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敢做批评报道、舆论监督不力是不少地市级党报的“通病”。有些地市级党报只唱“赞歌”,“报喜不报忧”,甚至有的地市级党报取消了舆论监督专版,这也是一些报纸走不进老百姓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现在,有一部分读者对报纸上的报道不满意。如常听人说“报纸不讲真话”、“报喜不报忧”、“记者不了解实情,不敢说实话”等等。究其原因是比较复杂的。谁也不能说记者对“实情”总是那么了如指掌的。但如果硬说记者写的报道都是“不真实的”,甚至“专门造假”,就有失公平了;怎么叫“讲真话”,又如何“既报喜又报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一提起新闻真实性问题,人们总是把眼光盯在报纸版面的字眼上,什么人名、地点有误,或时间相差有几等等。当然,这也是应该的。但是,这远远不够,还应该查一查那些应报道却没报道的新闻。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的报纸,理应如实地既报喜又报忧,才能使人民群众对现实社会有客观、全面的了解。倘若只报喜不报忧,或只报忧不报喜,尽管所报的喜或忧都是真实的,人们还会产生“不真实”的印象。过去,我们的报纸干了不少不真实的  相似文献   

4.
“报喜不报忧”的新闻观点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曾经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谁要报忧,谁就得承担可能被打成“分子”的威压,逼着人们(包括新闻界)只好跟着说假话空话大话。同时,"报喜不报忧"也是我国古老文化的一种积淀。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季羡林说,多少年来,中国新闻界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威信不是越来越高,而是每况愈下。这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报喜不报忧,没有完全对老百姓讲实话。往往是领导定一个调,报纸就跟着合唱。我绝不是说,报纸要脱离领导而独力,那是办不到的。但是领导决策绝不可能总是百分之百地绝对正确,或者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正确。这就需要新闻界的  相似文献   

6.
新闻传播是通过某种传播媒介向社会公众发布新闻及人们通过传播媒介获取新闻。当然,传播媒介并不仅仅限于报纸、广播、电视三种,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传播、书信传播和电话等通讯传播。本文仅就公开的具有权威性的面向大众的新闻传播媒介,在传播新闻中出现的不完整性作点探讨。 不完整性之由来 长期以来,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老百姓这样议论:“现在的报纸没看头,报喜多报忧少”、“中央电视只有焦点访谈好看”等等。老  相似文献   

7.
“渤2”事件的报道,在社会上震动很大,影响很大,对干部是一次深刻的教育,对群众是有力的鼓舞。这项成功的报道,给我们新闻战线提出了不少引人深思的启示,其中之一就是:我们的新闻报道,应当从多年来报喜不报忧的不正常做法中彻底解放出来,走主要报喜而又报忧的实事求是的路子,这也是新闻改  相似文献   

8.
我常为报纸刊物写稿,也不断有章在一些报刊上发表出来:于是,有好心的同事问我:“你认识编辑吗?”我回答说:“不认识:”又问:“听说不认识编辑,稿子不好登吧?”我说:“登我章的那些报刊的编辑我都不认识:”比如年初,我写了一篇《拒绝的艺术》的章寄给了《演讲与口才》编辑部。  相似文献   

9.
“我来了以后,看到报纸上登我太多了,我感到不安。”这是上任不久的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5月14日看望大众日报干部职工时说的掏心话。他接着明确指出:“从明天开始,我的活动报道,一个要减少次数,一个要减少字数,不要太长……报纸上不要登长话。登长话时间长了,把你们报纸的名声都搞坏了。这个事从我做起。报纸要多登些老百姓和干部喜欢看、又符合中央精神、能振奋山东人民精神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新闻宣传总是“报喜”,“报忧”则疑虑重重。记者写“喜”,心里坦然,也倍受欢迎,若写“忧”,心里就打鼓,有时还会受到刁难、冷遇。因而给人一种印象:“广播、报纸、电视宣传的还能是  相似文献   

11.
办了多年报纸,有些问题却一直没弄清楚或者说没完全弄清楚。   比如,报纸该登什么稿 ?   有时,记者发来一篇稿子,编辑看了说,这稿子,没啥意思,不登了 !有时,报纸登了一些稿子,记者看了说,这样的稿子也能见报 ?没劲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理”何在呢 ?   从读者心理出发,想了一个比较简单因而可能也还适用的公式,叫做“三要两不要”标准。 标准一:要登读者“很想知道”的稿件   报纸该登什么稿 ?当然该登新闻稿。然而,我们每天抓了不少新闻,也登了不少新闻。为什么读者还是不感兴趣或者兴趣不大呢 ?  …  相似文献   

12.
有人写了一则消息,说河南的小麦今年增产两亿多公斤,是历史上第二个好年份.可是从第二天起,北京有三家报纸接连发表消息,说河南小麦原来预计增产十多亿公斤,但只增产两亿多公斤,有两千多万亩麦子因种子退化少收四亿多公斤.这样一来,前面那个消息就大为逊色,成了一篇只报喜、不报忧的报道。那则写“河南小麦增产两亿多公斤”的消息,在写增产的同时,为什么没把没完成增产计划及其原因也写上呢?是不是怕写上会减低宣传的分量呢?  相似文献   

