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多数的课堂上,老师习惯于这样提问学生:“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而笔者在前一阶段听到的一节课上,老师却是始终这样提问学生:“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仔细地观察过,大部分想回答问题的学生都能得到机会。看似是简单一个字的变化,却引起了我对教师课堂教学观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以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思考的“问题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但实践中相当部分教师课堂提问存在诸多问题:问题缺乏深度:忽视学生思考问题的环节:对学生回答的反馈不当;忽视提问时机的选择;提问的方式方法不当。鉴于此,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并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一、教师设疑的作用1.激发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巧妙的课堂提问是激发兴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首先,问题的提出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学Book3Unit6Lesson24Sharks时,我提出:Isasharkafish?”学生有的回答“Yes”,有的回答“No”。我接着说:“WecansayYes,andwecanalsosayNo.学生一听好奇心来了,并抢着问:“Why?”我告诉学生:“Becauseithasmanydifferencesfromafish.”我接着问:“Doyouknowhowmanydifferencesithasfromafish?”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把平时积累有关shark的知识都例举了出来。最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是:Doyouknowsometimessharkseatpeople?Whycan’twekillsharksthen?这两个问题学生们争论得很激烈,从生态平衡谈到了环境保护,课堂研讨气氛浓厚,很好地挖掘出了本课中所蕴含的社会公德教育要素。2.反馈教学效果。课堂提问可以及时迅速地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即通过提...  相似文献   

4.
一、及时性课堂教学中教师所传递的信息,由于受主观意识的制约和学生水平能力的限制,教与学之间往往存在“异步”现象。为了随时发现并克服这种现象,须及时进行信息反馈。课堂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可采取以下方法:①问题试探法。以提问的方法组织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试探。提问后,如学生能正确回答,  相似文献   

5.
陈燕 《现代教学》2009,(6):73-73
在一堂教学内容为“蒸发”的公开课上,在学生理解了蒸发的概念和实质后,我向学生提问:“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衣服干得快些?”我想借此来引导学生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我预设的学生回答是“高温、有风、表面积大等”。可谁知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用太阳晒,有的用取暖器烘,有的用电风扇吹……面对这些精彩的回答,我陷入了两难。  相似文献   

6.
郭小玲 《职教论坛》2002,(16):48-48
提问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武器”,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确实达到提问的目的,我在教学中运用“三问”教学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三问教学法力求体现新的教育思想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并力求探索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教书育人的最佳结合的教学规律。“三问”教学法其基本内容就是用“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讨论回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三种问答形式进行教学。通过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可以开阔学生思路,启…  相似文献   

7.
课前提问学生,本来是很平常的事。想不到,却让我碰到了这么一个硬钉子。有一次,在提问之后,我面向一位男同学说:“请你回答——向礼文同学。”他站了起来,然而却不回答。这显然是出乎大家意料的。他素来学习认真,成绩较好,口头表达能力也比较强,可现在,他紧闭着嘴,满脸愠色地站着。我只好又让另一个同学回答,并让向礼文好好听着。可在那个同学回答问题时,向礼文  相似文献   

8.
王孝君 《山东教育》2003,(17):11-12
一次,我到一校听课,发现这所学校的学生在回答老师提问时,全都用“我认为”,“根据我的思考”,“我的结论是”等作为发言开头,随后才说出自己的见解,口气之坚决,表情之自信,好像不是在回答老师的提问,而是在开“大专辩论会”。这一独特的回答问题的形式,令听课者耳目一新。事后才知,该校老师为了培养学生自信心和独创能力,要求学生务必用“我认为”等出自真心而不雷同他人的发言开头,而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互相争辩。我不禁为该校老师的这一做法而拍案叫好。是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是教育部早已三令五申的,而我们的老师又有几…  相似文献   

