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创新德育思路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几年时间,要经历几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学生会出现一些不同的思想倾向,这就要求我们及时捕捉教育时机,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要抓住入学教育的时机,对其进行端正学习目的、热爱专业的教育。进入学期考  相似文献   

2.
<正> 高等学校的学生德育工作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入学教育阶段(一学期或二学期);(2)中间教育阶段;(3)毕业教育阶段(一学期或二学期)。 根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阶段来确定教育内容,对于做好学生的思想的政治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在入学教育阶段应进行如下几个方面内容的教育: (一)专业思想教育。专业思想教育是指以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不热爱本专业的思想为目的的思想教育。它通过向学生介绍本专业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它的产生、发展和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向等,使学生对本专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理性认识,唤起他们从事这一专业的雄心壮志。  相似文献   

3.
在新形势下,改进和加强中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学校办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阵地,是当前中专学校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从实际出发,正确分析学生思想变化规律,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要研究和掌握学生特点,了解学生思想动向、敢于接触矛盾、实事求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特别是当社会大变革的时候,都会出现不同的思想倾向。因此,我们既要注意  相似文献   

4.
一、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创新德育思路 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几年时间,要经历几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学生会出现一些不同的思想倾向,这就要求我们及时捕捉教育时机,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要抓住入学教育的时机,对其进行端正学习目的、热爱专业的教育.进入学期考试阶段时,有的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考试,存在恐惧或侥幸心理,甚至存在舞弊心理.要捕捉考试时机,进行刻苦学习、勤于思考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正> 作为高校,每年都有新生入学和毕业生走上社会,学生从低年级进入高年级,这是一种自然的、有节奏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学生的思想教育也有着较稳定的规律性。笔者认为二年制师范专科学校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学程的思想发展变化大致可经历四个阶段,对他们的教育也应该紧紧围绕其阶段特点来进行。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复杂性等特点.从客观性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不仅是统治阶级进行思想统治的客观要求,也是人的精神需求的客观要求;从普遍性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表现在不同国家和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具有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相同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借鉴性等方面;从复杂性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表现在具有假象性、特殊性、多样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入学取向的形成有其必然性。首先,“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入学的关联点。思想政治教育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终极价值是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具体活动的展开也是以人为出发点,通过人来实施,又以人为归宿,因此,“人”的问题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其次,以马克思主义入学理论为指导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向应用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和方法一般情况下,学生入学动机等同于学习动机,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实质上也就是学生个人教育的需要,这种需要是学生个体、社会、教育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反映。但在不同社会条件和教育条件下,学生入学的出发点不仅仅是个人的教育需要,也就是入学动机可能包括学习动机,但不一定是为学习而入学。入学动机的内容和特点是直接与具体的社会生产条件和教育条件相关的,具有典型的社会性。职中生入学动机涉及的成份除具有教育意义的动机外,还有更广泛的社会性动机,它不仅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过程,还影响其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电大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从教育过程的角度来看,通过对新生的思想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切实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是整个思想工作的基础。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常抓不懈是关键;辅之于陶冶学生情操的多种形式的活动能达到寓教于乐好效果。最后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是出“优良产品”的精加工。总之,各阶段具体思想工作必须把握其规律性、计划地、主动性、超前性以及方法的科学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 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学生自入校到离校的全部过程中.大致可分为入学思想教育、学期中间思想教育和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三个阶段.入学思想教育、学期中间思想教育是毕业生思想教育的基础,毕业生思想教育是以上两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延续和深入,它既是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共同表现为关键导向作用。前人的研究更多着眼于党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自路径的发展变迁,鲜有对两者全过程协同发展的研究。全面把握其纵向、横向、全局三个维度,发现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变化具有时代性、统一性和发展性,具有明确先进、实效创新、科学合理趋势,以及规律的确定性与原则的一致性,为新形势下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导提供理论支撑、作出实践贡献。  相似文献   

12.
田乐 《文教资料》2014,(5):125-127
本文立足于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存在的适应性问题,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群体的不同特点和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在新生入学教育方式中采用“党员学长制”,逐步构建起学生党员兼顾助人与自助及学生党建、新生入学教育、学生教育管理三位一体的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论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逻辑上更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即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给予学生答案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直接针对具体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状况向学生提问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渊源上缘于马克思的面向现实的入学、萨特的欠缺自我理论及米德的一般化他人理论;在具体方式上要求通过提问发现受教育者的具体欠缺,并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欠缺,进而实现向圆满的超越.因此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主体性真正的尊重,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真正的沟通,也是真正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我校新生入学时,在入学动机上有三多:借桥过路,毕业后想改行的多;想跳出农村,无可奈何入师范的多;有捧上“铁饭碗”好混日子想法的多。因此,抓紧专业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立志做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我们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行理想和人生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思想革命理想和人生观的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又是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的基础。学生专业  相似文献   

15.
吴敬洪 《河南教育》2009,(11):36-37
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足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大难题。河南检察职业学院根据学生入学到毕业的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提出具体要求,采取相应措施,用服务的心态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把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贯穿于学生在校教育的全过程,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职业认知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大难题.河南检察职业学院根据学生入学到毕业的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提出具体要求,采取相应措施,用服务的心态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把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贯穿于学生在校教育的伞过程,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职业认知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特点就是要在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及其特点具体地进行不同方式、不同内容的教育工作。大学毕业生走上岗位第一年的见习期这个特殊阶段是否需要做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本文将具体地对见习期进行阶段分析,对大学毕业生进行类型分析,谈谈如何做好大学生见习期间的思想政治工作。 大学生刚刚分配到工作岗位,一年的见习期为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们提供了认识、  相似文献   

18.
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根据大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确定学生在高职就学三年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并制订与之相适应的实施方案,明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途径、方法和手段,以形成系统的教育工程.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时,应紧密结合专业进行,以期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是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教学的深入而发展变化的,同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这些不同的阶段中,不同的群体的思想矛盾的表现也不一样,因此,只有对不同的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教育,才能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针对性又有预见性。本试就当前高职高专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现状,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性以及针对性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能收到更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高中和大学都有一套具有逻辑自足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实践之中,会人为地把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割裂开来,把本来属于同一教育系列的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看成两个决然不同的教育,简单地认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如何让学生取得高分、考上大学,大学教育就是如何让学生不闹事、平安毕业、找到工作,致使许多学生因阶段隔阂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抵触情律,两个教育体系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力,极大地削弱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和有效性.本文拟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分析高中与大学思想教育的对接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