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哲学家培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但他还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世纪之交的今天,从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到克隆技术的面世,可以说科学技术渗入人类物质生活及意识形态的深度和广度是前所未有的,科技报道作为媒介传播中异军突起的一个方面,其发展速度之快也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2.
高级科普书刊在科技传播链中的作用上海科技出版社潘友星一个国家要强盛起来,离不开科学技术知识的力量。而科学技术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其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与广度。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的“传播科学,提高国力”(1995年元月1...  相似文献   

3.
刘招兰 《档案时空》2006,(10):15-17
“档案属于一种文化现象,因为档案既反映了上层建筑观念形态,又反映了经济基础物质成功中凝聚的精神价值”。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指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尊重和运用信息传播规律,交流和传播档案信息,从而达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将档案信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以创造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邻 《新闻窗》2010,(1):71-71
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知识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从这一论述出发,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一方面取决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取决于它被公众理解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报凝重、深厚的学术特性使其读者面层次高、范围窄,但严酷的现实表明“按编辑目的本该可达的时间、可达的人群中却很少读者、很少和声、很少效用,甚至无读者、无和声、无效用”。如何提高高校学报的效用呢?英国著名科学家培根曾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这一名言颇富哲理,发人深省,使我们打开了思路:要想提高学报效用,就必须在拓展学报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工夫。一、扩大传播的广度只有开通各种信息通道,使学报信息传播至广大受众,才有可能有效地传播信息和发挥信息效用。1.广辟发行渠道提高馆藏占领率学报内容的综合性致使其订户很少为个人,而多为高校、科研单位、情报机构的图书馆和资料室。提高馆藏占领率既可使学报信息借助情报中心传播科技信息的方式进行传播,又能增加被受众关注利用的机会。因此,学报编辑部应充分挖掘潜力,扩大发行渠道。对于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报,可同时采取以下办法:①邮局征订。②联合征订。③自办发行,可有针对性地选取单位的图书馆、资料室寄发订单。④国外发行,可借助于对外发行机构。⑤网上发行,可通过网上的电子商务、中国期刊网等发布征订信息以求得更广阔的征订发行空间...  相似文献   

6.
培根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它能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自1988年首版以来,已成为全球科学著作的里程碑。它被翻译成40种文字,销售了上1000万册,成为世界出版史上的奇观,对宇宙知识的传播可谓深远而广阔。  相似文献   

7.
档案馆—影视业—城市形象 一公从共赢循环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记录者和承载体,作为凭证和信物,它记录了人类文化成果,是贮存、传播文化的重要形式。档案也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一种珍贵的文化资源,具有明显的文化性质,它应该为人们文化消费服务。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指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8.
地方电视媒体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作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孟涛 《东南传播》2010,(7):160-161
科技信息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电视台以受众定位的地域性、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和节目制作的本土化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业科技节目实施差异化、优势互补和多样化的传播策略成为地方电视台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汤晓欧 《军事记者》2006,(11):45-46
一、深度报道的概念辨析电视传播中的深度报道(以下简称深度报道),不仅是衡量电视传播工作者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评价节目水平、传播质量和传播效果的一个综合性尺度。近年来,随着电视传媒对新闻事件深刻解析的报道逐步增多及其产生的广泛社会反响,深度报道日益引起广大受众以及学术界的关注。有些学者从研究深度报道内涵的角度提出,深度报道的“深度”既不表现在“级别程度”上,也不表现在“写作难度”上,而应从超越文体和写作的视角看待深度报道,即深度报道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新闻旨趣。这一看法从深度(深刻性)和广度(广延性)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与报纸相比,电视的视觉化传播难以达到文字的抽象表达水平,并且在宣传的深度及广度上也远远不及。在传播业日趋激烈的今天,倘若我们将平面媒体的优势充分运用到电视尤其是县级电视台的新闻传播之中,拓宽其信息传播领域,可以相信,电视将会显示出更为强大的舆论主导力。  相似文献   

