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认为从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视域整合中国美学研究,是实现古代文论范式转换和深度追求的必经之途。与西方的分析思维不同,中国的心化思维对中国艺术独特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心源”、“直悟”和“体味”来探讨心化思维在艺术中的具体表现。不仅如此,本文还从儒道文化“体仁”、“得道”的方式去考察心化思维产生的根源,揭示了儒道文化对推动中国艺术尚内轻外、尚心灵体悟轻理性分析风格的形成所起到的殊途同归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标准、人生观念和思维方式,更表现了中华民族坚强的意志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中国民族音乐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发展、演变,形成了自身内在的鲜明个性:讲究艺术作品的气韵与意境;强调人与自然的谐和与统一;追求艺术表现的内在情感表露与渗透;推崇艺术表现的神韵、内涵;艺术表现简约、谐和等等。这种对音乐美的追求,正是中国民族文化的固有的  相似文献   

3.
《庄子》“以天合天”的体道方式实际上属于一种独特的直觉思维方式,与文艺创作中的直觉思维活动相贯通。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宋末严羽的“妙悟”论与之遥相呼应,严羽从直觉思维的角度分析了诗歌创作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艺术标准。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不仅形成了一种跨文化理解的均衡,可也给一些古老的、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但是如果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只注重形态学,忽视其哲学基础、思维方式、美学、价值观念等全方位的系统研究,民族传统音乐艺术在与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交流、对话及自身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就会被其它音乐文化所消融。所以,分析和研究新疆“花儿”产生的哲学基础有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花儿”,有利于使新疆“花儿”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类型众多,音乐风格别具一格,其中赫哲族的“伊玛堪”说唱艺术和达斡尔族的“乌钦”唱艺分别被收入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见少数民族音乐的稀缺性及重要性。因此,高校应承担起传承与发展的重任,通过合理设置课程、改革教学内容等方式,培养学以致用的人才,进而实现对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非遗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6.
刘涛 《家长》2023,(5):140-142
<正>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体现着多种价值,包括“文化传承价值”“弘扬民族音乐价值”等。各地区各民族的音乐,已成为当地语言、民俗、人的思维方式等勾勒出的一种文化,可以说传统的民族音乐在中国的文化中是一个巨大的支柱,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特征的历史写照。传统民族音乐是活在人们生活中的文化遗产,也是人们世世代代都要反复经历的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7.
在五四运动中,刘一华先生以一个教育家和艺术家敏锐的洞察力和艺术的使命感对中国民族音乐进行了改革,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借洋兴中”,弘扬民族音乐。他的美学观,对当代音乐教育改革有着深远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于中国的传统生产方式、儒家思想、音乐思维方式、乐器与乐人及其他艺术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中国音乐史上,众多音乐作品都是单旋律的,形成了一种“线性”现象,与西方音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这与我国传统的音乐美学思想是紧密相连的。中国是一个礼乐之邦,尚“雅”、尚“静”、求“善”、尽“美”。从上古三代到今天,传统的音乐美学思想作为一个支柱,始终支配和影响着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要想更好地进行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审美活动,就必须对我国传统的音乐美学思想作系统的了解和清楚的认识。本拟从剖析我国传统的音乐美学思想和如何进行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审美两个方面加以纲要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及其思想命题对中国艺术、中国电影来说具有“元价值”的意义。中国传统的天人观念可为当下中国电影艺术提供三种极具民族特色的理想价值,为叙事艺术的变革提供观念引导。电影叙事的三种基本元素由此可发生变化:思想主题从“立人”转向“悟道”;人物塑造从自我反思的现代性主体转向怡然自乐的理想人格;情节结构从思辨式的三段结构转向感悟式的双线结构。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观念为电影艺术提供的基本思维方式、理想价值,或可改变西方主客二分思维影响下的电影艺术现状,从而可能在欧美电影传统之外促生“第三种电影”。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中国现代民族声乐不仅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吸取了民族特有的戏曲和曲艺艺术精华,对内建立了深刻而客观的身份认同,而且在文化、思维、艺术特色、演唱风格等多个层次上与国际接轨,也摄取了众多来自西方的营养,体现出了无尽的艺术魅力和演唱风采。  相似文献   

