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记者徐光明)高安市采取城乡教师交流互动的办法,加强城乡学校校际交流,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解决农村师资力量薄弱问题,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安市教育局成立教师交流互动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各学校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并选派一名副校级干部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各学校在确定推荐人选过程中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阳光操作,由班子集体讨论,并张榜公布。该市教育局对城区到乡镇支教和农村到城区跟班任教的教师的任职基本条件、人数(城区下乡支教30人,农村到城区跟班任教30人)、任职期限(支教者每期2年…  相似文献   

2.
教育均衡与城乡教师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教育水平的低下、师资的匮乏和教育生源的整体素质偏低的现状与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政策的双向要求,使得城乡教师交流迫在眉睫.可是从经济学“成本与收益“对等原理的角度来看,参与城乡教师交流过程的主体只有在一定收益的推动下才可能甘愿去承担城乡教师交流所要承担的成本.本文从政治驱动、利益驱动、混合驱动和专业驱动四个角度去揭示城乡教师交流的动力因素,并着力从制度的执行、外在的帮助、内在的强化三个角度构建城乡教师交流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3.
城乡教师交流制度作为一种新生制度,不仅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一些缺陷,而且面临着由于政府财政经费短缺、城乡二元结构分立、学校之间利益冲突等现实因素所带来的困扰。因此,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在现实中极易出现"异化",其主要体现为城乡教师交流的自愿性、公益性、发展性、实质性异化为指令性、私利性、惩罚性、形式性。为防止城乡教师交流中的异化现象,教育行政部门有必要改进和完善城乡教师交流制度,促进城乡教师资源以及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建立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诚梅  龙洋 《教育探索》2006,(7):118-120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分布的城乡差距,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瓶颈。制约教师交流的主要原因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投入不足,教师聘任制度缺失,缺乏与市场相适应的城乡教师交流的机制。促进教师交流制度保障措施是:在制度上确立城乡教育共同发展的目标,以定向拨款的形式支持城乡教师交流,完善教师聘任制,建立教师定期流动制。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要求教育资源在各个学校要平衡配置.中小学教师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教育资源,更应平衡配置.中小学教师的城乡交流是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目前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的实效性还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城乡在教育等方面条件差异过大增加了交流的难度;对教师城乡交流认识不到位,存在本位主义思想;市场机制对教育领域的过分渗透;教师城乡交流制度尚不完善.  相似文献   

6.
要通过城乡教师交流这一形式来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就要注重交流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互补性结果的实效性。注重形式的多样性。城乡教师交流形式不能单一看作是教师工作岗位互换,要采取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如区  相似文献   

7.
作为国家首个部省市共建的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成都市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建立并不断完善城乡教师队伍的补充、交流、培训和退出等机制体系,以此推动城乡教师资源配置更加优化,这对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针对优化城乡教师资源配置探索过程中存在的教师素质衡量标准单一、农村优秀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城乡教师互动交流主动性不强等问题,建议提高教师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实施倾斜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破除影响教师交流的体制障碍。  相似文献   