11.
上海媒体与国外媒体科技传播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慧玲  蒋宏 《新闻界》2007,(2):19-21
大众传媒是科学技术普及的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工具之一,它拥有科技信息传播的载体以及专门的记者和编辑,可集成各种科技信息的资源以及顾问团队,可以借助各种资源和力量对需要和应该传播的科技信息进行二度创作与编排组合,通过大众传媒将科技信息广泛传播,以达到科技知识普及、促进公众认知学习、科学使用和选择与参与等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朱强 《兰台世界》2005,(9):48-48
人类需要传播信息,传播信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社会本能。科技档案信息传播是指通过运用信息传播规律,交流和传播科技档案信息,从而达到科技档案信息共享的一项工作。一般说来是指科技档案信息从档案部门向可能的使用方(即信息的受传者)传递和流通的过程。档案部门作为存在于信息生产部门和受传者之间的“媒介”,由它实现科技档案信息的传播,它的工作的水平与质量也会影响着科技传播系统的效率和速度。  相似文献   

13.
电视惟我独尊、高枕无忧的黄金时代无疑已经过去,不仅其他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的传播媒介,特别是在信息的储存、选择、深度和广度延伸、重复使用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报纸正在肆无忌惮地与电视争夺着信息传播的空间,同时也相应地争夺着电视赖以生存的广告空间;同时,由于电视台、电视频道的超速增长,特别是有线电视与无线电视的重复覆盖、各卫星电视台的交叉覆盖以及潜在的境外电视的进人,使得电视内部也出现了激烈得甚至你死我活的竟争.电视的传播霸主地位或者说电视台、电视频道的“权威性”都在受到程度不同的威胁,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4.
电视农业科技信息类节目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但现阶段传播效果不佳,本文对此类节目传播现状、传播效果不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改进传播效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英译汉科技名词作为科技信息传播的载体,其规范与否影响重大.社会对规范英译汉科技名词的应用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规范英译汉科技名词的推广效果.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作为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审定和公布科技名词的专职机构,多年来致力于规范英译汉科技名词的审定与推广工作.如今,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英译汉科技名词的传播提供了更多选择,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应该借机丰富传播模式,从而提升科技名词规范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金字节奖”获奖作品来源媒体、获奖作品报道内容与获奖作品颁奖词的分析,讨论评奖过程的新型媒体偏向与科技报道的行业标准。研究发现,“金字节奖”对新媒体平台中的科技报道、企业报道与行业报道关注更多;而采访力度、信息价值、传播范围、思想深度与社会价值成为评判科技报道质量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农业科技信息对于农村的致富和发展至关重要,媒介是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本文从相对宏观的视角审视媒介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角色,以期能够转移国内相关研究对媒介传播效果的过分关注,重新重视媒介作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载体、信息来源以及影响力量,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的观点认为,尽管媒介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过程仍然缺点不少,其应用也有待挖掘和接受实践的考验,但不可否认媒介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过程中应当和即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科技学术期刊传播特点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杜利民  陶立方 《编辑学报》2006,18(3):164-166
为能更好地传播科技知识,达到知识的社会化,各种传播媒体都对采集到的科技信息进行充分的整合和转换,表现出各自的传播特点与规律.科技学术期刊是众多传媒的载体之一,在传播科技信息时有其自身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互动性、创新性、简约性、即时性以及局限性.研究这些特点,旨在扩展科技期刊的传播功能,在提高传播效益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科技期刊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许建华 《新闻前哨》2011,(12):95-96
电视科教节目,在传播内容上,重视科教节目中科技精英文化与科技大众文化的分离与互补,重视传播内容的人文内涵,才有助于实现科教节目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谢兰玉 《兰台世界》2012,(23):16-17
人类传播历经了前语言传播、语言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以及电子传播,媒介的演变促使传播方式逐渐多维便利,拓展了档案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媒介演变中档案文化得到积淀并世代相承,档案文化传播将最终实现社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