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蒙古族民歌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发展和音乐文化的繁荣,促进了蒙古族民歌与不同音乐体裁和创作方式的逐步结合,孕育、产生了以蒙古族民歌为题材、具有蒙古音乐风格的器乐曲。蒙古族民歌的器乐化发展,既保持了民族音乐的内涵和普遍的表现形式,又融合了当今中西音乐的多种创作技法,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将对蒙古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歌作为民族音乐的代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江苏民歌体现了江南地域文化特色。青少年学习本土民歌能够更好地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热爱本土文化。学生通过学唱江苏民歌能进而关注民歌文化、感受民歌音乐特点(曲调、语言、节奏等)、体验民歌的自然与纯朴。  相似文献   

3.
研究民间音乐,民歌分析是重要的途径。根据豫西民歌的音乐形态、演唱形式和场所进行归纳,将其分为劳动歌曲、灯歌、小调及叫卖歌曲四类;进而对其旋律的调式和音阶、基本曲式与结构原则加以分析,阐明其同调式、同种音阶不同构成音所产生的不同音乐色彩;重复、并置、重复与并置相结合的结构原则和旋法特点在豫西民歌中所产生的音乐特色。  相似文献   

4.
唐诗与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是诗歌与音乐的盛世,唐诗与音乐的完善结合成为唐代化艺术一大特色。本从唐诗与歌词、唐诗与民歌、唐诗中的音乐艺术题材三个方面探讨了唐诗与音乐的关系,从中可以窥见诗与音乐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5.
民歌是一种重要的民族音乐体裁,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经济、化、风俗、自然环境、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真实写照。民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不是个人的创作。近年来,许多音乐爱好甚至音乐工作对民歌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主要表现在误认为具有民族风味的和用民族唱法演唱的歌曲就是民歌。判断一首歌曲是不是民歌,关键是要看这首歌曲是不是符合民歌的3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简论河北地方民歌的音乐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创作领域百花齐放,流行音乐、现代音乐占了主导地位。在大力弘扬现代音乐化的同时,详尽了解和掌握河北民间音乐特点,对继承、发展、创作具有民族精神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的河北民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福建传统民歌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传统民歌形式多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由于它的曲式结构较单一,旋律平板,缺少变化,不适合现代人的音乐欣赏趣味,因而面临消亡的危机。福建传统民歌要继承发展只有走创新之路,即一方面加紧采集、整理福建传统民歌的音乐素材,另一方面要对福建传统民歌的音乐旋律、节奏、曲式结构、调法等进行改造,实现与现代音乐的接轨。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歌的地方色彩,是民歌风格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涉及中国音乐的基本风格。所谓色彩,乃借用绘画术语,以通感之法,表达对音乐美感特点的整体体验。民歌地方色彩意味特定地区民歌音乐上的独特个性,各地民歌都有不同的个性,构成不同的美感效应,由此形成千差万别的“地方色彩”,由于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导致各地在语言、风俗、  相似文献   

9.
《滁州学院学报》2021,(6):11-14
音乐口述史的蓬勃发展为凤阳民歌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文章基于此,首先介绍了音乐口述史的概念与方法,继而以凤阳民歌老艺人、媒体从业人员、政府工作人员、高校教师为采访对象,从音乐口述史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凤阳民歌的艺术特征,并总结了凤阳民歌的发展问题,包括生存环境发生变化、音乐创新存在不足、传承方式单一守旧、目标受众持续减少,最后提出了凤阳民歌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想激发中小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使其感受民族音乐艺术魅力,就需要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民歌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身心都能融入民歌的意境之中,从而实现陶冶学生情操、涤荡学生心灵、提高学生民歌艺术鉴赏能力、激活学生对民歌的艺术灵感、促进学生对音乐艺术内涵的理解和音乐素养的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民歌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教学创新的活力源泉。在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对民歌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分析与鉴赏,是教师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也是音乐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要从民歌本身的特点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民歌的内容和特点,以激活教学因子。  相似文献   

12.
皖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久远,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其音乐形态独特优美,又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皖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歌,如繁昌民歌、徽州民歌、贵池民歌等,不但具有江南音乐婉转、典雅的特点,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北方音乐的特色,这种特色来源于早期的北方人口南迁所带来的北方音乐因素。而皖南的宗教音乐,以九华山佛教音乐和齐云山道教音乐为代表,也体现出多种文化因素综合的特点,出现这种结果是该地区南北文化的交融,以及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3.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出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优良传统得以传承的重要媒介。中国民族音乐基本上由宫廷音乐、人文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四部分构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包括传统的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曲五大类,它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4.
民歌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的重要途径,本文就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民歌欣赏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本对黎锦晖 黄自的音乐风格作了简要的评说,同时指出,20世纪30年代以后蔚成中国新音乐主流的左翼音乐与黎、黄所代表的两种音乐路向之间存在一种渊源关系,而当代大行其道的通俗音乐则是黎氏风格的轮回。  相似文献   

16.
张淼 《华章》2013,(19)
在唐代,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呈现了空前的强盛和多元化的特点,在音乐领域里,具体的表现是音乐思想、音乐体裁、音乐门类等兴盛和快速发展,此时唐代的民歌得到繁荣发展,具有民歌元素的唐代曲子也相继产生并发展壮大。有关于唐代曲子与唐代民歌的关系史学家们各持有不同的意见,本文先分析了各大史学家对唐代曲子和民歌关系的研究,提取比较实际和中肯的意见,然后对唐代曲子和民歌的具体含义和个体音乐特点进行陈述和综合分析,得出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他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进行范围的界定,以此得出唐代曲子是民歌的一个下属音乐形式,产生于民歌之中,在后期的发展中比较迅速,从而在规模上可以和唐代民间民歌相媲美。而后对这种子属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推敲和论证。  相似文献   

17.
李冰 《教育文汇》2005,(5):53-54
以民歌为例,不同时期的民歌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不同地区的民歌叙述着不同地方的风情。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中国民歌,我专门上了一节题为“走近民歌”的音乐鉴赏课,帮助学生了解民歌的起源和发展,从民歌的曲调、节奏及演唱形式几方面,帮助学生鉴别民歌的不同体裁。通过教师范唱、听赏,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活和生产中所创造出来的艺术瑰宝.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民歌不仅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更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有效载体.当前,民歌教学已纳入小学教育体系中,成为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小学音乐教师要充分重视民歌教学,采取各种有效方式,激发学生的民歌学习兴趣,带领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19.
晋中是晋商的发源地,音乐受经济的影响,种类较多,有调式多变的祁太秧歌、有曲调动听的左权民歌等等。晋中地区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属于山西腹地,全省民歌区域划分(晋中、晋北、晋南、晋东南)中,唯一没有与别的省份接壤的地区,因此,这里的民歌呈现出独特的音乐风格。本文立足于音乐形态的视角,对晋中民歌的风格进行理论把握,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寻音乐对象主体与晋中民歌风格成因的关系与规律。  相似文献   

20.
撒拉族民歌根据内容和音乐特点可分为玉尔(撒拉曲传统情歌)、花儿、宴席曲、哭婚调、劳动歌(号子)、小调、儿歌,其音乐在旋法、调式、演唱及节奏节拍等方面,显示出较强的艺术个性,这是构成撒拉族民歌音乐特征的重要因素。本文拟从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丰富多样的体裁形式及深厚的音乐文化内涵几方面,论述撒拉族民歌的多元文化特点和独特的音乐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