9.
杜岩 《甘肃教育》2009,(10):42-42
要顺利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就得把握好“望”的时机。提问时,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表情,确定提问对象,用期待的眼神等待学生回答,然后进行合理的评价。当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时,教师不能操之过急,而要针对学生回答时出现的错误,“以误导悟”,从而使其掌握知识,提高认识。教师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分析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目标需要有效的问题来表达,问题是教学方向和教学动力生成的核心要素,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教学过程的具体内容都直接以学生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为朝向。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没有问题,学生不可能不回答问题。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教者不可能不反馈信息给学生。区别在于,一般教者对学生的回答,用“你回答得对,请坐下”或“比较正确,请坐下”之类的评议随意反馈一下就算了,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授课时,适时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回答,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主动地学习。下面就我在教学中对提问的探索谈几点感受。一,课堂提问不宜过深过浅,要恰到好处。对教师如何恰当地提问曾有这样的比方: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好像摘桃子,因此,问题应设计成要让学生站在地上摘不到,而要踮起脚或向  相似文献   

12.
一、多让学生思考,少些迫不及待不少教师在教学中,提问后就迫不及待地请学生回答,结果学生不是吞吞吐吐、啰啰嗦嗦,便是回答得牛头不对马嘴。即使回答正确,毕竟是个别,大部分学生就只有听的份了。因此,教师要少些迫不及待。“解放学生的时间”、“解放学生的空间”,要  相似文献   

13.
“将”得好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生就学得活、想得宽。他们常常提出一些连老师也难以回答的问题,“将”了我们。如,我教《给颜黎民的信》一文时,学生提出:“‘祝你们好’的后面为什么不加标点?”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学生对相关知识及能力进行学习、掌握和反馈的双向活动过程。其中后者对教师下一步的教学进程和走向会发生重要影响,课堂提问的运用.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让课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学生也可以通过回答问题。看到成绩和不足.既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又明确了努力的目标。在具体实施提问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冷场”,现就英语课堂提问“冷场”出现的原因加以简单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15.
时间过得真快,新课又结束了,得准备数学知识的整理与复习了.今天这节课教什么内容呢?我想了想,觉得学生对时间这方面的知识掌握得不是很好,那就复习“时、分、秒”吧,刚好喻老师那儿有现成的教具——钟面.上课铃声响了,我拿着教科书和钟面走进了二(2)班教室.课上,我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这个单元里,你们已经学会了哪些知识?小组代表们纷纷发言,向大家汇报了时、分、秒的知识.学生回答完之后,我对学生未曾讲到或想到的地方作了一些补充.下一步该巩固练习了.我拿出准备好的钟面对大家说“: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来认一认每个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于是,我把那些画得非常精致的钟面教具一个一个贴在黑板上.“老师,我看不清.”还没等我贴完,下面就有几个小朋友在那里喊.“睁大眼睛看吧,我看得清.”坐在前面几排的学生有点得意地说.“仔细看吧.”我也不假思索地回答那几个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几个学生举起了手,还有的学生用手指点着在那里数格子,我正准备点名回答时,突然传来一个声音“:申老师,我有问题.”我循声望去,原来是我们班的数学科代表曹云吉同学.爱提问题是新课程教学中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平时数学课上就经常有学生向我这样反映过,所以我并不在意地说了一...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花同》时,一位老师出示《花园》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我发现小鸟在天空中飞”,“我发现地上开了许多小花”,“我发现地上还有许多小草”,“我发现图中有一片树林”……10分钟过去了,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教师也在肯定中不断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于是学生又有许多新的发现。可想而知,这堂课要想完成下面的教学任务将会很闲难。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经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通过提问,可以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引导学生开展思考,激发积极思维,在师生问答中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问——回答——反馈”的环节中,提问由谁主导,反馈由谁进行,直接影响着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如果学生敢于提问、愿意提问、乐于提问,  相似文献   

19.
<正>刚接这个班时,发现有个叫汪妍的女生,性格特别孤僻。课堂上少言寡语,课下同学们在教室前跳皮筋、踢毽子时,汪妍站在窗前呆呆地看着同学们玩,上课回答问题时,她几乎没主动举过手,我始终认为她不会。我提问学生时有个习惯,那就是一提问就是一排桌,轮到汪妍回答问题时,她都能回答得很好,即使大家为她鼓掌的时候,她脸上也很少有笑的模样。  相似文献   

20.
浅谈运用“反馈”与“矫正”实践体会董桂梅一、直接反馈1.从课前提问中收集信息在课前的几分钟内,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是复习提问,巩固复习旧知识并为本节课新知识打基础。我改变了过去的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的做法,采用了“串问串答”的复习提问法。这种复习方法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