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杨裕海 《小学语文》2010,(11):62-64
有幸成为了“2009-2010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全国语文组的一名交流老师,能够与香港的学校、香港的教师、香港的课堂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在协作学校和香港老师集体备课,成为我的重要工作。在和香港老师一起备课的过程中,内地与香港两地的教学经验不断碰撞,实现了智慧的共享。  相似文献   

2.
笔者有幸参加教育部和香港教育统筹局联合开展的"2010-2011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协作计划",得以走近香港的语文教学。香港教师恰当运用"概念图",呈现出了简约而不简单的阅读课堂,让笔者感受到另一种语文教学的智慧与魅力。  相似文献   

3.
趁着国家教育部与香港教育局合作"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我在2008年认识了陈曦老师。在来自全国的优秀教师团队中,陈曦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一个。与她相处,我时时感到幸福。我至今还记得她写在《交流人员感言》中的一番话:来来往往交流分享合作我们心手相牵庆幸前生播种的福田恰巧这也是陈老师给人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香港的教师教育一个多世纪以来走了一条与内地老师教育迥然有异的道路,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本文基于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目的,对香港教师教育的演进历程、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作了回顾和分析,并从机构设置、管理体制、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经费配置机制等方面探讨了香港教师教育对内地教育教育发展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5.
张冬连 《江西教育》2015,(Z1):83-85
2013年上半年,经过教育部选拔,我有幸成为"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中的一员。8月20日,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50名"战友"(其中语文教师10名,数学和幼教各20名)踏上赴港的征程,携手相聚香江之畔,拉开了在港工作的序幕。由最初的茫然、紧张到了解、适应,然后又再到熟悉、习惯,不知不觉间,一年的时光已悄然滑过。这是令我终生难忘的一年。这一年,我和香港教师一起工作,共同成长,耳濡目染地接触了香港的教育。在与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怎样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是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笔者有幸参加教育部和香港教育统筹局联合开展的"2010-2011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协作计划"活动,得以  相似文献   

7.
陈曦 《小学语文教学》2012,(24):31-32,3
《桂林山水》是一篇经典的写景美文,内地和香港教材均选用。但由于两地对课程的理解不同,学习重点、教学教法也有明显差异。笔者参加"香港与内地教师交流协作计划"期间,有幸聆听了香港圣公会诸圣小学岑老师执教的《桂林山水》,深有感触。现以该课为例,再现其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以图在比较中思考,在实践中反思,在借鉴中创新。  相似文献   

8.
我作为“2009~2010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与协作计划”全国语文组的一名交流老师,亲历了香港老师们的“《鹬蚌相争》故事新编”“小写作”教学的全过程。他们的创意教学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堂怎样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是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笔者有幸参加教育部和香港教育统筹局联合开展的“2010—2011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协作计划”活动,得以直面香港语文教学。与香港小学语文教师共同备课的经历弥足珍贵,两地不同文化形成了不同的语文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10.
赵娟 《湖南教育》2010,(1):57-58
2008年8月,我有幸参与了国家教育部与香港政府联合实施的“内地与香港教师协作交流计划”,经历了一段特殊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1.
孔:四位作为“香港与内地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的成员,和香港的教育,特别是中文科的教学,有着零距离的接触。首先请你们谈一谈,和内地语文学科相比,香港的中文科教学给你们印象最深的不同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2.
去年九月,受国家教育部委派赴香港指导教学工作。这为期一年的交流,对我的人生而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尤其是对专业发展有了很大的帮助。尽管香港与内地在社会制度方面存在根本区别,但并不妨碍我们对香港教师教育有特色的方面加以借鉴,并对内地教师专业发展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借鉴香港职业教育经验,增强内地与香港在职业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常州市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由常州市高教处统一组织,赴香港职业训练局进行为期两周的考察、培训,体验了情境式学习,参与了“教与学”反思讨论,感受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效的师生沟通技巧和在线学习的乐趣,本人对香港职业教育的特色有了一定了解,并以此对借鉴,对内地职教改革创新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一、香港职业教育的特色(一)教学设施1.教学工作坊。指教学形式突破传统,学员与老师一起,在教师的诱导下分析问题,得出答案。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参与到学员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游利瑛 《新教师》2020,(2):8-8,21
自教育部实施"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以来,内地多批优秀教师及教研员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在指定的学校参与香港教育及课程的改革,与香港教师进行交流、研究及协作教学,举办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编订有关教学参考资料册,促进教学资源分享。  相似文献   

15.
很荣幸有机会赴香港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通过与香港小学校长、主任、科组成员分别进行座谈交流——学习他们的学校管理经验,了解他们的办学特色;到校园走走看看——感受他们校园环境的洁净与幽雅,文化氛围的浓厚;到课堂中听课——领略到香港教师的教学风采,感受到课程改革的成果……一周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是,我们抓住每一次学习机会.比较全面地了解了香港教育改革的概况。现将香港教育与内地教育作一些对比,希望读者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6.
笔者有幸参加教育部和香港教育统筹局联合开展的2010-2011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协作计划,得以走近香港的语文教学。香港小学课程表里的默书课引起了我几分好奇。默书,对我们来说,算不上新鲜,语文教师为检查学生生字掌握、课文背诵的情况,进行默写过关是常有的事。然而在香港,默书是作为一节课来上的,在香港小学的课程表上就赫然标着默书  相似文献   

17.
读写结合,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那么,香港教师是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读写结合”的呢?作为“2009~2010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与协作计划”的一名交流教师,我有幸能与香港的教师、香港的教学“面对面”。  相似文献   

18.
本从香港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分析入手,指出发展内地与香港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合作,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同时以中国科学院为例,探讨了现阶段内地与香港在研究生教育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推出.中国教育掀起了新一轮的课改热潮。2007年1月4—5日,广州市历史教研室与香港教育学院教育领导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穗港历史“一课两讲”交流活动。这种富有创意又别出心裁的交流活动把双方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差异呈现在老师们的面前。尤其是香港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对许多内地教师的教育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起热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20.
笔者有幸参加教育部和香港教育统筹局联合开展的“2010—2011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协作计划”,得以走近香港的语文教学。香港小学课程表里的“默书课”引起了我几分好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