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山水画至宋代进入鼎盛时期,宋代山水画造型、笔墨、构图及意境表达方面具有显著时代特征,其虚实相生、诗画交融的情景之美;格物致理、穷开万物的理学之美;观物察己、山水自然的重构之美;景意一体、气韵生动的淡雅之美;"简化物象"、"以大观小"的空间之美共同构成的宋代山水画意境美,至今影响着中国山水画的创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山水画至宋代进入鼎盛时期,宋代山水画造型、笔墨、构图及意境表达方面具有显著时代特征,其虚实相生、诗画交融的情景之美;格物致理、穷开万物的理学之美;观物察己、山水自然的重构之美;景意一体、气韵生动的淡雅之美;"简化物象"、"以大观小"的空间之美共同构成的宋代山水画意境美,至今影响着中国山水画的创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山水画创作至宋代趋于成熟并达到鼎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山水景象。画家通过对自然的感受来描绘自然景物,寄托情感与理想,充分体现出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对后世山水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从宋代著名画家存世画作中分析宋代山水画中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宋代山水画的艺术特征主要为天人合一,忠实于自然,并师法于自然,表现方法臻于成熟,"融金碧与水墨于一炉”,题材和内容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表现形式多样,在构图上出现"一角半边”的形式.宋代山水画受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影响,其巨大的艺术成就是和当时的宗教、文化及哲学思想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5.
卯芳 《文教资料》2007,(28):41-42
最早用于人物画中的"形神"观点,随着山水画的发展,在宋代山水画论中有了更多的论述,并应用于作品的构成,画面的表现,意境的追求及品评认识之中,极大地促进了宋代山水画的发展与提高,并为文人画的兴起铺垫了道路。  相似文献   

6.
考察创作主体在诗、画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诸多情感,以及宋人相关的理性认识,证明宋代绘画创作显著的文学化倾向。指出绘画的审美功能主要是写景状物,宋代山水画于山水诗处受启发,充分挖掘出绘画的抒情功能,加速了山水画的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7.
论元代隐逸山水画的纯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逸山水画在宋代几经挫折,产生了很多作品,但就其纯粹性而言,仍不及唐代,山水画中的隐逸文化略呈颓势。山水画在元代才摆脱颓势,完成了对唐代山水画的隐逸回归和升华,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六朝隋唐的山水画只是作为人物画及牛马车辔的背景不成为独立的资料 ,因而谈不上什么审美价值 ,随着中国封建社会从唐王朝到宋代鼎盛走向衰弱的变异 ,门阀世族的地位由荣而衷 ,庶族地主却通过科举入仕而由弱而强 ,代表地主阶级审美趣味的中国山水画也逐渐趋向成熟 ,宋代是确立中国山水画独立地位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研究宋代流传下来的描绘山水自然景观的原创绘画,有着传承意义上的理性思考。站在艺术发展史的角度.探讨宋代理学对山水画自然观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李泽厚说:“理学的基本特征是。将伦理提高为本体,以重建人的哲学”。既然“理学”作为建构人的哲学,它的文化伦理精神不但对宋代的意识形态影响深刻,也对中古山水画自然观的完整形成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0.
隋唐至五代是我国传统山水画从独立分科向成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主要有精勾重彩"金碧辉煌"的青绿山水画;有墨分五色"水墨酣畅"的水墨山水画,它们的形成与发展为宋代法度森严,百代标称的山水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题画诗、题诗画,作为中国画和中国诗在精神上融合的典型标志,在宋代实现了形式上的完美融合。究其原因,与中国画在宋代的发展特征、中国诗在宋代的发展特征、中国诗画在宋代发展的共同特征三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影响诗画发展的各个因素,有的通过促进中国诗画精神上的融合而为其形式融合作了铺垫,有的直接促进其形式的融合,最终开启了美术作品中诗画相得益彰的先河。  相似文献   

12.
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工致、细腻、色彩艳丽、重形似,但不失其"意",是院体花鸟画的高峰。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所特有的写意性是绘画历史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产物。正确认知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的写意性,有利于全面把握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的风格。正确认知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的写意性,有利于辨别现代花鸟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宋代梁楷的泼墨人物画,以其独特的“墨象语言”拉开了与传统“线型语言”的距离,但是,由于长期封建专制的险恶环境和极难攻克的人物造型等因素的困扰,水墨人物画一直裹足不前。20世纪,以徐悲鸿为代表的艺术家们顺应时代的潮流,将水墨人物画创作推进到了空前的历史高度。目前的水墨人物画坛虽然多元并举,但是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理论上的问题亟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梳理。  相似文献   

14.
敦煌佛教壁画背景中的山水画造型,不但受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而且还受后世文人思想及中原地区传统山水画创作的影响;敦煌壁画中的山水画造型不以单纯地描写自然场景为目的,而是追求人间与佛国精神的相互感应,用自然山川的形象符号,表现人们想象中的佛国世界的景观环境与无穷哲理。  相似文献   

15.
花鸟画是中国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本文阐述了中国花鸟画的人格化内蕴和情趣显现,并对绘画过程中的创新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内容,具象油画在经过了各阶段的变革之后已渐趋成熟。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具象油画发展的基本特征,进一步阐明了其存在的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题画诗具有"抒情言志,见心明性;明哲晓理,感悟人生;隐寓明世,谏讽时事;传道授业,意写画理"的理性意蕴。中国画题画诗使中国画艺术"人"与"文"内外相通,体现着中国画独特的审美意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独有的民族形式和风格。  相似文献   

18.
沧源崖画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遗产中的瑰宝。关于沧源崖画的制作年代问题,目前学术界仍有分歧,尚未取得一致意见。通过对沧源崖画与耿马石佛洞新石器文化、云南青铜器中铜鼓图象的比较分析,以及对沧源崖画图象的基本考证。文章认为:沧源崖画的年代上可到商朝,下可到东汉,主要部分应在商周之交到西汉晚期。  相似文献   

19.
山西炕围画历史悠久,它长期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其形式与内容经过了长期的积淀,形成了一定定式。从这些定式中又反映出了它的内在特质,即其艺术特征。它是民间美术的一种,尽管现在不再流行,但仍是不可忽视的艺术瑰宝。我们应该在现代艺术的指导下,将其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中西绘画的比较来探究中国画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意象表达,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中国画的意象表达进行全面剖析,梳理脉络,探究价值,进一步说明中国画的意象表达是从艺术家的成长背景和绘画作品来体现的,旨在引导观画者以正确的方式欣赏中国画,提高观画者的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