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精品展柜     
《对外大传播》2009,(6):62-62
《中国的威胁?》 魏柳南(Lionel Vairon),法国汉学家、前资深东南亚和中东事务外交官,曾在柬埔寨、泰国和伊拉克等地担任外交官17年,并曾任法国国防部顾问,长期致力于中国问题的研究。作为西方新一代汉学家的代表人物,他真正地接触了中国的风土人情,被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深深吸引。他展现了一个真实、充满活力而引人深思的中国形象,颠覆了西方传统的中国观,他反对“中国威胁论”的论调,  相似文献   

2.
《对外大传播》2009,(3):63-63
继《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之后,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在中国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又推出新作《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库恩说:“我出版这本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向世界讲述有关中国和中国领导人的真实故事。”他以美国人的视角梳理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历程。根据自己走访的中国20多个省份和40多个城市,采访的100多位高官、企业领袖和专家学者的经历,讲述了“13亿中国人怎样改变自己的国家”。他是一名能真正走进中国社会又能用他者眼睛观察中国的美国人,  相似文献   

3.
马安德(Andrew Ch.Mckillop),英国出版商,拥有剑桥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他涉足出版业的第一份工作是1976年到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担任了一年多的外国专家,后辗转于柯林斯和哈伯柯克林斯、兰登书屋等大型出版公司,担任过编辑总监、发行总监,目前他是图书咨询网book2book发行总监。他一直心系中国的对外出版事业,给中国出版界的同仁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白鲁恂(LucianW.eye,1921年10月21日-2008年9月5日),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一生致力于政治学研究,是国外研究中国政治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在山西汾州,父母是在华传教士。从小在中国长大,后回美国,就读于著名的卡勒顿学院(CarletonCollege),并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来,他曾在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知名学府任职。  相似文献   

5.
何辉 《对外大传播》2013,(12):60-61
美国人倪维思(John Livingston NeviUS,1829.1893)是基督教北长老会教士,他于1854年来到中国,在浙江宁波、山东登州、烟台等地区传教。他的著作有《中国和中国人))、《天路指南》、《神道总论》等。他的妻子为他写有传记《在华四十年:倪维思生平》。《中国和中国人》一书反映了他的中国观念,对中国和中国人有比较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对外大传播》2009,(1):57-57
魏柳南(LionelVairon),法国汉学家,曾任记者、编辑、法国常驻亚太地区外交官,还曾在伊拉克担任四年文化参赞。他目前在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高等商业学院、国防高级研究院、圣西尔军校教授中国地缘政治和中国现代政治等课程,并在法国三军防务学院主持中国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王进生 《职业圈》2008,(13):30-33
内敛淳厚、平淡无奇的外表,—双代表着早年创业艰辛的粗糙之手,却让越来越多的合作者握出那种发自心底的信任,他就是远东控股集团董事长蒋锡培。出身于贫寒之家,高考落榜后自主创业的他,用18年时间,打造出了一个年销售额上百亿、连续十多年平均年增长40%的中国电缆业企业航母……  相似文献   

8.
爱泼斯坦一生跨越了二十世纪绝大部分的漫长岁月,又进入了二十一世纪。这期间,正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十分重要的时代,也是中国历史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阶段。他常对人说:“中国人一般由爱国主义走到国际主义,我却是由国际主义走到爱国主义。”也就是说,他是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全局来看中国历史的,同时又将中国历史视为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来加以考察。因此,他看问题的视点高,看得远,分析透彻。他对中国的深厚感情根深蒂固。他从小生活在中国人民之中,与他们共同度过悲伤与欢乐,挫折与胜利。在这里,他汲取了他的全部经验。在这里,他选择了中国国籍和选择中国作为永久居住地。在这里,他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献身于一个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职业圈》2008,(10):81-81
赵泰来先生虽然为中国捐赠了价值八亿元的宝物,但他是一个很随和的人,穿得普通,吃得简单,一眼看上去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他的爱国之心却感动了很多人,2005年9月3日,赵泰来与金庸、陈香梅等人同获“2005年世界杰出华人奖”。  相似文献   

