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分析信息素养的内涵、高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的必要性,并探讨Blog进行信息素养培育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喻丹 《科教文汇》2011,(4):150-150,152
高职形体训练课程教学改革应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以培育企事业单位需要的合理人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不断增添形体训练课程的生命力与吸引力,使得形体训练课程能真正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学生、服务于高职教育。  相似文献   

3.
分析高职院校学生阅读环境浅表化、电子化、实用化和从众化的现状,提出了设置专业展览图书、加强网络环境建设、开辟作品展示中心、成立产学实践基地以及开设视听文化区域具有高职特色阅读环境的培育,激发学生阅读热情,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4.
邓馨赟 《内江科技》2008,29(1):154-154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训练学生获取、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并将这些能力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方式和行为习惯,是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重要途经。  相似文献   

5.
结合太极拳动作特点和文化底蕴,初步探讨了太极拳运动对高职院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学习效率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推进太极拳运动的大众化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使高职院学生掌握一门简单易行、终生受益的健身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葵 《科教文汇》2009,(12):189-190
结合太极拳动作特点和文化底蕴,初步探讨了太极拳运动对高职院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学习效率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推进太极拳运动的大众化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使高职院学生掌握一门简单易行、终生受益的健身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职大学语文是一门最具基础性、综合性的学科,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是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课程。只有充分认识到高职大学语文的重要意义,转变教学观念,才能充分发挥其独特的综合性功能,保证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才能使高职大学语文走出困境并重新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许华顺 《科教文汇》2009,(12):116-116
高职大学语文是一门最具基础性、综合性的学科,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是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课程。只有充分认识到高职大学语文的重要意义.转变教学观念,才能充分发挥其独特的综合性功能,保证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才能使高职大学语文走出困境并重新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扬州市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当前的教学情况进行梳理,将扬州高职院校《大学语文》需要面对的问题逐个列出,并对扬州运河文化遗产进行了梳理,探讨将扬州运河文化遗产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相融合的路径。扬州运河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实现《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法的创新,打破以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无趣且无地方特色的传统,展现扬州历史文化底蕴;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职图书馆要适应新时代发展,创新信息服务方式,馆员应具备服务能力、专业知识、丰富文化底蕴、高尚的职业素养和育人育心的使命,满足师生对信息资源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1.
李春来 《科教文汇》2011,(20):19-19,24
中职学校受“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的影响.长期以来只重视对学生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对文化课的教学.更淡化了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培养,使得传统文化对中职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等方面的作用没能得到有效发挥。本文从中职学校教学现状和学生情感现状分析出发.对传统文化在中职教育管理中的意义进行探讨.以期能引起中职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更好妯玲挥传统文仲的精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吕丹萍 《科教文汇》2013,(36):131-133
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教育界和中等职业学校广泛关注的热点。模拟导游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类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本人通过课程的基本情况,结合中职教育与管理的实际,从教学模式(四维教学目标、教学五个环节)、校企合作等方面对中职教育以“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韦江彬 《大众科技》2013,(5):243-245
我国中职数学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现状令人担忧,问题颇多。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更强调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在教学理念中提倡"专业课为主、文化课为辅",因此中职数学相对于高中数学来说的内容差异较大。数学对于学生掌握专业理论和技术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应及时调整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使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并为专业课程服务。文章就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文化基础课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黄健 《科教文汇》2012,(3):70-70,96
项目教学法是中职技校全面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渠道。针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行为引导型教学特征,科学安排项目教学法设计、实施及评价等各项步骤,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相似文献   

15.
张青 《科教文汇》2012,(30):61-62
如何提高中职“导游服务规范与技能”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是中职学校导游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中职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开展的阳光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阳光德育”理念。主要阐述了阳光德育的内涵及其特点.从三方面总结了阳光德育的探索实践:落实阳光环境建设,陶冶师生情操;实施阳光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实施阳光德育,推出“柔性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陈建课 《大众科技》2014,(10):172-173
篮球是体育教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中职篮球教学逐渐显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对学生篮球水平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性因素。"微教育模式"在中职篮球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当前中职篮球教学中的问题,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文章对"微教育模式"在中职篮球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具体策略进行分析,旨在有效提升中职篮球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黄杰  邓利民  赵颖 《科教文汇》2012,(28):180-181
针对当前高职数控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专业学生“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制度。提出了基于企业需求的“N+I”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主导.以企业产品为载体.使学生的实践与企业生产无缝化对接.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刘小帆 《科教文汇》2011,(23):195-195,198
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规格,应按照"实际、实践、实用"的要求,以理论适度、知识够用、逻辑性强、有一定的操作能力为原则。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同样也要突出技能和岗位结合的特点,使学员获得职业所需的实际能力。因此,高职学校财经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应考虑引入案例教学法,注重模拟、实训、实践等环节的教学,培养出全面发展,能快速进入工作角色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0.
王树进  王静静 《科教文汇》2011,(10):171-171,178
本文首先对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三进三出"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该模式下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