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写”字,一个“作”字,合起来才称写作。这是要求写文章的人言行一致,不能笔下一套,作的是另一套。听说,有两位手持《青年导报》通讯员证的青年去县车队采访学习雷锋的事迹,采访后这两位青年竟向车队领导提出给予“乘车方便”,包括免费乘车。作为业余通讯员,其采访活动多数是小范围的,就是较大范围的采访确需乘车,也必须按国家规定买票上车。因此,这样的“要求”理所当然地  相似文献   
2.
借助比喻,形象说理,是一种间接的论证方法。它可以使那些抽象的事物和不易说清的道理具体化、神态化,以形传神,以形附理,通俗明了,好懂好记。比喻在言论写作中被广泛运用。笔者对我省近年来广播优秀节目评选情况进行了一次统计,从1984年到1987年4年中,共评出一等奖评论10篇,其中运用比喻的就有7篇,占70%。第五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获特等奖的评论《莫把衙门抬下乡》,就是运用  相似文献   
3.
夹叙夹议。是小评论写作常用的手法。人们常说:“要摆事实,讲道理。”而夹叙夹议的小评论,正是摆事实讲道理的一种论说文体。摆事实,讲道理,关键是摆好和讲清。要把该摆的事实摆出来,做到有的放矢;又要把该讲的道理讲透彻。做到切中要害。也就是说要用观点统帅材料,用材料说明观点,从理论和实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1日,我们电台播出了一封来自新桥乡荣庄村的听众来信,题目是《镇压麦田要因地因苗制宜》。3日,荣庄村来了一位村干部,气呼呼地找到我,说信中提到“荣庄村非让每人镇压一亩小麦不可”是假的。接着他质问:“电台能不能说假话?”我说:“我们绝对不允许搞失实报道!”他一听,拍桌子说:“明天我也写一篇假的,你也得给我播!你说不让搞事实报道,不就是叫说瞎话吗?”原来他不懂我们的新闻术语,误把“失实”当“事实”了。一场误会,使我想到广播新闻,起码有两点要注意:  相似文献   
5.
新闻采访也有“副产品”。这就是原来没有在采访计划之內,而在采访中偶然发现的新闻。1985年元月,我走访了我县多种经营专业户蒋笃义,想写一篇专业户如何再上新台阶的稿子。在采访中,蒋笃义谈了他的打算以后,却犯起愁来,讲到他四个不够用:一是时间不够用;二是人才不够用;三是自己的知识不够用;四是资金不够用。后来他又谈到女儿的婚事。女婿是安徽省宿县城内市民,在某工厂做工。当他从电台上听到蒋笃义靠多种经营致富的消息后,便慕名前来访问,以后又停薪留职来到蒋笃义身边帮助做事,后来与蒋笃义的女儿结成夫妻。事后,我把这次采访得来的“副产品”写  相似文献   
6.
新闻改革已经喊了多年,但是,那些无关紧要、平淡乏味的会议报道却仍然充斥着我们的报纸版面、广播节目和电视屏幕,头条好象成了会议和领导活动的专利。正象湖南常德一位市长说的“会议报道太多、太乱,领导都快成电视明星了,群众不爱看,都骂娘了”。有的报道喧宾夺主,明明是表彰会,露面的却尽是领导,先进模范很少见到;明明是座谈会,却只有领导的“一言堂”,而不见与会人员的发言。还有那质量低劣的人情稿、关系稿、面子稿、内部稿、交流稿以及广告新闻等等,令人看而反胃,听而生厌。有的稿件不是惜墨如金,而是懒婆娘的裹脚  相似文献   
7.
一次,我参加某党校学习,讲课的是刚调入党校不久的一位副校长。正式开讲前免不了要客套一番。他说:“本人水平不高,才疏学浅,加之受命短,没有经验……”刚说到这里,全场哄然大笑,“受命短”与“寿命短”同音,说者无意,听者费解,结果闹出笑话。在汉语中,同音不同义的字词很多,甚至其义相反的也不在少数,这就苦了那些广播听众。譬如说在报纸评论里,可运用同音歧义或近音歧义的字、词,用反义易字法或谐音易字法改动常用词或翻造成语、谚语来制作标题或用于文章之中,可以增强其趣味性和形象感。但如果在广播评论中运用这种方法,效果却适得其反。如“分‘优’不足取”,说的是一些地方在评选先进中,为了替领导分忧不光增加种类,还要扩大范围,方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从1992年12月4日起,上海开始评选“最乏味的影片”。评选范围包括1992年1月至12月进入上海电影发行市场的180余部各类影片。此举真可谓一绝!往日只见电影评“百花奖”、“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等等,哪里见过评选“最乏味的影片”?上海这次活动,既评优,也评劣,实在让人  相似文献   
9.
广播评论是广播的灵魂和旗帜,标题则是它的眼睛。因此,精心制作广播评论的标题,对于争取听众,扩大教育面,增强宣传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制作广播评论的标题呢?我认为,应当从广播的转瞬即逝、广泛传播这两大特点出发,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播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和适应听觉上下功夫。我把广播评论标  相似文献   
10.
近二年来,我先后在地区以上新闻单位发表小言论100多篇,有些通讯员同志见了我说:“你的小言论写得不少,我们怎么没有那么多题目呢?”我的回答是:“欲写小言论,应做多事人。”怎样做多事人?我的体会是:做多事人要多找争,多管事,多问事,多记事,多想事。多找事。就是要我们迈开双脚,到生活实际中去寻找题目。一天早晨,我闲逛集贸市场,发现一个光着脊梁,耳朵上别着烟卷的中年汉子,沿着一个个青菜摊收什么“地皮费”。我很奇怪,就问耶些卖青菜的人,他们说:“谁管他?该收的收,不该收的也收,这集还怎幺赶?”可巧,我碰到工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