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62—1873年的西北回民起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1862年(清同治六年),在西北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回民起义。这次回民起义爆发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绝不是偶然的民族冲突。它是和当时全国的革命形势,尤其是太平天国革命以及云南回民起义的影响分不开的。它是当时全国轰轰烈烈的革命洪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西北回民起义也有其直接的內在的原因,这首先是由于西北人民受着严重的剥削压迫和残酷的统治;而清统治者对西北回民又是通过极端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来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因而,这次起义具有突出的反抗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特点。首先,我们看当时西北阶级矛盾尖锐的  相似文献   

2.
1856年云南广大的回族人民,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清斗争.这次起义,虽然是以回族的农民大众为主体,但参加这次起义的还有广大的汉族及云南各兄弟民族的劳动人民,构成了一支反抗清王朝统治的各族联合的革命队伍.广大的汉族及各兄弟民族的劳动人民之所以大量地参加这次回民起义,这固然与云南多民族聚居的地理环境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由于云南各族人民和清王朝封建统治者的矛盾已达到了极点.故当回民揭起反清的大旗后,云南各族劳动人民便踊跃地参加了这次起义.  相似文献   

3.
李娜 《考试周刊》2012,(61):27-28
晚清成同之际甘肃发生了以回族为主体的反清斗争,它是当时西部各种社会矛盾综合作用的产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门宦制度、自然环境、回汉民族关系等。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回民,最终促成了晚清甘肃回民起义的爆发。  相似文献   

4.
初中《中国历史》第三册第十章第三节《各地的反清斗争》,教材内容较概括,但头绪较多。如何把课本所述史实讲清楚,并把内在联系揭示出来,使学生得到完整的历史基础知识,处理比较困难。现将我讲述本节课的体会介绍于后。一教材分析本节共包含三部分内容,清政府的“预备立宪”;革命派和立宪派的斗争;各地的武装起义。主要说明辛亥革命前夜,社会矛盾十分严重,革命形势巳经成熟,临近总爆发的时机。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腐败的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驯服工具。  相似文献   

5.
西北回民起义是史学界近年来研究较少的一个课题,其中许多问题,特别是回汉关系问题、马化龙的评价问题,存在着原则性的分歧,需要深入研究.《历史教学》1963年3月号发表了吴万善同志的《1862-1873年的西北回民起义》一文,其中许多论点都是正确的,但对回汉关系和马化龙的评价这两个问题的观点则是错误的.本文想简单申述一下自己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初中《中国历史》第三十七章《明清的文化》第一节讲的是“科学技术”。教材重点介绍了“李时珍的医药学”、《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根据本节教材内容,我觉得应该通过讲述使学生掌握这些伟大科学著作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主要内容,从而认识这些科学著作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宝贵的生产斗争经验总结和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具有  相似文献   

7.
试评清代云南回民起义中的马德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德新是我国清代一位著名的回族伊斯兰学者和经师 ,他在回回理学和回族经堂教育方面均做出过重要贡献。然而 ,由于他在清代云南回民起义中的一段特殊经历 ,却为如何评价这位民族历史人物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史料 ,对马德新在云南回民起义中的作为进行了系统的考证 ,并以此为基础对他在云南回民起义中的行为表现进行了新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去年上海师范学院历史系同学来我校实习,我在师院历史系和上海十年制试点中学历史联合教研组的同志的帮助下,上了一次见习课。选择的教材是初中《中国历史》第四册的《井冈山革命根据他的建立》一节。本文所要介绍的是这一节课的备课和课堂教学的过程。一这节教材的內容很丰富,头绪也多,中心问题是“井冈山草命根据地的建立”。“八一”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和秋收起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教材,都是紧扣着这一中心来叙述的。  相似文献   

9.
晚清"中兴名臣"左宗棠在西北执政期间,继平定西北回民起义后对整个西北社会的安置和发展工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推广和民族融合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试图从抚慰、化危、治吏、利民四个角度,探讨其在平定西北回民起义后的各项安抚政策对我国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影响,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与云南辛亥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对云南革命的关注及指导。集中表现于:大力培植云南革命党人;重视革命舆论,指导创办《云南》杂志,使民主共和观念的宣传在云南深入人心,才有护国运动在云南首义之事;将云南视为重要的反清基地,多次发动或关注云南的武装反清斗争,滇西起义成功,立即来电祝贺。并剖折了孙中山把云南视为反清基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这节课是我学习用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一次尝试.下面谈谈我教这节课的备课体会和课堂教学中的做法.备课备什么?过去我只是备"本本",没有认真钻研毛主席著作,也不了解学生实际,对教材思想教育因素发掘不够,课堂教学方向不明,无的放矢,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不高.近年来,通过对党的教育方针的进一步学习,我在备课中抓了三个环节:钻研毛主席著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知识实际和思想实际.过去教《各地的反清斗争》一节,完全是就事论事,大量补充史实,根本没想到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历史规律、前途道路的教育,也没联系现实阶级斗争实际.这次备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好板书,对学生接受和掌握历史知识很有作用。我们觉得板书应该有一定的计划,讲授提纲一般写在黑板的左方或中间,我们习惯称它为“正板书”;提纲以外的板书內容,如名词、术语、人名、年代、地名、数字等,通常写在黑板的右方,我们习惯称它为“副板书”。正板书是按教材內容的次序编写的,应该比较完整地系统地体现教学的主要內容,它是课堂讲述內容的骨架。教师通过这个骨架可以展示出课堂教学的主要內容,帮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容易抓住主题,理解史实的本质。副板书的作用是可补正板书之不足,帮助教师解释教学內容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教学重点往往也可以通过它突出地显示出来,这些內容多是要求学生记忆的重要的历史知  相似文献   

