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五年来,出版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本文从出版及其相关概念内涵、出版学研究对象、出版学学科体系与出版学研究方法四个方面,对此期出版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中的各种认识进行归纳与分析,并阐释了作者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带有扎根理论色彩的质性研究思路与主题分析法,通过对七个欧美出版研究中心的跨案例调研,考察了欧美出版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主题维度、基本特征及启示。研究发现,欧美的出版学研究聚焦多个研究领域,涵盖出版历史与文化、出版产业与实践、技术与出版发展三个主题维度。基于对欧美出版学研究体系的整体把握,总结了五个基本特征与启示:综合分领域构建出版学基础理论体系、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研究方法的集成、技术与人文双重视野下的研究取向、时空视角下的出版实践研究和跨学科研究驱动的研究领域拓展。  相似文献   

3.
出版学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罗紫初 《出版科学》2002,1(Z1):4-11,17
本文从出版概念,出版活动的功能,出版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学科性质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五个方面,对迄今为止出版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中的各种认识进行归纳整理与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这五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出版学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紫初 《出版科学》2002,(3):4-11,17
本文从出版概念,出版活动的功能,出版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学科性质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五个方面,对迄今为止出版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中的各种认识进行归纳整理与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这五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吴赟  叶芃 《中国编辑》2023,(9):27-32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从中国出版学发展的时代使命和当前面临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将实践性作为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基础的必要性,梳理出以实践为根基,以明确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正当性、确保出版学知识增长和创新源泉为脉络的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逻辑,并分析了从出版实践提炼出版知识、由出版知识凝练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利用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指导出版实践的可行路径,以期为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出版美学三大基本问题——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学科体系为例,对近二十年来出版美学基础理论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文章系统分析了各学者的观点后,得出结论:出版美学是研究出版活动的美学意义的社会科学,是出版学和美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对象的外延是包括编辑、印刷或复制、发行等在内的出版活动,其学科体系由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历史研究三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7.
吴赟  叶芃 《科技与出版》2022,(2):108-117
文章通过对英美出版学研究学术脉络的梳理,结合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当前英美出版学的核心研究对象、研究议题、学术体系和重要分支进行考察,从纵贯性和时效性两个层面描绘英美出版学的样貌,同时,通过中国与英美出版学研究对象、议题和学术体系的比较研究,考察中外出版学研究的异同,以期有助于出版学界理解国际出版学研究的整体知识地...  相似文献   

8.
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根本方向。文章从学科、文化、行业、技术四个维度展开,学科面向是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要从优化出版学的学科体系出发完善出版学学术体系、创新话语体系;文化面向是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根本导向,要以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为研究导向、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出版学研究指向彰显学科价值;行业面向是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要立足出版实践、回应行业诉求、理顺产学关系,推动出版业和出版学科协同发展;技术面向是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创新动力,要在新的技术背景下重新审视出版的社会功能,在大的学科环境下平衡出版学的开放性和主体性,在变的时代主题下锚定出版学知识体系演进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9.
作为出版学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标志和载体,出版学专业教材建设不仅是改革开放30年出版学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改革开放30年出版学研究的重要推动力量。系统梳理出版学课程与教材建设所走过的历程,全面总结其成就和经验,分析其间的问题与症结,既可为适应21世纪产业发展要求的新的专业教材的编写提供借鉴,亦可为深刻认识30年出版学学科建设和出版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有意义的启示。限于篇幅,本文仅以出版学专业教材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出版学基础理论课程的教材作为考察对象,或可收一斑全豹之效。  相似文献   

10.
文章取样自2000-2012年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出版研究立项项目,基于文献计量法从立项项目数量、项目类别、立项单位、项目负责人的职称、学科分类和立项主题6个方面对出版研究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回顾分析,指出出版研究的立项项目数量呈增长趋势,相应的研究单位也逐年增加;出版业的改革与发展、数字出版以及某一研究的整理出版是出版研究的重点.最后总结指出,未来的研究应加强出版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强化出版的学科特征,从而使出版研究学科化.  相似文献   

11.
A study from the Harbingers research project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scholarly communications system as viewed by early career researchers (ECRs) in the final year of the study (2018). Aspects covered are: discovery and access, authorship practices, peer review, publishing strategies, open access publishing, open data, sharing, collaboration, social media, metrics, impact, reputation, libraries, publishers, and scholarly transformations. Nearly 120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ers from seven countries were questioned about these 16 aspects. It was found that some scholarly features work well for ECRs, and in this category can be included: discovery and access, authorship practices, sharing, collaboration, and publishers. Reputation, publishing strategies, and impact are more problematical, and they, in turn, cause tensions regarding some other factors – social media, open access, and open data. Of the rest, libraries are largely invisible, and ECRs have conflicting views concerning ethical behaviour. Few envisage that transformational change will take place in the next 5 years.  相似文献   