12.
高见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0):83-89
二胡协奏曲《花木兰》在充分体现河南本土音乐风格的基础之上,又作了超乎寻常的创新。在结构上,速度、材料和调性布局等方面的结合完全不同于西方交响作品的构思,但我们仔细听下来,却发现其完好的展现了其交响性,而不仅仅只是线性思维。在风格特点上,歌舞音乐的主调性、文学结构中的戏剧性等手法都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优势,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民族的东西,有其自己独特的表现,我们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应大胆地借鉴,从中西音乐的结合中为民族音乐的创作开辟出一条新路来"。  相似文献   

13.
钢琴"乐器之王"美誉来源于其转调的方便性、音域的宽广性、音色的丰富性和思维的多声性。中国传统音乐通过钢琴改编,使传统音乐以多声思维的方式存在和流传。在一定程度上,中国传统音乐可以通过钢琴得以发扬并得到新的发展,展现出具有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独特的声韵音乐艺术。  相似文献   

14.
畲族在中华民族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但是在其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独特的民族文字。畲族人民在进行民间音乐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中,主要依靠民间艺术者的口耳相传,这也给畲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埋下了隐患。随着老一辈艺术者的老去,畲族民间音乐文化逐渐面临着断层的危机。基于这种现状开展有效的畲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和传承非常重要。本文主要针对畲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的相关方面展开研究,分析了当地高校音乐专业进行畲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总结了畲族民间音乐文化、风俗歌舞剧、民间音乐创作者三种教学资源,探寻出了高等院校音乐专业进行畲族民间音乐教育的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钢琴是律制不同于中国民族乐器律制的西洋乐器,中国钢琴音乐由于在钢琴上演奏,不同于中国原有传统音乐。在中国音乐文化自己独特风格和体系的艺术传统下,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显示着两种文明交融带来的文化内部的斗争、冲突、调矛口、融合。按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中庸美学观,作曲家在冲突中摸索着使二者平衡的方法和形式。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已经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应该在接受西方优秀音乐文化成果的同时,牢固地掌握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成果,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6.
土族是一个独特的民族,其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不断的社会文化变迁中进行的,特别是进入蒙元时期以后,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思维与民族音乐创作思维在社会文化变迁的大背景下,较快地实现了与他民族文化的涵化与融合过程,对民族音乐创作思维的个性特征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成为土族早期民歌继承、发展及民歌种类产生形成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张爱玲可以说是一位游离于主流作家之外、别具一格的现代作家。在她的成名作《倾城之恋》中,她调动电影、绘画、音乐中的多种艺术创作手法,形成了一种在高层次上的融叙事与造型、时间与空间、再现与表现为一体的新的思维模式。她这种在艺术形式上的先锋性追求,大大丰富了她的小说内涵,提升了小说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线”性思维模式构成的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多声部音乐,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中西方音乐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多元共存的世界音乐文化。辨析两者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及其异同,意在使中西方音乐艺术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前提下取长补短,相互吸取营养,共同创造中西方艺术文化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9.
中国钢琴音乐在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思想和文化价值取向,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曲家和代表作品,散发出独特的东方传统文化韵味。本文从中国钢琴作品中民族性的旋律、和声、音色等音乐元素着手,探讨其独特的东方神韵风格,挖掘作曲家更深层次的创作意图,使演奏者在演奏中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准确的把握,并将中华民族文化深层次的内核精神和文化内涵准确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燕赵地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燕赵音乐自远古就有迹可循,其音乐文化历史久远,极具特色。基于民族音乐视野对不同时期燕赵地域的音乐文化进行考略,重在使人们了解燕赵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过程和特征,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