13.
《完全平方公式》选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中《代数》第一册(下)第七章第七节,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完全平方公式》是《整式乘除》一章的主要內容,它是多项式乘法的延伸与拓展,又为因式分解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教材中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回民学校80年校庆之际,我作为曾在该校工作生活40年的亲历者,感慨万千。我是1950届师范班毕业生。孩提时,我就读于北京市教子胡同短期小学,随后转入老君地简易小学,1939年入西北中学第一附小。当时学校每届招两个班,不以甲、乙命名,而是冠以忠孝、信义、勤俭、正明等名称,我是明级班的学生。我于1944年升入北平私立西北中学,1947年初中毕业,随即考入国立成达师范班。1949年北平解放,我由成达师范转入国立回民学院,195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直到1990年退休。我,作为北京牛街的回民,自小受回族教育的培养和熏陶。在母校的怀抱中享受哺育之恩…  相似文献   

15.
甘肃的回旅是一个勤劳勇敢、富有反抗精神的民族。从它形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后,为了争取生存、平等和自由,曾前赴后继,英勇不屈地与元、明、清三朝的统治者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几百年的斗争。甘肃回族的历史,是一部反抗民族压迫的可歌可泣的斗争史。清代,是甘肃回族起义最盛的时期。起义地区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战斗之激烈为历代所罕见。本文介绍的是清代顺治、乾隆、同治年间的三次回民大起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杜文秀手笔《自传》为主要根据,旁采其它史料,就清朝离间回汉、杜文秀联汉反清两个方面进行一些探讨。凡文中引自杜稿《自传》者,不一一注明,引自他文者注明出处。 甲、清政府的离间阴谋 清朝自乾隆以后,由盈转亏。嘉庆年间,表面上还有些“升平”景象,实则危机四伏。到了道光年间国内外矛盾就表面化了。在国内各族反清起义中,使清政府最为头疼的是回族。由于回民有为护教而亡者的“舍西德”(无条件进天堂)的品级,即“圣战”的信仰。所  相似文献   

17.
袁德成、李慧、杨德华主编的《云南爱国风云录》一书 ,由云南大学出版社2 0 0 3年 6月出版。全书 2 2万字 ,分为上下两编 ,上编为“反帝反清的爱国斗争风雷” ,下编为“‘五四’以来的爱国斗争浪潮”。该书以云南近现代史上人民爱国的历史事件为线索 ,按时间先后 ,并按专题进行研究、编写。该书凝聚着 1 0多位研究者的心血 ,是一部研究多年 ,深入浅出 ,既有学术性 ,又有可读性的一部著作 ,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好书 ,也是了解云南省情、历史掌故 ,弘扬民族文化、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一个成果。《云南爱国风云录》一书出版@安…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教材的中心內容和中心思想?我体会教材的中心內容就是教材的最基本的內容。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在钻研教材时,从庞杂的历史事实中,经过去粗取精的加工而提炼出来的教材中最基本或主要的部分。中心思想就是贯串于教材基本內容里的一条红线——指导思想,它是从分析教材的中心内容时所得出的问题结论。中心內容和中心思想是紧密结合的统一整体,中心思想是中心內容的灵魂,中心內容是中心思想的躯干。  相似文献   

19.
“动物的繁殖和发育”一节的內容相当丰富,与生产实践的联系也較紧密和自然,可以充分体現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針。現將我学习这一节內容以后的一些不成熱的意見和想法提出来,和同志们共同研究。根据个人对教材精神的領会,认为这一节的教学目的应該是:首先阐明繁殖这一生命活动的規律,然后具体的說明我們如何运用这些規律,使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設事业服务。因此,在这样一个教学目的下,教学应抓住以下三个中心內容:(1)阐明动物有性繁殖的不同形式(有簡單、有复杂)是由該动物的生活环境,以及它的系統分类地位所决定的;(2)使同学对兩性細胞的活动和受精卵发育的一般过程和規律,有一个初步的概念;(3)說明在我国如何应用科学理論为国民经济服务。在引言的那部分,主要是說明有机体的繁殖形式  相似文献   

20.
初中《中国历史》第四册第四章通过讲授“一二·九”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西安事变等三个问题,使学生充分认识,当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的严重时刻,当中华民族处于亡国亡种的生死关头,我党是怎样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的.从而表明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党、正确的党.这是在四化建设的今天,向青年学生进行坚持党的领导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的、生动的教材.本文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问题,结合教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