10.
让-吕克·德莫纳什(Jean—Luc Domenach,1945-)是法国有名的中国研究专家和政治学家,中文名字杜明。他具有政治学、汉语、历史等学术背景,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杜明因对河南省大跃进研究而出名,他撰写的关于中国劳改的博士学位论文于1992年以法语出版,随后又用德语出版。他曾在日本和香港分别做过军事外援专家(1970—1972)和法国驻港领事馆文化随员(1976—1978),还担任过法国外交部的分析与预测中心负责人(1979—1981),  相似文献   

11.
远古的神话把天上的彩虹说成是"人间天上的桥";而历代诗人却爱把人间的桥比作天上的彩虹。由此可见,钱塘江架起的一座座桥梁是多么令人赞美。  相似文献   

12.
四月的浙江遂昌,姹紫嫣红。4月8日至10日,来自海内外的八方宾朋,欢聚山城遂昌,一同见证了气势恢宏、美轮美奂的2012中国遂昌汤显祖文化节。满城尽唱《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优美而熟悉的唱词又一次萦绕在遂昌,这是各剧种《牡丹亭》"回家"艺术展演的一个场景。  相似文献   

13.
朱生豪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但他也是一位文学创作者。他的作品可以归纳为诗、书信和小言三大部分。少年情怀的诗朱生豪的文才从诗歌开始展露。1927、1928、1929年,嘉兴秀州中学校刊《秀州钟》上分别刊载了朱生豪写的三首诗歌《城墙晚眺》《柳荫中》《雨丝》。这是现在找到的朱生豪最早的习作。  相似文献   

14.
舒姝 《文化交流》2014,(8):58-60
踽踽而行的陈寅恪,“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其为人治学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曾是中国一代学者的人格理想。可是,当年他欲立墓西湖山林间时,却竟无人识。  相似文献   

15.
蔡荣 《文化交流》2013,(9):29-33
浙江人文荟萃,艺术创作尤其繁荣,自南宋以来即为中国书画重镇。"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赵孟頫、黄公望、徐渭、陈洪绶、任伯年、吴昌硕等都是在中国美术史上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大师级人物。1927年11月,蔡元培选址杭州西子湖畔,于次年建立了中国第一所综合性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从此,20世纪的浙江美术发展历程就与这所高等学府相辅相成,可以说是"同呼吸,共命运"。浙江为中国美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传统艺术积淀和氛围,以及众多的优秀师资、生源,而中国美院  相似文献   

16.
1913年,吴昌硕被公推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他在印社观乐楼题写长联道:“印讵无原,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  相似文献   

17.
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的四大艺术,而围棋则是各种棋类的鼻祖,相传已有几千年历史。战国时期就有“尧造围棋,朱丹善之”的记载。 吴清源是20世纪的围棋天才,被围棋界尊为“围棋之神”。  相似文献   

18.
晚清重臣曾国藩、曾国荃,在中国占有显赫的历史地位。然而,这个家族里的杰出女性却鲜为人知,曾宪植就是其中很值得称道的一位。她有着与生俱来的美丽和气度,有着东方女性的端庄典雅和西方女性的真率潇洒。  相似文献   

19.
郭梅  丁乐慢 《文化交流》2009,(10):17-20
不久前逝世的著名哲学家任继愈先生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走了一辈子,并且乐此不疲。在90岁这年,他动了一次大手术,大家都劝他好好休息养病,任继愈却正色回答:“我比不得你们,你们好比在时间的银行里还有100元钱,我却只有5毛钱了,我得好好利用这5毛钱才行。”  相似文献   

20.
徐勇 《文化交流》2014,(11):20-22
湖商蔡声白开丝绸模特表演之先河,影片《中华之丝绸》走出国门 时间定格在1927年12月的一天。上海,湖商蔡声白所在的美亚丝绸厂时装表演队,借座上海先施公司时装厅举行了专场表演,表演还约请了当时的著名演员黎莉莉(钱壮飞之女)、陈燕燕等加盟,这是中国首次丝绸模特时装表演,新颖华丽的时装展示,吸引了人们的眼光,表演大获成功,这场表演同时拍成了电影。此前,蔡声白邀请电影摄影师陈惟中到美亚任职,专事电影拍摄,专门深入乡间桑林、村户蚕房和市镇的丝绸企业,把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等中国传统的丝绸文化精心拍摄下来,又和时装表演的场景合成一部纪录片,名为《中华之丝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