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由国家教委组织的工程教育考察团1995年对美国有关高等学校和政府及民间机构进行了考察,着重了解了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动向。 自80年代以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联邦教育部、民间组织和许多著名大学都进行了长期的调查、研究和讨论,纷纷提出了改革建议,其中一个观点是:“大工程观的术语是对为工程实际服务的工程教育的一种回归,而与研究导向的工程科学观相对立。”这就是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向——回归工程。  相似文献   

2.
基于大工程观的本科工程教育改革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工程观”教育思想是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工程教育掀起的“回归工程”浪潮中提出的。这一思想主要是针对传统工程教育过分强调专业化、科学化从而割裂了工程本身这种现象提出来的。所谓大工程就是建立在科学与技术之上的包括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多因素的完整的工程涵义,建立在大工程基础上的工程教育思想即为大工程观教育思想,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大工程观”教育思想是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工程教育界掀起的“回归工程”浪潮中提出的。1994年,麻省理工学院(MIT)工学院院长乔尔·莫西斯提出了工程教育的改革方向是要使现在的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工程教育更加重视工程实际以及工程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思想。它主要是针对传统工程教育过分强调专业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4.
“大工程观”是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对“过度工程科学”化的工程教育体系改革的美国,其本质就是将科学、技术、非技术、工程实践融为一体的,形成实践性、整合性、创新性的“工程模式”教育理念体系。随着“大工程观”理论在实践中逐步丰富与完善,大工程观教育成为了当前世界性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近年来也引起了我国高等教育界的高度关注。专家们从大工程观的内涵中提炼出4个关键词:工程、综合、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美国、英国、欧盟和亚洲等国家或地区的工程专业组织对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的期望与影响为切入点,围绕工程师的培养类型定位、毕业生的能力资质、课程的预期学习结果和课程设置等问题开展文献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工程专业组的角度考察社会对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点在于:工程教育课程需要回归工程实践、课程需面向整体型工程实践、毕业生的非技术能力与技术能力并重。反思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的问题与弊端,提出5条课程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等工程教育考试改革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从工程教育的“实学”特征出发,论述高等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应找回工程的实践性、实用性,必须改革当前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考试的形式、内容、方法,并对高等工程教育考试如何改革、如何实施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从课程设计的视角审视课程现状及问题,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案例研究和文本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不高,具体表现在课程设计的教育目标、预期学习结果、课程结构、实践环节、学习经验与评价等要素中,问题的根源在于课程改革缺乏工程观、人才观和课程观的指导.我国工程教育课程改革应在“整体工程观”的指导下,回归工程本质,平衡工程教育课程中“理论”与“实践”内容,构建集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优化课程结构,设计归纳式的学习经验,以应对全球化知识经济对我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1984年4月,我访问了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国家科学基金会、工程教育委员会、康奈尔大学、敏尼苏塔大学和伯克利加州大学,了解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近况和动向,概述如下: 一、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结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有以下层次:(1) 二年制学院;(2) 四年制学院;(3) 授予硕士学位的大学;(4) 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大学都有四年制本科。二年  相似文献   

9.
美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本文主要根据 1995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的工程教育委员会 (BEEd)发表的报告“工程教育适应系统的设计”以及 2 0 0 2年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的《访美考察报告》,介绍美国工程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与趋势 ,以供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参考。一、持续不断地重视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工程教育是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工程技术人才的主要渠道。随着世界形势和国家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的变化 ,工程教育也必须随之作调整与改革 ,以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要。这次考察美国工程教育改革 ,给我们一个十分深刻的印象是 :美国…  相似文献   

10.
回顾中外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历程、考察中外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现状、倾听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诉求后可知,考察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应该重构,走"回归工程实践"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1.
工程科学,即面向工程的基础性科学,是引领工程原始创新的直接理论基础。作为一门横断学科,工程科学早已成为高等工程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成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凭借工程知识由经验形态向科学形态的转变、部分工程院校主动走出象牙塔与军工合作的成功示范以及联邦政府对工程科学研究的多元保障,而达到进入高等工程教育的条件。随后通过国家层面到高校层面的逐级渗透,工程科学成功纳入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联邦政府通过《布什报告》与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确立了基础研究的根基地位,塑造了科学至上的高等工程教育与研究环境;美国工程教育学会(ASEE)通过《格林特报告》,规定工程院校须在传统工程课程结构的基础上新增“工程科学”板块,以六门工程科学课程的形式正式确认了工程科学在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位置。工程科学进入美国高等工程教育预示着工程自身基础研究的形成。自此,工程教育不再过度依赖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开始走向独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工程本科课程改革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改革是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工程教学与工程实践、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是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三对基本矛盾。在我国部分院校、部分工程专业 ,专业基础不足、工程实践不足、人文教育不足的现象依然存在。高等工程本科教育课程改革要努力实现“专”与“博”、“学”与“用”、“做事”与“做人”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大工程观的界定、大工程观视野下的教育观以及我国工程教育现状,指出高等工程教育必须以大工程观为指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思路及改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去年六月,笔者随湖南社科院赴美考察团考察了美国的几所高校,发现美国的高校与我国高校相比:美国高校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多层次、多样化、贯彻竞争原则,讲究办学效益方面,明显优于我国的普通高校。其中工程院校提出“回归工程”就是一例。“回归工程”是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所谓回归,是指从二战后培养工程科学的学者型人才到培养为工程实际服务的工程师的一种回归。学校不仅要让他们学习工程科学的理论和知识,而且强调要用“整合”的观念重新确定工程学生的素质要求,其中最要紧的是让学生具有对  相似文献   

15.
工程实践项目:回归工程之本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回归工程思想的引导下,近年来大学生工程实践项目在美国发展十分迅速,在美国大学工学院的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力图从类型分析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并从目的和需求两个方面对其特点、模式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国外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动态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阐述了工程教育产生的背景、重要发展阶段以及当前的主要格局,研究认为当前国外高等工程教育正朝着树立大工程观、回归工程实践、加强国际互认体系建设等方向发展,并提出了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界对课程改革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整体的分析和总结。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每个主要发展阶段的课程改革特点,理论研究热点进行了阐述,对改革开放以来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观、课程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发展与变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指出了在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中尚存在的问题,对我们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回应社会诉求是提高工程师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社会对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是通过利益相关者代言的。本研究对20位中外工程教育利益相关者进行访谈调查。研究结果解释了利益相关者对课程的评价与期望,揭示了社会对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点。从工程观、人才观和课程观三个层面讨论研究结果,并针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课程改革,提出更新课程理念、重建课程目标和优化课程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考察,提出了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进行改革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20.
《继续教育》2002,16(4)
中国工程院工程教育代表团一行6人于2002年3月19日-4月1日访问了美国工程院、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工程教育协会和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考察了几个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其访美考察报告中,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几点建议,摘要如下:1、将“重视工程教育和重视新一代工程师的培养”作为“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国策的一项基本内容。为了保持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速度和提高我国未来几十年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我国政府应站在“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工程教育改革及培养新一代工程师”问题,研究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