12.
纳米出版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随着学术期刊文献的大量增长,在传统科学文献出版模式下,科研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从文献中查找、获取和解读所需信息。为了促进科学信息的传播与交流,面向科学文献内容的细粒度语义出版成为一种新趋势。本文介绍语义出版中的一种代表性出版模式“纳米出版(nanopublication)”,并剖析纳米出版在不同学科领域中应用的可能性及应用特点。[方法/过程]首先对纳米出版模型进行了介绍,然后通过文献调研对纳米出版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述评,最后以实例说明纳米出版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应用特点。[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①纳米出版目前主要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在计算机和人文科学有少量应用,在其他领域几乎没有什么应用;②纳米出版可以扩展到其他学科领域进行应用,但是需要根据学科特征构建符合学科领域特点的纳米出版物。  相似文献   

13.
Academic book and journal publishing constitutes the majority focus of university presses. Besides commercial scholarly publishers, academic scholars and researchers view the opportunities provided by university presses as important venues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ir research. This discussion focuses on the disciplinary imperative to publish scholarship that is ever more fluid and specialized as academic disciplines continue to become further nuanced in their response to the increasing knowledge produced b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inquiry. The focus is on university presses and not commercial scholarly presses, although constitute a significant locus of scholarly publishing. What are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academic specialization and university press publishing? Further, how is disciplinary fluidity, especially evolving specialization, reflected in university press book publishing nomenclature and how scholarship is tied to the intellectual preoccupations of academic specialization? Multi- and inter-disciplinarities further articulate disciplinary publishing, accelerating disciplinary fluidity. Examples from disciplinary and emerging configurations of disciplinary nomenclature utilized by university presses offers insight into specialization and publishing. Academic history publishing is used to illustrate newly emerging fluid disciplinary configurations.  相似文献   

14.
15.
国内外科学数据出版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立足科研人员、科研机构、期刊杂志3个方面,对科学数据出版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各方对科学数据出版的态度以及科学数据出版在科学交流中的影响,总结数据仓储、机构库和期刊自行发表3种主要出版模式,并分析科学数据出版过程中所面临的元数据、隐私保护、组织技术、出版机制以及知识产权等关键问题,最后针对数据出版的发展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开放科学环境对科学研究的透明性、严谨性和开放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旨在有效满足这种要求的新兴出版物注册式研究报告应运而生,进一步推动了开放科学的发展与演进。本文拟全面介绍注册式研究报告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试图窥见其在推进开放科学发展进程中的主要功能和核心价值。[方法/过程] 综合运用网络调研法和内容分析法,从注册式研究报告的产生背景、发展现状、内容构成、出版流程、主要功能及核心价值等方面系统梳理该新兴出版物的基本概况。[结果/结论] 注册式研究报告的突出特点主要体现在:①内容构成方面,注册式研究报告既包含最终研究成果又包含详细的研究计划;②出版流程方面,多数注册式研究报告分为两个阶段出版。这种新兴出版物有利于减少发表偏倚的发生,规范并革新传统出版流程,进而提高研究成果的透明性、可靠性及严谨性。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主要集中于知识管理、数字学术交流、图书馆出版、科学计量学、信息组织模式与机制、元数据与大众标注、图书馆联盟和图书馆中的著作权问题等领域。这8个维度的研究发展趋势有利于确保理论研究之树常青,为国内图情界感受国外图情界的最新研究动态打开一扇窗。  相似文献   

18.
Across the various scientific domain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ccur with respect to research publishing formats, frequencies and citing practices, the nature and organisation of research and the number and impact of a given domain's academic journals. Consequently, differences occur in the citations and h-indices of the researcher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dentify cross-domain differences us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asures.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itations, most-cited papers and h-indices across domains and for research group sizes.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utput of approximately 10,000 researchers in Slovenia, of which we focus on 6536 researchers working in 284 research group programmes in 2008–2012.As comparative measures of cross-domain research output, we propose the research impact cube (RIC) representa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most-cited papers, highest impact factors and citation distribution graphs (Lorenz curves). The analysis of Lotka's model resulted in the proposal of a binary citation frequencies (BCF) distribution model that describes well publishing frequencies. The results may be used as a model to measure, compare and evaluate fields of science on the global, national and research community level to streamline research policies and evaluate progress over a definite time period.  相似文献   

19.
邱峰 《出版科学》2016,24(4):72-76
对104个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的数据采集,探索现阶段高校学报的本校科研人员发文情况,并分析其对高校学报影响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校学报的本校科研人员发文比率在20%—60%之间;985或211高校、具有社科博士点高校学报更倾向于刊发本校作者的论文;从区域上来看,华东、华北、东北的高校学报更倾向于刊发本校作者的论文;CSSCI 和非 CSSCI 高校学报在本校科研人员发文占比上差异不显著;高校学报的本校科研人员发文占比并未显著影响学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白志如 《出版科学》2016,24(5):82-86
出版品牌研究的涉猎领域和策略分析从笼统走向细化和专业;案例研究逐年增多,地域性集体案例研究出现,但国际案例的应用需要充分考虑适应性问题;研究者关注的品牌建设主体逐步多元,但需要给予民营出版更多的关注;消费者缺席长期存在,近几年读者参与才开始受到重视。整体来看,已有研究对品牌内涵及其变化的认知普遍存在局限,而产消融合和消费者生产性问题已经成为思考品牌建设的必要因素,这是未来研究尤为值得关注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