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榕 《兰台内外》2010,(5):28-28
一、文书档案的收集、立卷与归档 1、收集工作。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档案是单位各项工作的真实记录,是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既能指导现实工作,又能为查考历史提供重要的凭据。凡能记录本单位职能活动情况、具有日后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材料,均列为收集归档范围。同时,要在许多上呈下传的文件材料中精挑细选,  相似文献   

2.
“归档集中保存”不是文件转化为档案的必备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档案界对档案形成条件的普遍看法是: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文件转化为档案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现时使用完毕或办理完毕的文件才能归入档案;二是对日后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文件才有必要作为档案保存;三是按照一定规律集中保存的文件才能作为档案。但笔者认为不能把“归档集中保存”作为文件转化为档案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3.
翟瑶 《档案天地》2008,(1):50-51
关于档案的属概念一直是存在争议的。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文件”和“历史记录”上。大多数人的观点偏向于“文件”,其主要依据是“档案由文件转化而来”,“档案来源于文件”。对于这一点笔者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事实上“档案由文件转化而来”,“档案来源于文件”与“档案应以文件为属概念”是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的。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电子档案”在我国档案界甚为流行,已成为档案人士的热门话题,研究文章铺天盖地而来,似乎现在已经进入了“电子档案”时代。对此,笔者不揣冒昧,反弹一曲,就教于档案界同仁。 一、“电子档案”说法简介 何谓“电子档案”?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据笔者所及,关于“电子档案”,除有极少数的“定义”外,多数都是简释性的。兹引数例如下,以供比较。 1.我国国家标准《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第一部分:电子文件归档与档案管理》(GB/T17678.1—1999)对“电子档案”定义为:“电子档案具有保存价值的已归档的电子文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产品和软、硬件说明。”  相似文献   

5.
一、会计档案的收集(一) 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1984年6月1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颁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指出;“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它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明确规定了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除此之外,其它材料不属于会计档案。  相似文献   

6.
设备档案后续材料的归档方法设备档案后续材料一般包括:设备定期精度、性能检查及运转情况记录;设备二级保养(计划小修)记录;设备大修理完工报告及质量检查记录;设备封存单;设备启封单;设备改造申清书(含重大改造项目技术经济论证报告);设备改造说明书与图纸及试用效果鉴定;事故报告单等。对这些材料的归档,大致有两种方法可供采用。第一种方法,是采取“预立卷”的办法。即按照后续材料各自形成的时间,由设备主管部门逐步积累,截止到一定阶段时,将所积累的材料单独整理立卷,向档案部门移交归档。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电子档案”在我国档案界甚为流行,已成为档案人士的热门话题,研究文章铺天盖地而来,似乎现在已经进入了“电子档案”时代。对此,笔者不揣冒昧,反弹一曲,就教于档案界同仁。一、“电子档案”说法简介何谓“电子档案”?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据笔者所及,关于“电子档案”,除有极少数的“定义”外,多数都是简释性的。兹引数例如下,以供比较。(一)我国国家标准《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第一部分:电子文件归档与档案管理》(GB/T17678.1—1999)对“电子档案”定义为:“电子档案(EIectronicArchives)具…  相似文献   

8.
徐娜 《兰台世界》2013,(Z3):74-75
<正>档案的价值指的就是档案的利用价值,是档案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表现。它包括:凭证价值、参考价值两个方面。凭证价值是档案的第一价值。从档案内容分析,档案主要是由记录和反映人们社会活动的文件转化而来的,其内容比其他各种信息资源更为  相似文献   

9.
一、照片档案数字化管理与传统照片档案管理的区别 (1)归档方式不同。数字化管理照片的归档方式是对数码相机和传统光学相机拍摄的图像信息进行采集,使之转化为静态图像文件保存到计算机磁盘或光盘等记录载体中,并分类存放;传统照片的归档方式是将经洗印得到的照片实体分类存放在相册中。 (2)提供利用方式不同。数字照片档案是利用计算机实行目录检索、图像浏览,通过拷贝或网络提供照片印刷、扩印所需的数字图像文件;传统的照片档案是经过目录检索后浏览相册中的照片实体,通过底片再加工,提供照片利用。  相似文献   