13.
上午刚上班,编辑部就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A 分厂厂长拿着一份《三星人报》冲上门来,气愤地说:“你们办什么报纸?岂能颠倒是非,歪曲事实?”一位身材魁梧的老工人接踵而至,拉大了嗓门:“你们当记者的能胡编乱造吗?”接着,A 分厂一份“告状”信送到公司领导办公室……是什么事情使 A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媒介及其内容的可信度是新闻传播效果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可信度较低的传媒及其内容很难取得好的传播效果。决定可信度高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传媒在新闻报道上是否既报喜又报忧便是因素之一。一般的看法是,既报喜又报优的传媒比只报喜不报忧的传媒更能获得受众的信赖;即使是同样一条信息,经由前者传播也比经由后者传播更加可信。但这种看法目前还停留于定性的阐释和分析之中,尚未得到传播学定量研究的证实,因此还未成为新闻传播界一致公认的结论。这种状况固然与注重定性分析而忽略定量分析的传统研究方法有关,在很大程度上却也是受到了量化困难的限制,因为“既报喜又报忧”和“只报喜不报忧”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是对某种状况的大致描述,要将其衍化为定量的指标是比较困难的。  相似文献   

15.
轻松一刻     
更正 约翰气呼呼地给报社打电话质问: “你们报纸搞什么名堂,明明我还活 着,为什么发表了我的死讯?你们要负 责刊登更正的启事。” 编辑:“真对不起,要更正是不可 能的。” 约翰:“为什么?” 编辑:“为了维护我们报纸的信 誉,我们从不登自相矛盾的消息。不过, 我们可以想另外一个办法来弥补一 下。” 约翰:“有什么办法呢?” 编辑:“我们可以在明天的《出生 栏》里,刊登您出生的消息,让您重新 做人。” 严重警告 邻居家的篱笆内,马丁正与邻居家 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孩起劲地交谈着。 突然,一把亮闪闪的菜刀“嗖”的  相似文献   

16.
解放日报副总编辑陈迟在一次会上,对萍乡的新闻工作者说:“同兄弟报纸相比,恐怕本报登的‘更正’最多。我们是以敢登‘更正’为荣的!”乍一听,颇惊讶;细一想,又觉得不无道理。过去,我看到报上登“更正”总皱眉头。接触新闻工作以后,方知出报工作复杂,要求又急又快,差错实在难免。怎样对待差错?出了差错该不该登“更正”?还是一般差错带过;只对大的差错才登“更正”?各报社的作法不尽相同。而解放日报则是尽量做到有错必纠。这样做是否影响报纸的威望?否。有错必纠,以敢登“更正”为荣,实际上是以胸中有读者为荣。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形象由藏书构成——基层馆藏书建设漫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知图书馆同仁可曾留意,当别人知道我们在图书馆工作时,总会问:“你们馆有多少书?”“你们馆有些什么好书?”两种问法,代表两种层次的读者。前不久去朋友家作客,闲谈间,一位乡干部问我:“你们图书馆有多少书?”“四万多册。”望着乡干部伸出舌头,我颇有几分得意,正如本县乡绅李文汉有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那样;又一位办公室秘书问:“有些什么好书?”我说:一时说不清,最好哪天你进来玩玩,看你需要什么书。这时一位中学教师插嘴说:“四万册书,其中有两万  相似文献   

18.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在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正确地理解别人的语言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可是,稍为认真地注意一下报刊上的文字,就会发现不少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即令是一般人认为最容易掌握的句号、逗号,也有不少混用、错用的。 1、有些领导人头脑发热,只爱报喜者,不爱报忧者。以为报喜的是“自己人”,报忧的是往自己脸上抹黑,是拆台。结果是什么“报喜者得喜,报忧者得忧”。这无异于败坏党风,堵塞言路。实际工作中是既有喜也有忧的。应当树立起一种有喜报喜、有忧报忧的良好社会风气。 2、这些不法分子无视国家法律,从外地购进香烟装潢,利用自产烟叶,偷偷加工仿冒……名牌香烟,并通过各种渠道销往全  相似文献   

19.
今年3月1日,我们电台播出了一封来自新桥乡荣庄村的听众来信,题目是《镇压麦田要因地因苗制宜》。3日,荣庄村来了一位村干部,气呼呼地找到我,说信中提到“荣庄村非让每人镇压一亩小麦不可”是假的。接着他质问:“电台能不能说假话?”我说:“我们绝对不允许搞失实报道!”他一听,拍桌子说:“明天我也写一篇假的,你也得给我播!你说不让搞事实报道,不就是叫说瞎话吗?”原来他不懂我们的新闻术语,误把“失实”当“事实”了。一场误会,使我想到广播新闻,起码有两点要注意:  相似文献   

20.
在一些“业余记者”(主要是企、事业单位内的通讯员们)写出的新闻报道中,存在着“报喜多、报忧少”的现象。对此,有一种看法,认为主要是通讯员们怕“得罪人”,不敢大胆揭短,不敢讲真话。其实,关键原因(恕我直言)还是各单位有关领导的“把关”。大家知道,为了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各通讯员等秀才们写出来的报道,是要经过本单位有关部门领导的审查,签署意见,加盖公章的。不得不承认,许多“报忧”的“揭短”之作就在这一关被“把”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