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演绎“网络游戏成瘾”——心理剧(Psychodrama)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冬临和小叮当在200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演的小品《我和爸爸换角色》是大家所熟知的,此小品通过诙谐幽默的舞台表演,展示了儿子和爸爸通过互换角色,达到理解对方,从而拉近亲子关系的主题。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也有类似的舞台表演形式,被称之为“心理剧”。本文简要介绍了心理剧的理论和操作,并对一个“网络游戏成瘾”的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舞台”带进课堂 在传统的教学中,大多都是由教师讲,学生听,形式过于单调,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而我在教学时采取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自编、自演课堂小品、短剧等方法,将课文在课堂上“重现”,这样就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触不到的你     
我们的相遇没有小说里那么直接,不是在街头。不是在公交车上.也不是在花园。高中我考到了爸爸执教的私立中学。不久,学校举办国庆晚会,我和同学们坐在离舞台不远处,一个索然无味的小品让人昏昏欲睡。好不容易结束。主持人上来报幕:“下面有请高二(六)班的江远带来吉他弹唱:《硬币》。”  相似文献   

4.
Tiffany     
Dolce 《音乐世界》2014,(5):96-99
出道近7年的少女时代成员Tiffany如今越来越享受舞台,“现在在舞台上表演时会在脑海里想着下一个舞蹈动作,练习的记忆涌上来,已经变成了自动反应。”Tiffany还笑称自己是“公演体质”,即使没有运动天赋,但只要有公演就会元气满满。“我最不喜欢运动了!不过公演时体力却很好。  相似文献   

5.
她优雅地端坐在校长室里的写字台前,声音朗润地叙述着。突然地,我惊奇地喊了一声“慢”!便把她快节奏的谈话打断了。“这一届武汉市中小学教师技能竞赛还有小品比赛?”“有!除了教育学、心理学、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一堂课,还要求参赛者自编自演一个小品。”“你演的小品叫什么名字,几个角色?”“《升旗》,一个老师,一个学生,我用不同的声调表演两个角色。”“祝贺你获得了武汉市教育能手的称号,二十年来你一共获得了多少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6.
严阳 《学习之友》2013,(9):54-55
为什么赵本山要退出今年春晚?根据他在江苏卫视《郭的秀》首播中的表示,原因有两个:“一是把空间留给别人,这个舞台不是就一个赵本山,我相信会很好。另外,这几年压力很大,简直是承受不了的压力。”赵本山今年为央视准备的两个小品《有钱了》和《中奖了》先后被毙,一个央视没有告知其被毙原因,另一个足是说“感觉不妥”。  相似文献   

7.
到神道口小学担任校长以来,始终有一种声音在心头呼唤着,伴随自己左右:让学校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阳光乐园、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阳光舞台和师生提升教育品质的阳光平台,我艰难而又执著地在寻找着一种理想的教育,实现理论和实践成功的平衡和链接.终于,“顶着雪花行走”的我看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走进了新教育朝气蓬勃的春天……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赵本山小品中肢体语言的运用,包括服饰、走路姿势、面部表情和舞台动作四个方面。可以看出,肢体语言作为赵本山小品舞台表演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提高了赵本山小品的舞台表现力和对观众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曾经不少次听到过“享受快乐”、“享受生活”;而“享受孩子”,还是第一次听说,这几个字让我的心灵为之震颤!一个教师能做到“享受孩子”的时候,岂止是成功了一半! 我以前的理想是做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因为种种原因,理想与我擦肩而过。在流了许多委屈的泪后,我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与小不点们为伴。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赵本山小品中肢体语言的运用,包括服饰、走路姿势、面部表情和舞台动作四个方面。可以看出,肢体语言作为赵本山小品舞台表演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提高了赵本山小品的舞台表现力和对观众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任侠 《四川教育》2005,(10):40-40
[案例]教学《晏子使楚》 演小品.“出访”部分主要写晏子与楚王的对话,表现了晏子睿智、幽默的个性特点.当我建议学生用小品去表演这一部分时,他们欢呼雀跃.  相似文献   

12.
哪个花季少年没有追星的梦想,谁不愿意当一回明星?或许我们无缘“星光大道”,也无法登上《同一首歌》的舞台,然而,通过参加学校的文艺活动,也能过把“明星瘾”。快看,天津市香山道小学的小演员们来啦!2006年9月9日,天津市环保局宣教中心和天津市绿色教育委员会举办了第五届“壳牌”美境行动环保戏剧小品大赛。香山道小学作为这次比赛的参赛学校,可是作了充足的准备。同学们在王宝生、郭学军、马莉萍、李媛等老师的指导下,排练出几个既好看又有意义的小品。其中有个名叫“白雪公主新传”的小品特别有趣,快让我们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报刊上经常见到“知识小品”、“科学小品”、“文学小品”、“讽刺小品”等等,电视里也常出现“电视小品”。那么,什么是小品呢?它是一种什么文学体裁呢? 对于,“小品”的定义目前仍有争论:有人说小品即散文;也有人说小品是散文的一个分支,还有人认为一切杂文都是小品。对此,我们不妨看一看小品的特征:首先,它篇幅短小。小品的名称最早来自四世纪的佛经翻译,那时有个叫鸡摩罗什的高僧翻译了《般若经》,  相似文献   

14.
言语交际过程中,巧妙利用逻辑思维的“别解”,可以形成诙谐幽默、生动活泼的言语效果.言语幽默资料、舞台小品中的许多笑料、相声段子中的许多“包袱”等等,都有逻辑思维“别解”所引发的特殊效果.能够恰当运用这种言语交际手段,会对言语交际带来积极作用,对语言研究也带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焱 《四川教育》2020,(5):77-78
1995年,初登讲台不久的我,迎来了一节一年级的公开课。“你的课表演得很精彩,但没有看到学生的成长……”课后,老校长的点评虽语音轻柔,却一下子敲击了我的内心,并为我的语文教学指引了方向:将舞台留给孩子,用心浇灌,静待花开。从此,我与“课”同行,在观课、磨课、评课、创课中,努力将学生放在课堂中央,踏上了一条“导学自如,和美共生”的教学探索之路。在如今的课堂上,我站在讲台一旁,有时坐在学生中间,看着他们精彩的表现,享受着他们的成长带来内心的喜悦。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升旗仪式上,我们要表演一个名叫《黑猫警长的烦恼》的小品。我被选中了,并被指定扮演小品中的一个主角——“聪明鼠”。听到这个好消息,我真是兴奋极了!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怎样为学生栽下一棵枝繁叶茂的梧桐树,为他们提供一方挥洒个性、享受学习乐趣的栖息地?我在教《詹天佑》一课时,就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激发智慧、释放思想的舞台,充分发挥开放式教学的优势,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我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罗建鸿 《现代语文》2014,(6):132-134
南朝梁的文学家吴均创作的山水小品《与朱元思书》开篇写道:“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其中,“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如果用来比喻学生作文的心理,那是一种“不拘一格,独抒性灵”的自由情态。  相似文献   

19.
《语文知识》2001年第9期《<昨天·今天·明天>中的语病》一文指出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有两处语病:第一, “小伙子长得比较帅呆了”为“限制多余”;第二, “我此起彼伏”为“搭配不当”。笔者认为这不是小品的语病,相反,它是小品的幽默之所在,是作者主动的修辞  相似文献   

20.
《日本平家蟹》是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写的一篇科学小品,它通过传奇的故事、形象的描述和富有文采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在生物发展、进化的过程中“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作用,寓科学性、知识性于趣味性、形象性之中,既科学地传授了知识,又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