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提问是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校多区、学生分散居住的办学格局逐步形成,学生工作人手短缺与学生人数猛增的矛盾日益凸现。本文论述了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实际工作中学生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健全学生干部的组织架构,建立健全学生干部任用、选拔制度,加强学生干部培训,建立激励机制,完善学生干部考核条例等几点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万广蓉 《职教论坛》2001,(10):28-28
尊重是人的内化言行的表现,是人的心理品质范畴。赞美是人对事物认同的态度,是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也就是说,尊重与赞美都是人的心理状态。作为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要很好地运用这一心理状态即人格的言行化去教育、引导和影响学生。2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告诉我,学生所喜欢的教师应具有以下的品质:责任心强,热爱、尊重学生、知识面广、有特长、有才干,讲课清楚、方法好,辅导耐心,对学生实事求是,不偏向、温和、易接近。不欢迎以下品质的教师:经常责骂学生,讨厌学生,对学生没有同情心,把人看死,上课拖时间…  相似文献   

4.
1、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要想了解学生,教师就要对学生体察入微,炼就一副“火眼金睛”,能察觉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摸到学生情感的脉搏,通过多种渠道、心心相印,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特别是要把握住不同时期、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因人施教,把学生当成知心朋友。这样,学生就信任你、亲近你,有苦恼向你倾诉,有疑惑找你解答,有喜悦同你分享。  相似文献   

5.
宽容     
常说对待学生要民主、平等。而民主、平等的标志是尊重。尊重学生,就意味着宽容与接纳,允许学生犯错误。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尊重。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力。他们有权决定学生成功,还是失败:赋予学生权利,还是剥夺学生权益: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赏识学生,还是惩罚学生;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生发展;给予学生自由,还是桎梏学生手脚。这种“霸权”若不加以控制,就很危险,极易给学生造成伤害,产生很多负面效应,甚至酿成恶性事故。  相似文献   

7.
冷宁 《教育艺术》2006,(9):16-17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向学生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探索与创新,创设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甚至打破常规,标新立异。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在一问。”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的基础。中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参与意识。要培养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的良好习惯,为创新发展打开通道,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为此,教师要允许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旦学生获得成功,教师应及时地加以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即使不成功,也不要轻易否定,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相似文献   

8.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完善和发展。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的主动精神,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的必要手段之一,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提问是最好的反馈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让学生发现不足。  相似文献   

10.
学生评价偏差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评价是教师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整个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学生评价受着诸如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学生观念、学生评价标准、心理状况、评价技术以及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的信息收集等多方面因索的影响,这些因素无不影响着学生评价正面作用的发挥。正因于此,在学生评价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偏差,影响着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所谓学生评价偏差就是指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有意或无意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损害,违背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宗旨,对学生作出的种种不客观、不公平、不科学的评价,它在学生评价中有多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张吉 《吉林教育》2006,(9):44-44
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以老师为主体,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是: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力融化在教学中,使学生成为目标设计的参与者,学习资源的挖掘者,思维发展的体验者,学习活动的实践者。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时时都有新鲜感。  相似文献   

12.
打破传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学生就会在不断地体验、调控中悟出更多更好的学习策略来,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李政涛 《教育科学》2004,20(2):22-25
学生的生命发展,是以角色表演为基础,在表演和观看中实现的。从表演的视角看,学生是具有表演和观看本能与需要的生命个体,是在自我表演和观看他人表演中形成、发展的生命个体,理想的学生是能将理想的表演者与观看者合于一身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职生大多文化基础薄弱、小毛病不少、问题学生居多的特点,作为职校学生的班主任,要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尤其要在深入学生心理、深入学生专业、深入学生生活即“三深入”上下功夫,以达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5.
赵霞 《教学与管理》2002,(12):66-68
设计理念:自学自悟、合作交流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学习方式。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学习行为的研究和全新互动的知识传授。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引导学生制定学习任务。设计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维,训练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完成语教学的目标。“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就体现了教师角色的转换。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和发挥,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在语教学中,写作是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语教学中,让我最烦恼的,就是学生作常常出现众多的雷同现象。这是为什么呢?这与学生作时的思维定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语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引导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把作训练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所谓发散眭思维,是指以某一事物为出发点,多角度、多方位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那么,如何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17.
梁燕 《生物学教学》2005,30(5):27-28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今天,教师必须建立科学的学生观,对学生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那么,在生物学教学中应怎样建立科学的学生观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一门发挥学生创造性的基础学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通过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新课程中的分组学习,便于形成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减缓学生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学生之间的自主学习、互助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自我管理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学生自我管理之我见大连水产学院孙丰荣关键词:学生管理学生自我管理一、学生自我管理在学生管理中的地位、作用1.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有利于学生按人才标准完善自己。广大学生跨进大学校门,他们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的要求,都有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