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秋千"是古人将秋千运动融入水上运动中而创设的一种新的运动项目品种。在人们休闲娱乐活动相对丰富的宋朝,在统治者的推动下,"水秋千"这项运动风靡全国,成为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十分热爱的体育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2.
《全国新书目》2022,(4):109-110
<正>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民族民间体育竞赛和健身娱乐项目的基本技术与战术、练习方法、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秋千,又称荡秋千,古为“鞦韆”,意为揪着用皮革制成的皮绳而迁移。秋千是我国传统体育的重要内容,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青少年特别是女子的喜爱,为女子体育的代表性项目。秋千运动有许多种形式,一是荡秋千,即“植木为架,上系两绳,下拴横板,人立于板上”,作钟摆式的摆动。荡秋千可以由他人推动摆荡,也可以自己运用身体的蹲起改变身体重心高度做功提供动力实现摆荡,这是本章要介绍的秋千的主要运动形式。二是纺车秋千,即“植两柱于地,柱端各开一孔以客横木,  相似文献   

3.
刘玮  李炜 《兰台世界》2013,(22):156-157
<正>秋千,是我国民间一项喜闻乐见的大众化娱乐活动。据相关资料记载,秋千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后传至中原地区。西汉时已经相当普遍,"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到唐朝,"秋千之戏"已经固定为寒食节的传统习俗之一,自此以后的各个朝代,秋千运动一直广泛流行,长盛不衰。本文主要对秋千的源流进行梳理与考察,借助文学作  相似文献   

4.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古代秋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进行探讨,认为秋千运动是一项集观赏、娱乐、健身为一体的传统体育项目,参与人群主要以女性为主并具有节令性,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传承意义。  相似文献   

5.
甄浩 《兰台世界》2012,(22):75-76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包含了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还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包括了我国古代娱乐体育。这一体育运动不仅包括民族民间节庆活动项目,如百戏、竞渡、秋千等,还包括我国古代军事体育项目的演化运动,如相扑、蹴鞠等。至原始社会后期产生以来,经过千年的兴衰演化,已经深深地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之中,并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之后国家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秦武王赢荡对举重运动的认识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潇潇 《兰台世界》2013,(10):84-85
现代举重奥运项目与古代举重运动血脉相连,中国自古盛产“力能扛鼎”的大力士,秦武王赢荡就是其中之一,后世有人称他为中国“举重之王”.本文通过描述历史上一些关于秦武王赢荡与举重的故事,来认知古代举重运动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平 《兰台世界》2013,(12):61-62
唐代有传统的角抵、蹴鞠、划船、登高、下棋、投壶、秋千、划船、超距等体育运动,更有龙舟、缘竿、相扑、杂耍、举重、马舞等带有强烈娱乐性质的“百戏”活动.唐代的举重活动称为“举榻”,是一种上至皇帝、下至民众都喜欢的娱乐活动.  相似文献   

8.
都说体育记者“独”,指的是他们不同于时政、经济乃至文教记者那样有互通性.体育记者倘若没有一点专门的体育知识,很难应付瞬息万变的赛场战况.然体育采访的门类也很多,有人将它们分为雄项与坤项,即力量型项目与观赏性项目之区别;又有人将它们分为竞技型与技巧型运动;我在这里仅分陆上与海上.陆上运动大家比较熟悉,最不为观众了解的是海上项目,可以说,在我国,帆船帆板比赛是没有观众的比赛,赛场纵横大海10余海里,在岸上,纵然带着高倍望远镜也无可奈何.于是能够看懂海上项目的记者便沾沾自喜,大有体育记者圈内圈的优越.去年,采访全运会“秦皇岛大海战”使我有幸跻身“圈”内,在这里纸上练兵,与读者共“睹”为快.  相似文献   

9.
空间改造运动以前,台湾小型图书馆普遍馆舍老旧、馆藏不足、服务水平低下,利用率逐年下降.始于“9·21”地震后的重建区图书馆空间改造“金点子计划”开启了台湾地区小型图书馆空间改造运动,历经“金点子计划”和后续的“阅读植根计划”之后的台湾小型图书馆,面貌焕然一新,服务理念也发生彻底的变化.台湾地区小型图书馆空间改造运动采用自上而下的项目驱动方式,开辟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对图书馆的空间改造制定了“规定动作”,并引入第三方评审与评估机制,对大陆地区小型图书馆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打秋千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但如坐在秋千架上搞新闻报道,显然是不可思议的。一家省报的一位副总编辑曾写过一首打油诗:“两脚悬空梁上挂,天旋地转讲空话,若言滋味究如何,看到秋千就骇怕。”题目就叫《秋千苦》。这意思是说,常年坐在办公室里搞新闻工作,真是一件苦事。前不久,我和一家省报的五位编辑同志座谈新闻改革,他们做了一个统计。去年一年,五人中有一人下去十天,有一人下去一天,其余三人都没有下去。他们都叫苦连天。可见“秋千苦”是确乎有的,虽然不很多。用打秋千来比拟脱离实际,也许过甚其词,  相似文献   

