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围绕"建设高教强省与构建和谐社会"开展了学术研讨.140多位代表提交了109篇论文,就高等教育如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展高等教育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对促进江苏从高教大省到高教强省的转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1988年12月19日,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在黑龙江大学召开常务理事会议。孟新同志主持了会议。齐亮祖、刘敬发同志传达了全国高教管理研究会换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精神。与会同志回顾了我省高教管理研究会成立以来的活动情况,并就加强我省高教管理研究工作进行了讨论。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决定增补董浩为省高教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尚鹤翔为常务理事,杨洪杰为副秘书长。会议还决定将省高教管理研究会靠挂在黑龙江大学。一会议认为,我省高教管理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在高教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促进我省高教管理改革方面作了许多工作,主要有:  相似文献   

3.
把全面质量管理这一科学管理方法移植到高教质量管理中来,论述了高教质量的全面含义,阐述了高教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特征和基本原则,设计了高教全面质量管理的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4.
成人高教的教育经济学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伍少雄  元方 《高教论坛》2003,(6):153-155,166
本文分析了成人高教运行中的统制市场后,进一步分析了成人高教的市场机制与政策干预。最后,深入探讨了如何提高成人高教的资源配置效率与管理效益。  相似文献   

5.
高教历史与高教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教理论与高教历史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论从史出",即高教理论一般说是从高教历史中总结出来的,尤其是那些涉及长期性和规律性的问题,往往需从历史角度加以考察才能判明.掌握了高教历史知识,理论研究才能有远见、有深度.高教实践与高教历史的关系则可归结为"鉴古知今",进行高教改革也必须以史为鉴,吸取经验教训可避免重犯错误.学习和研究高教历史可以促使高等教育学进一步成熟.  相似文献   

6.
张丽 《江苏高教》2003,(3):40-42
由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高教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 ,引发高教管理全过程的变革 ;为了增强高教管理主动应变的能力 ,本文试图阐释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与当前高教管理改革之间存在的内在关联 ,进而把着力点放在两个方面 :信息化的高效的决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的建立与完善 ;实现人文化管理新模式。最后 ,作者在组织管理学的新进展、专家及教师的参与机制、技术变革的影响等方面 ,对高教管理模式的变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全面质量管理与高教质量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志翔 《高教探索》2002,(3):23-26,57
本文概述了全面质量管理及其标准化的出现,认为其对高教质量保障的影响在于:能推动高教质量保障活动的开展;为高教质量保障提供一种规范的概念体系、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和可资借鉴的模式。将全面质量管理及其标准化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内化为高教质量保障模式,必须正确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相互关系,并对现行的高教质量保障体系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高教学会和北京大学高教所共同举办的“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与方法”研讨会于7月16日至27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此次研讨会是1988年以来高教学会和北大高教所主办的第二次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目的在于介绍国际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  相似文献   

9.
<正> 一、转变高教管理观念的必要性 为什么要转变高教管理观念?这是首先要讨论的问题。高教管理观念、高教管理体制与高等学校的管理既是完整意义上的相互联系着的高等教育管理的三个方面,也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三个层次。如果说高教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管理改革方式属于较浅层次的改革,那么高教管理观念的转变则是深层次的改革,而深层次的改革往往是改革的难点。只有与改革有关的人明确了为什么要进行改革与改革的指导思想,只有他们接受了改革措施并积极参与改革,改革才能取得成功,而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要转变他们已有的与发展不相适应的旧观念。一般说来,观念的形成与体制的建立、过程和方法的确立并不是完全同步的,观念的形成及完全确立下来要比后者更持久,而且一旦形成就有一种惰性,就像人们一旦形成了一种习惯那样难以改变。观念既是已形成的体制、措施等的反映,又对其起着很大的支持和保护作用。当观念支持的体制、制度、措施等已经改变了的时候,它本身可能依然存在。并影响着改变后的体制、过程和方法的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转变高教管理观念,对高教管理的改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试论深化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周世耀高教体制改革一般包含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等五个方面的改革。这五个方面的改革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都十分重要,都关系到高教体制改革的深化,关系到高校的建设与发展。而高教管理体...  相似文献   

