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庞颖兰 《大观周刊》2012,(15):261-261
教学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任务型教学的落实,也是学生课外运用英语的机会。在教师所设计的各种“任务型”作业中,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反馈学习情况.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语言综合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如何真正的实现“任务型”作业设计呢?我们可以趣谈设计的几个重要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2.
冯天江 《大观周刊》2012,(35):238-238
高校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语文作业,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地学,灵活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充分重视语文作业的设计。传统的作业观已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作为教学有机组成部分的语文作业该如何实现质的转变?本文对传统语文作业设计和新课标下的语文作业特点作了探讨,着重就新课标下中学语文作业设计。  相似文献   

3.
莫远才 《大观周刊》2011,(33):204-204,203
作业是提高学生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径,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根据学生差异,分层次设计作业;根据学生特点,设计趣味性作业;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实践性作业。使学生乐于作业、自由表达。充分发挥学生在作业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张晓红 《大观周刊》2012,(25):270-270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委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情感.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中也要注意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这就要求政治老师通过日常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情感培养,使情感教育和初中政治教育相结合。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了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于景艳 《大观周刊》2012,(12):283-283
在语文的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两者是和谐统一的,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教师注重了工具性的教学,而忽视了人文性的熏陶。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健康成长。怎样才能把语言文字训练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呢?  相似文献   

6.
程艳 《大观周刊》2011,(39):285-285
布置课余作业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有些老师并不重视,布置的作业重复性、应试性、单一性的居多,枯燥乏味,缺乏情趣,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有效深化课堂内容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我想:教育改革了,理念是新的,课标是新的,教材是新的,语文作业当然也应该脱胎换骨,焕然一新了。新型语文作业观应当是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韩亚娣 《大观周刊》2011,(51):169-169
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要关注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如何改变当前作业过多、过重、过繁的现状,提高教育质量? 可以从作业的类型入手,不同类型的作业,设计不同花样形式的题目,遵从作业设计的几个特征:兴趣性、开放性、综合性、人文性,从而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作业,让作业不在成为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8.
张桂斌 《大观周刊》2012,(44):321-321
识字是学生进行各种学习生活的前提和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近几年来,在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方面作了一些探索,注重于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身心也得以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孙凤国 《大观周刊》2012,(23):111-111
探索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当今世界性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倡导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它也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和增长点,势必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为学生个性和创造力充分发展开辟新天地和新途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呢?本文就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0.
王井新 《大观周刊》2012,(16):281-281
小学科学是一门操作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学科,结合小学科学课的特点,科学地、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实验中探究,在实验中发现,从中培养他们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他们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发展自身,改造世界。那么,如何在科学课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白桦 《大观周刊》2011,(30):161-16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初中英语教学也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新课程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也是英语老师在实践中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阵地。如何利用这块阵地,发挥学生个体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参与能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妥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12.
吕向梅 《大观周刊》2012,(30):271-271
我们英语教师要明确我们教课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将来为国际化、信息化社会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英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续和补充。它能使学生更好的吸收、消化所学的知识,是巩固、掌握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英语作业应力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韩岭 《大观周刊》2011,(30):97-97
初中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任。要想使这几种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需要一个持久的培养过程,能否把其中一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作为突破口,从而带动其它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呢?我毅然选择了让阅读教学在课堂上独占鳌头,以阅读教学为突破口,在培养学生阔读能力的同时,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胡青霞 《大观周刊》2012,(9):181-181
“练习”是语文教学中的作业形式,它涉及的范围几乎涵盖所有的语文知识。语文教材课后的“练习”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但在实际运用中,教师却往往背其本意,没有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相似文献   

15.
邹礼均 《大观周刊》2011,(37):193-193
计算机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核心,已经而且必将继续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且日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在高职学院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关于如何上好这门课,如何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去参加过级考试,很多老师都知道。但怎样才能让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自己的应用能力呢?如何通过本门课的学习,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罗庆红 《大观周刊》2011,(41):126-126
多年来,学生的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这种封闭的、僵化的作业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而时代呼唤创造型人才,教育改革指向创造意识的培养。为此,我以作业改革为突破口,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何建铵 《大观周刊》2012,(6):170-170
在电子专业课教学中,如何采用恰当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将来的工作需要?营造创新的良好氛围、实施创新的课堂教学、设计创新的作业模式、构建创新的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8.
赖晓菡 《大观周刊》2012,(22):157-157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靠的是创新教育我们思想品德课同样不能做创新教育的旁观者。把创新教育引入政治课教学.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作为立足点,并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进而达到理论上的内化和情感上的升华,这本身也是创新教育的内在要求。那么,思想品德课作业的布置究竞应如何在实践中实施创新教育呢。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改思考和时新教材的研究,作了设置行为作业,提高教学实效、撰写政治小论文,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开展调查活动,知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尝试用“研究性作业”培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成功几个方面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9.
胡素叶 《大观周刊》2011,(52):85-85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通过“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中专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从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教学手段的改进、评价方案的改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应用汉语教程》是开放教育专科现代文员专业必修课之一,是偏重于培养汉语应用能力的课程。该课程的平时作业以教材章节为结构,贯穿主要知识点;将读书笔记直接纳入作业内;题型设计兼顾学生自学方法的培养。此份作业有利于对开放教育学生自学过程的监控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