沈氏家族是明清时期一个颇有声望的文化世家。不仅男性成员成绩卓著,女性文学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后有二十七位女性作家有诗词及戏曲作品流传。这同其家族的女性文学意识密切相关。他们具有“德才色”并举的进步的女性文学观,非常重视家族女性文学的刊刻和传播,在晚明女性文学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南朝乐府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其内容几乎清一色为男女爱情题材,其风格更是以绮艳为主,这主要是由于其作者大部分是女性的因素所致,南朝贵族的引领,文人需求与经济繁荣等因素的影响,促使乐妓群体的扩大并走上南朝文学舞台,由于社会的需求与女性自身的原因,乐妓们创作自然就以绮艳的风格为主了。  相似文献   

18.
弹词作为“女性文体”的特点表现在作者、接受者、传播者、内容、形式等五个方面。弹词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的自觉是多方面的,而尤以女性的参政意识最为突出,这与中国的文学传统、当时的社会思潮、社会风气、文化氛围等因素密不可分,对后世的女性文学乃至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魏晋六朝时期杂传的创作极为繁盛,作为一种史书著述体例,其一方面与魏晋六朝史学的发展有直接的关联;另一方面又与文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杂传蕴含了丰厚的文学价值,对六朝文学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为六朝时期文学的自觉、文史分野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和福克纳,作为中、美同一世纪两位蜚声文坛的乡土文学大师,他们的人生际遇、创作背景与经历、思想与风格既有惊人的相同,也有迥然的相异,进行微观对照,系统比较,有助于对中外乡土文学更好的学习、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