11.
为了总结和交流高教评估工作经验,研讨高教评估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江西省高等教育学会最近在南昌市召开了高教评估理论研讨会。会议围绕高教评估与高教改革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代表回顾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教事业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教育评估理论在我国传播、发展的历史,深深感到:任何一种新理论、新方法的出现和推广,都是当时社会变革的产物。随着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高等学校成长与高等学校发展战略、加入世贸组织与高校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区域化和高等教育地方化三方面为线索,全面介绍了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专业委员会2002年学术年会的盛况与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成人高教学生管理 ,往往习惯于按规章制度管理教育学生 ,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这对矛盾中 ,人们总是注重管理者一方的说教 ,而忽视被管理者一方的积极性 ,使成人高教学生个性发展受到压抑 ,合理的需要有时得不到满足 ,成了消极的被管理的对象 ,管理工作效力也因此大打折扣。提倡和实行成人高教学生自我管理 ,体现了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相信学生的能力 ,同时也说明了成人高教学生既是被管理者 ,又可以成为以身作则的管理者。这在客观上常常起到成人高教管理者想起而起不到的作用。成人高教学生自我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成人高教…  相似文献   

14.
1989年12月16日,吉林省高教学会召开省高教研究第四次会议,高校高教研究室(所)、专业研究会、长春市部分成人高校及军事院校的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议。秘书长聂海清传达了中国高教学会第5次秘书长会议与吉林省高教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精神;检查与交流了1988——1989年度省高教学会重点科研课题进展情况;初步研讨了1990年科研课题。  相似文献   

15.
民办高教管理存在的体制性障碍,影响着民办高教的健康发展。创新民办高教管理体制,必须完善分级管理体制,调整管理重心,更新管理观念、内容、手段,发挥地方政府管理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16.
探视高教管理新走向——高教管理法制化研究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教管理也由过去高度集权向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转变。由此形成高教管理活动中各种主体错综复杂的关系。高教管理从主要依靠行政命令、下达指令性计划和任务的直接管理模式,改为通过法律以及政策指导、信息服务、规划、拨款等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进行间接管理为主的模式。体现新模式的高教管理法制化对我国高教管理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根本性变革,大大减少政府对高校的行政干预和直接管理;同时又强化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和法律监督,既防止行政权力的随意性和权力滥用,又不是放任自…  相似文献   

17.
一、管理体制改革是高教体制改革的关键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一般包含有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等五个方面的改革。这五个方面的改革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都十分重要,都关系到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关系到高校的建设与发展。而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是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是关键所在。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是牵涉到高校结构和布局、中央与地方的职责分工、政  相似文献   

18.
积极推进高教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龚学平去年,国家教委确定广东省、上海市、机械工业部“一省一市一部”高教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我们的试点工作得到了李岚清副总理和国家教委领导的直接关心、指导和帮助,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三年来...  相似文献   

19.
《教书育人》2013,(27):114
中文期刊网络传播国内阅读前十名宏观思考高等教育理性审视高校管理《教书育人·高教论坛》主要栏目:高教改革与发展、热门话题、理论研讨、管理科学、德育与学生工作、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与教材、教学研究、心理、文化广场。投稿信箱:daxue@jiaoshuyuren.com咨询电话:0451-88060219《高教论坛》每月25日出版,每本定价12元,全年144元。邮发代号14—300。本刊常年代办邮购,单位或个人错过订阅时间。  相似文献   

20.
正宏观思考高等教育理性审视高校管理《教书育人》(高教论坛)主要栏目:高教改革与发展、热门话题、理论研讨、视野、管理、德育与学生工作、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与教材、教学研究、心理。投稿信箱:daxue@jiaoshuyuren.com咨询电话:0451-88060219《高教论坛》每月25日出版,每本定价12元,全年144元。邮发代号14-300。■本刊常年代办邮购,单位或个人错过订阅时间,可随时到编辑部订阅。并从2014年起,实行新的订阅优惠方式。具体内容与发行部联系。发行电话:0451-88060275 0451-88060091。联系人:殷吉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