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张彪 《福建教育》2009,(9):42-44
致用与思辨是教育史上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分别与”实质教育说”和“形式教育说”相对应。在人们的惯常思维中,致用与思辨是两种相互对立的价值取向,分别彰显于不同的数学范畴之中——“应用数学”是致用取向的,“纯数学”是思辨取向的。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对数学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彪 《福建教育》2010,(1):23-25,51
将知识分为基础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将致用与思辨对立的倾向普遍存在。张彪老师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刊2009年第9期刊出了《致用与恩辨:应然的圆融》一文,主要从教学价值取向、知识的价值、实践诉求三方面说明致用与思辨应该是圆融的,偏于理论。《致用与思辨:走向实然的圆融》偏于实践.主要讨论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致用与思辨的圆融。我们觉得如何实现致用与思辨的圆融是一个很有实践价值的话题,期待更多相关稿件。  相似文献   

3.
伴随现象教育学、教育人类学、批判教育学等思潮的兴起,教师教育的哲学之思为教师成长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野和思维场域。教师进行哲学之思,成为有"思"的教育者,是教师理论建构和实践运思的逻辑起点,更是教师哲学价值思辨和哲学素养的必然诉求。文章从教师哲学理论之省思、哲学价值之辨思、哲学实践之运思、哲学素养之探思四个维度进行分析,阐释了教师哲学是教师对其职业进行探索与反省所凝练出来的一种爱与奉献、批判与传承的精神存在,最终关注个体与自然、社会及其自身的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数学》和新加坡数学教科书New Syllabus Mathematics中的"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比较,发现:两种版本教科书中的"一元一次方程"内容侧重点不同,人教版《数学》"重应用",而New Syllabus Mathematics"重思维",分别体现出了两种不同的数学教育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得到对教科书编写的启示:厘清数学概念的逻辑关系;注重数学知识的实质;回顾并归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应用"与"思维"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数学》和新加坡数学教科书New Syllabus Mathematics中的"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比较,发现:两种版本教科书中的"一元一次方程"内容侧重点不同,人教版《数学》"重应用",而New Syllabus Mathematics"重思维",分别体现出了两种不同的数学教育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得到对教科书编写的启示:厘清数学概念的逻辑关系;注重数学知识的实质;回顾并归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应用"与"思维"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当下的数学教育需要从功利性价值取向转向人文性价值取向,倡导"打开"的数学学习这一教学理念,让数学学习向四面八方打开,即从学生思维、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学生活动等各个维度展开。教师要在对比联系中深化数学思想,在个性创造中提升学生思维,在开放的例证中凸显数学本质,在多样化的活动中丰富学生经验,注重把握客观、关注辩证感悟、提倡批判质疑,让数学学习向四面八方打开,让数学学习像呼吸一般自然。  相似文献   

7.
伍军 《生活教育》2015,(1):48-50
当前,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教育课程内容在逐渐摆脱"普遍主义"的思维方式走向寻求地方性知识与进行行动研究。文章分析了"双语"小学数学教师教育课程内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借助于学术自识与双语教师教育实践的诉求,着重探讨了课程内容从"结构关系"到"意义关系"的必要转向;数学观的培植;把知识传授转变为科学的探究的改革,最后又提出"双语"小学数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课程内容的建构和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对数学教育进行理论、价值及实践层面的剖析与思辨。提出数学教学应以"生命、生活的教育哲学观"为指导,实现数学教育向生活的回归。意在时代背景下指明数学教育的方向,并为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
吕蕾 《福建教育》2023,(1):12-15
校长进行专业领导需要予以教育教学特别的重视。校长专业学习需以反思性实践为认识论基础,以转化性学习作为学习观基础,从单一取向向多元综合转化,从简单思维向复杂思维改变。  相似文献   

10.
数学价值的多面性与高职数学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的价值体现在科学、应用、思维和文化等方面,数学价值观对数学教育实践有着重要影响。认识数学价值的多面性与丰富内涵,对于不同层面、不同专业背景下的数学教育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对于认识高职数学价值取向的特殊性,对于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课程价值取向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价值主体维度看,课程价值存在社会与学生两种取向,导致这种二元对立的因素有:教育价值选择、教育事实、社会更替。缺乏人性是现代课程价值取向的隐忧,应采用优化思想促使课程价值取向在不同层面上找到人性与科学的不同结合点,力保学生从低层级向高层级发展,弘扬教育主体性。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视野下的技术创新实践呈现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裂,表现在技术创新价值取向的唯经济性与单一性及价值危机的凸显。后现代主义从"关注他者"、"深生态"等角度对技术创新价值取向提出新的诉求,即后现代技术创新应该是追求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人文价值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活动,并且在"真善美"的统一性中体现着技术创新价值取向的和谐性。基于此,可以从"经验"的方法、"游戏"模式、社会文化的形塑、程序的民主性等视角对技术创新价值取向进行合理建构。  相似文献   