11.
入冬以后,湖北省在全省掀起了以治水为中心的“冶水、治土、治山”运动(以下简称“三治”运动)。这个运动规模巨大,气势磅礴,发展迅速。这种飞跃发展的形势,不但要求报纸宣传紧紧跟上去,而且要求报纸积极组织和促进高潮的不断高涨。要作到这一点,最重要的问题是积极地、主动地宣传党的思想、观点和方针、政策,自觉地贯彻党的意图。湖北日报在“三治”报道中,一开始就大张旗鼓地宣传枣阳、郧县人民改变自然面貌的雄心壮志和以水为主、综合治理的宝贵经验,这对全省各地的“三治”  相似文献   

12.
今年8月在天津举行了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全运会的主题是“全运惠民,健康中国”.这届全运会一方面继续强调运动健儿奋力拼搏、争取竞技项目取得好成绩,又有力度空前的改革.全运会展现出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主要是:节俭办运动会,一些比赛场馆利用高校体育馆,开幕式既隆重,又简朴、有特色;不再分别公布各代表团的金牌、奖牌和总分排名;在一些项目上实施跨单位组队参赛政策,鼓励各省市在技战术配合类项目上联合组队参赛;获得前三名登上领奖台的,除了运动员,还有教练;设置“我要上全运会”群众项目,让8000多名大众选手登上代表中国体育最高水平的全运会舞台,本届全运会新增19个大项126个小项的群众比赛项目,其中既有群众基础广泛的羽毛球、乒乓球,又有桥牌、围棋等智力运动,还有航空模型、航海模型等科技体育项目,以及龙舟、舞狮、太极拳等群众认同度高的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视团队将承担伦敦奥运会电视公用信号制作难度最大的竞技体操项目的制作任务,他们将创造性地使用“6+1”制作模式予以应对.该模式适用于多主体、多空间、多线索的转播对象,可以在同一时间有选择且富创造性地对其予以表现.“6+1”制作模式不仅具有独特的技术基础,由其完成的电视公用信号也具有不同寻常的审美特征.奥运会电视公用信号制作,不再是单纯的客观记录,而是以“运动和情感”为表现核心的纪实创作.  相似文献   

14.
凌朔 《出版参考》2010,(1):52-52
“确实,真的,我们发现了水,”主导月球探测项目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于2009年11月13日宣布,“而且不是一星半点,是惊人的数量。”  相似文献   

15.
女子柔道运动被称为榻榻米上的“女力士之战”。在众多的女子竞技项目中,很少有比柔道更激烈、更惊险的了。开展这项运动较早的日本和欧美各国,以雄厚的实力,在绿色的榻榻米上,建起了一座座“独立王国”。  相似文献   

16.
缺席的在场:网络社会运动的时空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涛 《当代传播》2013,(1):23-26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萌发并兴盛于网络空间的网络社会运动,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运动相比,是否依循了一条不一样的逻辑路线?这背后的生成机制又是哪般?为了寻求对网络社会运动的深入理解,本文从“在场”与“缺席”这两个时空概念入手,通过比较考察网络社会运动不同于传统社会运动的时空关系、以及行动者及其关系,初步揭示了网络社会运动从“缺席”到“在场”、再到“缺席的在场”变化过程中所依循的特殊的时空逻辑.  相似文献   

17.
12月4日下午2:00点,株洲市大中专院校图书馆协作网趣味运动会在湖南工业大学塑胶田径场举行,来自株洲市11所大中专院校图书馆以及市公共图书馆的200多名图书馆员参加了“跳绳接龙”“飞镖”“摸石头过河”“送宝进宫”“心有灵犀”“硕果累累”等6个趣味运动项目的比赛。经过2个多小时的激烈争夺,  相似文献   

18.
数字人文是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国外尤其是美国对此研究较为深入,而我国则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布朗大学数字学术中心的“加里波第与意大利统一运动档案”和纽约公共图书馆数字画廊的“地图整经机”均是数字人文研究项目的典范,其先进经验对我国图书馆界有如下启示:以图书馆为中心开展数字人文研究,培育学科馆员协助开展数字人文教育,完善顶层设计以鼓励数字人文研究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有着最具特色及最为普遍的秋千文化活动,其最初 是从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军事训练、及生产劳作的一种途径与工具发展而来,最后通过民族的融合与交流而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娱乐活动.秋千活动作为唐代节庆中重要的文化符号,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与娱乐性,同时还有设备简单,容易学习的特性,使得它能活跃在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及凝聚力.  相似文献   

20.
组织“抗日、革屯、倒何”运动 杨光耀是“抗日、革屯、倒何”运动的主要策划者. 1929年2月,何键主湘,陈渠珍丢掉“湘西王”宝座,对何键满腹仇怨.1935年11月,红军第二、第六军团退出湘西,北上抗日,陈渠珍与何键矛盾加深.陈渠珍便于1937年春开始利用湘西“革屯”(废除国民党政府的屯田制剥削方式)运动组织力量,发动“倒何”,以武力作后盾,文武并用,迫使何键下台.杨光耀曾就读于陈渠珍在保靖创办的“湘西十县联立中学”,与陈渠珍为“师徒关系”,自然为陈渠珍“倒何”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