8.
《天津教育》2012,(11):49
本刊讯2012年10月16日,天津市南开区五马路小学十余名优秀党员教师来到宁河县东棘坨镇赵本小学开展"我做一日乡村教师"主题党日活动。他们深入课堂,将最前沿的教育信息和最生动的课程献给农村的孩子们。活动中,双方的校长均表示要将此项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并签订了交流协议书,组织交流活动,共同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师资源是教育资源的核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师资源应均衡,而教师交流是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推进教师交流,改善教师资源配置状况,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文献分析法从多学科视角以及微观层面对国内教师交流制度进行整理,并梳理国外教师流动的文献,希望对完善城乡教师交流制度,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城乡教育一体化视野下的教师人事制度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教师人事制度已经成为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突出制度瓶颈,亟待调整.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在理解城乡教育一体化真正内涵的基础上,尊重并协调各方利益,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明确制度重建的保障与张力,对教师补充机制、教师城乡交流机制与教师培训机制进行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11.
教师校际交流对促进区域内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城乡中小学教师校际交流有指导式、协作式、协议式和中介式等基本模式。调动交流教师和学校的积极性,增强教师交流的吸引力,发挥教育政策的统筹指导作用,是推进教师校际交流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中小学教师向城镇流动的现状加剧了城乡校际间的教师资源不均衡,扩大了教育的不公平和不均衡发展,城乡教师交流制度不仅能缩小城乡校际间的教师配置不均衡的差距,还可提高农村中小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研究》2010,(4):8-8
四川省自贡市从2007年起大力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建立教师城乡交流机制。经过三年实践。城乡中小学结对体系初步建成,教师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4.
农村中小学教师向城镇流动的现状加剧了城乡校际间的教师资源不均衡,扩大了教育的不公平和不均衡发展,城乡教师交流制度不仅能缩小城乡校际间的教师配置不均衡的差距,还可提高农村中小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教师城乡交流作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主要途径,成为各地推行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县级人民政府实施城乡教师交流制度.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90%以上的省份都推出了教师城乡交流政策,让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农村教师择优进城,实现师资城乡区域互动.公共政策大都具备经济上的效果或需要经济上的投入,'成本收益分析就是考察经济效果的常用方法之一.[1]本文运用这一方法,从政策作用的客体--教师与学校角度,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教师城乡交流政策进行分析,从而为对这一政策的评价与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城乡教师交流中的适应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教师交流中既存在工作交通、居家生活、心理沟通等共性的不适问题,还存在城市教师交流到农村学校后的工作超负荷、教学硬件条件欠缺、学生基础较差和农村教师交流到城市学校后的工作量不足、教学硬件使用技术欠缺、学生基础较好等个性的不适问题。导致这些不适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城乡教育环境的差距、教师认识与态度的障碍、教师交流政策执行障碍和教师交流政策本身存在缺陷等方面。为此,需要从完善教师交流政策、转变交流的认识、解决交流教师的困难、加强教师交流理论研究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正>城乡学前教师培养一体化是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具体实践与探索,研训是教师培养的关键,本文通过城市名园带乡村新园或分园的方式,对乡村分园或新园的教师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城乡教师研训一体化管理。充分利用城市名园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城乡教师交流分享、共同培训,共同教研,实施研训一体化,对新教师和乡村幼儿园教师进行教育理念、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培养,有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对推进城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化发展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视域下,城乡教师交流是缩小教育差距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当前教师们参与交流的意识并不强,因为是"被交流",所以心理上普遍存在一些苦恼、焦虑、不适、低落、迷茫、纠结等负面情绪,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政府、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等方面必须要以人为本,从教师的切身利益出发,多管齐下,加强政策保障、跟进激励措施、注重心理调节等方面入手,关心交流教师的心理健康,以促进城乡教师交流工作的良性开展,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师轮岗制是特定领域里的师资交流制度,其初衷是希望通过均衡城乡学校的教师资源实现教师校际交流的良性互动。然而由于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政策信息监督、教育资源分配城乡二元化、利益主体之间博弈以及相关职能部门支持力度等制度本身的缺陷,导致教师轮岗制在实施过程中频频陷入困境。通过政策支持、提高并规范教师工资待遇、扶助山区教师轮岗以及为轮岗教师提供支持服务等,是顺利实施并完善教师轮岗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开展农村新教师城乡一体化培养是当前农村新教师入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为实现农村新教师城乡一体化培养的城乡目标共生、城乡资源共享、城乡培养交融三个目标,学校需要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加强城乡课堂教学互动。城乡课堂教学互动应在以农村新教师为本、城乡平等交流、高度协作的原则下,创建城乡学习共同体,探索在线课堂教学互动,构建定期的相互听课机制,以提高农村新教师城乡一体化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