13.
所谓"话题作文"应称之为"话料引题作文",它与其他类型的命题作文统统属于话题作文,即都围绕一个中心作文。至今在中学语文界从理论上尚未搞清,因而在作文教学实践上便出现了忽略理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淡化文体规范意识的盲目行为。而近年来试题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科学性"问题,且题旨规定性单一,缺少思辨,又严重地束缚着学生的思维。所以,命题人应该站在与考生平等对话的立场上命题,"话题"本身的答案价值取向应该具有开放性、思辨性和弹性,就成为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教学质量观问题不仅是反映当代教育变革的理念问题,更是影响中小学开展有效教学的方向与质量的实践问题。当前实践层面有效教学推进的"虎头蛇尾"现象揭示了长期以来单极取向教学质量观的偏失。重建教学质量观已成为当前提升中小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为此需要实现从单极取向向整合取向的价值目标转变,二者在思维方式与内涵上具有明显不同。构建整合取向的教学质量观,需要遵循观念与行动联动的变革逻辑,同时期待教师以责任担当为根本的专业伦理提升。  相似文献   

15.
本质主义思维影响下的创新教育坚持现成性存在的人性假设,这种假设导致实践探索中出现价值取向偏误,诸如过度功利化、唯国家主义、唯科学主义等。因此,创新教育的人性假设应由现成性存在转向生成性存在。在人的生成性存在中,人的未完成性、有限性、历史性和复杂性等特征为创新教育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前提、动力、起点和评价维度等方面的支持。创新教育从教育理念向教育实践转变需要超越以往本质性思维影响下的预成性教学。将生成性教学作为创新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这一基本功能,决定了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做到"致用"与"思辨"的圆融。要使"致用"与"思辨"圆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得不更多地关注语言形式,以儿童的眼光来解读文本,学以致用。一、思辨:顺应儿童立场组合文本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中介论——关于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及其关系的认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性质上分析,教育理论具有科学性、价值性、规范性、技术性等取向。而从内容或构成上分析,教育理论主要包括教与学的理论、教育管理理论、教育发展理论。每一种理论都可能同时具有上述四种特性,但其中有一种起主导作用的取向。并不是每一种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都存在教育中介,教育中介主要存在于实践特性占主导地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教育中介主要有三种形式,即教育中介思维、教育中间理论、教育中介机构。三种教育中介的完善是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张关系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18.
怎么平衡社会不同群体、不同学校对改革的诉求呢?为了协调改革与稳定的关系,从社会实际情况出发,大致想法是,考试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测量办法,应该小改,不能大动,应该承认考试的价值和作用。考试改革的目标应该是由知识取向向能力取向逐步过渡,要更多地考查学生的能力。真正的改革应该是招生制度改革,简单地说,就是招生录取制度大改、考试小改。  相似文献   

19.
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是评价标准的制定,而评价标准的价值取向源于价值观念。价值观念之间的分歧影响着人们对评价标准的看法,因此,在制定评价标准的问题上需要达成价值一致。从教育评价的实践来看,达成价值一致存在三种基本的价值选择路径,即强制性的价值选择、竞争性的价值选择和协商性的价值选择。对三种价值选择路径的运用需要注意:在思维方式上实现从"方法中心"到"问题中心"的转变;在评价跨度上实现从"阶段评价"到"终身评价"的转变;在价值追求上实现从"同而不和"到"和而不同"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受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思维的影响,教育被认为是知识经验单向度传输的活动,教育学成为形而上的探究教育本体存在的"唯理"之学。从教育具有实践生成性的本质出发,坚持教育是生成的而不是现成的观点,以教育实践为教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把教育本体存在扩展为教育主体创造性发挥人的生成性本质去确认自我价值和选择教育规律的实践活动,从而建构走向实践的教育学,是克服当前中国教育学发展瓶颈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