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认为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越多,学生的知识面就越广,能力就越高,成绩就越好.课堂上教师只顾灌输,没有考虑到学情以及学生的心理、生理等因素,导致教师教得主动,学生学得被动,使数学课变得枯燥无味.在新课改背景下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实施,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课堂也需要适应改革的步伐,将新课改的要求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并且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这是新课改的要求。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传道授业解惑,完成课堂教学,学生们被动地听,被动的接受新知识,而课堂的主要任务是将知识更多的传授给学生而新课改下的语文教  相似文献   

3.
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靠课堂教学的优化。由于工作关系,笔者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发现课堂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下面仅就目前数学课堂教学所忌,谈谈笔者的粗浅看法,以期抛砖引玉。一忌包办代替由于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作用下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因此往往容易颠倒教师与学生在认识中的地位,也就是由教师包办代替学生的认识。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到公开课、评优课、示范课无不以教师的“教”为评价衡量课堂教学水平的主体,只问教师“讲”了多少,“讲”得怎样,而不问学生“学”了多少,“学”得怎样。目前课堂教学中这…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一教育理念是当前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中指出 :“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 ,而是在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 ,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我们的教学实践表明 ,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投放创新教学模块是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的一项很有效的教学策略。所谓模块是指可以加以明确描述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5.
<正>打造高效课堂是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发展目标,所谓高效课堂是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在常态课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主动探究,高质高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最终使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获得高效发展的课堂。换句话说就是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得尽其所用,教学的效果不是看你教多少,有没有教完内容,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改的展开,无论是数学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都要求教师让学生既能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又能获得与数学有关的良好素质。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活化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在课堂中的体现,教师讲课首先要讲得对,讲得得法,讲得生动活泼,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探索经验,谈谈自己在新课改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形势下.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师生合作共演一台戏。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一教育理念,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中指出:“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在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我们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下策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改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理念、构建和谐课堂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转变中学物理教学的教学观念应注重教师角色转变;注重教师“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注重教师“演示实验”向“学生实验”的转变;注重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向“生活实际”的转变;注重教师传授知识向学生获取知识方法的转变;注重教师教学知识向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整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冯钰 《甘肃教育》2011,(21):69-69
纵观近几年省、市级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简约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时下课堂教学设计的主流。有效的课堂,不是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授课内容的课堂,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的课堂;不是看教师教得认真不认真的课堂,而是看学生是否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学”到“会学”的课堂。  相似文献   

11.
郝有 《成才之路》2010,(1):57-57
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新课改明确要求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提倡“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运用能力。教学正逐步由传统的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学生将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辅助者。因此,探求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迫在眉睫。“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总是一个劲的抱怨学生连课堂上做过的习题,在考试中仍然做不出来.真所谓:教师把知识“抛”得越快,学生忘得越快(马明).因此笔者认为衡量教学的标志就是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理解了多少,正如文[1]中指出的“教得好=促进学得好”,而规范性恰是衡量课堂教学的一个指标.美国课程专家Grant Wiggins&Jay Mctighe在著作《Understanding by Design》围绕“课程的逆向设计”展开研究,为课堂规范性实践提供了诸多具有实践性的课题[2].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4 5分钟的课堂也变得越发有趣,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作为传授知识的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从传统的“教”慢慢的转变为“导”这不但适应着新课改的要求同时也是一项创新的尝试.本文就以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地位的转变为例来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4.
胡泉  张义玲 《农村教育》2005,(7):113-113
一、从“教室”到“学室”的转变。是教师的教学角色的转变 “教室”所体现的是“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教师成了知识的“权威”,没有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教师主宰着课堂,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只不过是引导学生往里钻的“圈套”,学生没有主观能动性,处于被动地位,怎么教,怎么学,教多少,学多少,参与的是一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不是以学生占有数学知识量的多少为最终目的,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数学课堂是实施新课改的主渠道,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是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着力体现下面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田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数学课堂教学不敢超越《大纲》要求和课本范围,以致把学生统得太死,这样,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现代数学教育观把思维教育作为数学教育的潜在目的,把创新教育作为教学的新目标。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依纲据本”的前提下,应科学地理解,合理地拓展,创新地处理教材,适度地”突破”教学目的,适当地“跨越”课堂教  相似文献   

17.
朱元枝 《湖南教育》2003,(10):43-43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在首位,由过去的教“学问”转变为现在的教“思维创新”。 一、调动学生探索创新的激情。教学中,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学生有一种轻松、愉悦、自由的心理状态。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支持学生在学习中的讨论和争论,容许学生向老师质疑、问难。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新体会、新发现,并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调动学生探索创新的激情。  相似文献   

18.
孔俊霞 《学周刊C版》2011,(7):181-181
一、转变旧的教学模式,变“教”为“导” 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每一个教师都应该首先弄清楚,那就是: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可是,在今天的教学中,还是有为数不少的教师采取过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讲到底,满堂灌。教师的“教”,只是为了学生能听得懂,而学生的“学”也好像是为了听懂教师的“教”而拼命。这样的教学模式,很显然是把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颠倒了,老师成了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就像一口知识的大缸,在机械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没有一点主动的余地。试想一下这样的教学课堂,何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何谈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要想在教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改变上述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学会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中的角色。变“教”为“导”,指导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打开心窍。  相似文献   

19.
古希腊的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新课改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那么,在从“单纯地教”到“人格的塑造”、从“灌输现成知识”到“共同建构”、从“标准答案”到“合作探求新知”的转变中.我们是否思考过: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你给学生带去什么?如何用新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需求、知识经验点燃学生这把火.使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旧的教学习惯影响着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只注重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扎扎实实地教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有被广大的教师真正内化并变成自觉的教学行为,以至在教学过程中单纯地“讲数学”“听数学”“练数学”,很少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去探索创造。去“做数学”。教师缺少对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