10.
析文件向档案转化的条件和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档案工作实践的发展,“归档”概念发生了变革,传统档案学中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三个条件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运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正确分析文件内部价值运动规律,是探索文件与档案转化关系的科学之路。一、档案工作实践的发展,对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三个条件”提...  相似文献   

11.
1、建设功能齐全的档案信息数据库,是高校档案信息化的关键 档案信息数据库是一个有组织、系统化的数字大集合。目前,高校要建设档案信息数据库,其信息一方面来源于现有的馆藏档案,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其他形式存储的所有馆藏档案数据信息,通过手工著录、扫描等形式,转化为数字记录方式存储到光盘、磁盘等各类存储器中,完成现有馆藏档案信息向数字化的转化;另一方面,通过对电子文件的收集,按照数字化管理体系进行归档、整理转化为数字化档案,  相似文献   

12.
“档案化”与“档案化管理”及“归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档案化”、“档案化管理”、“归档”这样三个术语的关系作出解释。认为,“档案化”、“档案化管理”、“归档”并不矛盾。同时说明,电子政务的发展并不会影响到对档案“归档”的认识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一、照片档案数字化管理与传统照片档案管理的区别   (1)归档方式不同.数字化管理照片的归档方式是对数码相机和传统光学相机拍摄的图像信息进行采集,使之转化为静态图像文件保存到计算机磁盘或光盘等记录载体中,并分类存放;传统照片的归档方式是将经洗印得到的照片实体分类存放在相册中.……  相似文献   

14.
论档案形成的主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是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形成的 ,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副产品 ,它的形成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本文从“档案不能自然形成”入手 ,并从档案的形成过程、档案转化材料的选择、归档确认以及档案鉴定等方面 ,分析了档案形成的主观性 ,指出档案是人类有意识行为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正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档案材料进行收集、归档和加工,从而使档案信息转化为电子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以供使用者利用的过程。档案数字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对档案馆(室)现藏档案文件通过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后,使纸质档案文件转化为数字信息,从而在计算机系统上提供利用服务;二是将各种需要形成档案的活动进行数字信息收集如电子文档、数码照片拍摄等,并把形成的电子文件进行归档和收集,从而形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的出现实际上也为档案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信息的“虚拟”传递和数字化存取是网络环境重要的技术特征。“虚拟”传递即指信息脱离其所依附的物质载体在网络上任意流动,而数字化存取技术则实现了信息的即存即取。因此,充分运用通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构建虚拟档案室(馆),积极开展档案虚拟化管理,无疑将是传统档案管理的一种有效补充。虚拟档案馆的基本特征文件网络化归档 根据传统的理论,“归档”是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一般标志,但在网络环境下,“归档”则被赋予新的含义,文件一旦产生,档案室即可通过网络对文件进行“归档”——…  相似文献   

17.
电子档案是由电子文件转化而来的。电子文件是计算机中产生的文字、图形、声音、影像等多种信息的集合体,电子文件的一部分具有归档保存、备查、凭证作用,这一部分电子文件,我们称之为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保障贯穿于电子档案的形成、处理、存储、传输、维护和利用各个阶段。在此,笔者仅就网络环境下,电子档案开放利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归档制度是科技档案管理的核心内容。归档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归档时间、归档范围及份数、归档质量和归档手续。“归档”是科技文件转化为科技档案的过程和标志。没有归档制度,就没有科技档案;没有健全的归档制度,就没有健全的科技档案工作和高质量的科技档案。我国科技文件归档  相似文献   

19.
作为存储于电脑网络云端的数据信息,大数据是否为档案的问题值得关注.为此,有必要重新认识“档案”是如何由“文件”(record)转化而来的.“文件”是得到记录且具有本源性的信息,是专门用来处理、交流和储存信息的工具,只要它们在一定的地方得到了存放,就符合大哲学家德里达宣称的“档案”必然具备的两个条件,可以被认定为档案,这与其是否经过价值鉴定和具有“动态性与实时性”无关.  相似文献   

20.
通过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中“记录好”与“留存好”两大要点,本文结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论述常态归档接收之重要价值的基础上,揭示出归档接收的被动性及其在视角与内容上的局限,并提出档案部门从常态归档接收到与主动记录留存并重的工作转向。在主动记录方面,可通过参与和规范两种方式主动形成记录;在主动留存方面,重点阐释了对于主动形成的记录进行优选的必要性,以及主动优选的内在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