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初中生》2015,(16):30-33
以技击和保健为特色的武艺武术与养生活动 这方面主要包括传统的武艺武术、角抵与相扑以及保健养生活动等. 具有技击和健身特色的中华武术,突出表现在器械、徒手技击和器械演练方面.武术器械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如果追根溯源,大部分是从生产工具和军事兵器发展演化过来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武术器械刀的形状、质地、纹饰等方面的传统历史文化内涵、发展演变进行研究;阐述了现行武术器械刀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设计改良应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出发,"标准化"后的武术器械刀在原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富涵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还要兼顾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特点,更应该突出高科技术水平含量;武术器械刀的改良还应结合刀术项目的运动特点,不仅利于比赛,更具有观赏保存价值.  相似文献   

3.
传统木质武术棍术器械虽然有一定的韧性,也不易折断,但是在训练、比赛的过程中易出现弯曲、变形等情况,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运动员成绩的发挥,而且还降低了棍术比赛整体的观赏性。高新材料在武术器械中的应用,可以解决武术棍术木质材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浙江省2 5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显示:多半学校有风雨操场,能保证武术教学的正常进行,但器械和辅助练习器械短缺、项目经费不足;授课时间较短;教学由简化套路逐渐向技击性教学内容调整.对策是扩建运动场馆,增添武术器材,改变教学内容与方法,降低技能难度;提高教师知识、学历、科研能力,促进武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沧州武术谚语是沧州武术文化遗产中最具魅力的一部分,它用简练生动的语言形式阐述深奥的武术思想,描述复杂的武术动作,归纳精辟的武术要领,是习武者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从语义内容看,主要分为武德、苦恒、器械、拳理、技法、战略、养生等七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艺术瑰宝敦煌壁画 ,内容宏博 ,包罗万象 ,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生活的百科全书 ,是五彩缤纷的形象的史册。敦煌壁画 ,上起南北朝 ,下至元代 ,绵延约一千年 ,现存有许多我国古代体育的形象资料 ,如武术、射箭、相扑、马术、技巧、游泳、搏弈、游戏等等。它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我国古代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生活 ,以及各民族人民交流融合的情形 ,是研究体育史的宝贵资料。壁画反映武术形象的内容很多 ,早期洞窟的四壁和中心方柱的下部 ,画有许多练武者的姿势 ,他们或手持器械 ,或空手而舞 ,或两人相扑对打 ,千姿百态。这无疑是画家从当时流行的…  相似文献   

7.
竞技武术套路运动作为现代武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已经风行半个世纪之久。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也是协调因素发展的过程,伴随着时代的脚步,协调的内涵和外延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竞技武术套路的协调包含传统武术、动作组合、文化和体育、音乐、服饰以及器械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的武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是武术的成熟期,也是武术史上的鼎盛时期。其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流派林立。这一时期,十八般武艺的具体内容有了具体记载,少林武术也在此时声名大震,各种拳术器械相继出现,武术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盛况。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安徽省18所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安徽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武术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武术教学效果,必须实行改革,其重点包括在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师资状况以及场地器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合作民族师专大学体育武术选修课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武术选修课在教师教学能力、教学内容、场地器械设施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旨在为武术选修课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沧州武术,源远流长,明清以来,已享誉天下.沧州武林人士继承中华民族刚健有为传统美德是沧州武术昌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总体而言,传统社会少林寺与官府关系融洽,唐代与明代尤甚。这促进了少林寺和少林武术发展。而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灭佛,清代少林寺与官府若即若离,则影响少林寺与少林武术发展。少林寺与封建王朝时亲时疏,但亲密期远远长于疏远期。二者关系亲密时,少林寺与少林武术会加速发展;反之,少林寺与少林武术则渐趋衰微。少林寺与封建王朝关系的亲疏是少林寺和少林武术盛衰的晴雨表,也一定程度反映当时的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13.
沧州回族武术历史悠久,门派众多高手辈出,在武林界独树一帜,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能有如此成就,是与其自身的历史、文化、生存环境以及武术的传承、武德的培养等教育方式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大学公共体育武术选项课学生选课的动机,课堂学习情况,及课外时间习练武术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发现:选择武术课男女生比例存在差异,学生选择武术课存在盲目性,学生在选课内容上主要偏向有实战性的科目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建议加大武术运动宣传力度,举办多层次交叉武术比赛,根据学生水平因材施教,对教学进行分级教学的改革方案,加大对武术场地器材的投资,改善武术环境,为普及和提高大学生武术运动服务。  相似文献   

15.
民国武侠小说的民间记忆散见于常规的丈史著作和当下的网络文本中,它们反映了传统文化经由武侠小说对百年来中国人精神的影响。这种记忆至今犹存,说明传统文化的因子还在发挥作用。因此,对于民国武侠小说民间记忆的研究,便不是单纯的史实勾勒,或者为以往的武侠小说研究作史料上的补充,而是着眼于武侠小说记忆对人的精神成长的影响,重新思考武侠小说阅读与人的精神成长之间的关系。有鉴于此,把记忆研究引入民国武侠小说研究领域,首先会引起研究方法的革新(诸如口述史、田野调查等历史社会学方法的引入),其次新方法的使用无疑会拓展武侠小说的阐释空间,深化人们对武侠小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功能分析法等方法,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武侠电影的艺术性塑造,即:以宣扬武术文化为影片主题、利用真实功夫展示武术魅力、选用动作明星演绎历史"明星"、借助电影技术增强动作效果;继而分析总结了武侠电影的整体价值:推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加速中国武术的推广和普及、促进电影产业和武术产业的共同发展,是宣传中华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旨在引导观众从不同视角欣赏和理解武侠电影,同时也希望对发展和普及中华武术运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跨文化交流日益广泛。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好地弘扬和传播中国武术文化,我们必须提升援教素养,注重民间武术交流,加大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武术文化源远流长,武侠影视剧也风靡中国近二十年。但是,这些影视剧除了在票房和收视率上获得收益之外,所提供的后续产业开发的空间却极其狭小。中国武术产业的局面依然是门可罗雀。这种尴尬,和中国武侠影视剧过于抽象、空洞地表达武艺本身以及武艺所内涵的精神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武艺作为影视剧的形式载体,可以采取具象化或抽象化的方法加以表达,但武艺背后的精神文化却必须以具象化的方式展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