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子政 《情报杂志》1996,15(3):57-57,67
正确掌握图书分类知识,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是非常重要的,而掌握类目复分方法又是正确使用图书分类法的一个基本方面,也是图书分类学教学内容的重点之一。本文就《中图法》(第三版)类目复分方法中加“0”与不加“0”的问题,结合多年业务实践谈点粗浅体会。1 正确理解《中图法》中的“0” 《中图法》中加“0”与不加“0”的问题,是类目复分方法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之一,它关系到对层累制、小数制的正确理解,关系到很多类目的准确复分,因此受到了分类  相似文献   

2.
金荣 《中国科技信息》2009,(19):163-164
《中图法》四版在分类标引上,还在秉承过去的陈旧方法。对外国文学作品“时代”的标引,凡是当代的作品在时代标引上还是标引为“现代”。《中图法》一直对外国文学作品中标引“时代”给到“现代”,笔者认为应给予进一步的标引。  相似文献   

3.
关于控制《中图法》类目体系深度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红雁 《现代情报》2006,26(3):14-15,18
类目划分层次过于深入,无益于读者的检索,不利于分类法类目体系的稳定发展.也培文献分类标引增加了不必要的难度。本文分析了《中图法》类目划分的现状,探讨了其弊端,并对控制《中图法》类目体系深度的方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区现代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科技文献量的不断增加,新技术、新知识的出现,给图书资料分类标引人员带来了许多困难。尽管《中图法》第三版已出版,但其类目设置远远不能满足图书归类的需要。因此,在实际分类标引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困难就是对一些疑难图书和交叉学...  相似文献   

5.
从《中图法》四版所采用的编制技术、方法及计算机标引手段的应用,分析《中图法》四版的用户观,针对传统分类法读者利用中不易掌握的现状,提出加强“读者用户观”,提高公众利用《中图法》检索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图书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第五版虽然已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但对网络图书的分类明显没有针对性的分门别类的分类号,故此笔者针对这一分类缺陷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参照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的《冒号分类法》使用分面组配分类法建设性地对中国图书中的涉及网络的图书进行了专门的分类。  相似文献   

7.
吴钢  易芳 《现代情报》2004,24(7):175-176
本文分析了《中图法》(第四版)旅游学科的相关类目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对旅游学在网上的分类体系做出分析和研究,就旅游学在《中图法》中的位置作了探讨,提出了相关的立类方案。  相似文献   

8.
对《中图法》(第四版)医学类目应用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必凯 《现代情报》2004,24(3):38-40
对《中图法》(第四版)部分医学类目如影像医学、美容学、个人卫生及社区医学等类目设置和图书分类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部分类目的设置、使用和图书分类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殷玲 《情报探索》2008,(4):112-113
阐述了制造技术发展现状及《中图法》制造技术文献分类标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制造技术类目设置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浅谈《中图法》法律类的双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玥 《现代情报》2003,23(10):124-124,126
《中图法》第三版首先在法律类目的编制中采取了双表列类的做法,在第四版中又进一步完善。其作用主要有:为增强类目科学性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能够从分类的不同角度适应读者查找文献的需求,有利于保持分类体系相当的稳定性,通过将双表单列提高法律类在《中图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蔡汉虹 《现代情报》2005,25(6):208-208,211
指出第四版《中图法》中有关血液净化技术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类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和分类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吴润珍  傅亚祝 《情报探索》2013,(12):129-131,135
将《中图法》第五版TP类的修订与第四版进行比较,认为第五版通过调整类目体系、规范类名、细分类目、更新术语、改进注释、停用过时类目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类目的深度控制.通过实例分析了《中图法》第五版TP类的修订内容,指出修订后的TP类在类目设置、类目结构上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类目编列的内容和顺序,类目之间的相互关系,类目级别以及所属的上位类这几方面,对《中图法》工业技术各类与《科图法》工程技术各类进行比较,分析了比较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中图法》对“机械、设备”、“建筑科学”等的类日编列优于《科图法》,而对“计算机技术”类目的编列可以借鉴《科图法》的编列方式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14.
杨平松  季水娟 《现代情报》2004,24(1):169-170
在文献标引的过程中,分类必须始终如一地遵循《中图法》等分类工具书中所规定的分类原则,特别是书目数据库中的文献分类,它更应遵循《中图法》等分类工具书中所规定的分类原则,如果对同一类问题分类工具书中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规定,甚至出现了误导,那么文献的分类标引就会因此给图书馆的工作带来许多隐患,有关领导和专家对此必须加以指正。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同一主题图书分属不同类目的问题进行分析,本着分类是为使用的最终目的,提出在备馆可制定适合本馆的《中图法》使用办法,从而达到归类一致,最大限度地实现馆藏图书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一梅  王赛 《现代情报》2014,34(1):32-36,42
《中图法》是我国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部大型综合性分类法。该文比较分析了《中图法》第一至第五版之“G63 中等教育”类目的演变,研究了用于进一步复分的“专类复分表”变化。文章中对“总论复分表”中与教育有关的“-4 教育与普及”的演变进行了比较分析。经过不断修订的《中图法》之中等教育类目设置日趋成熟,随着社会的发展,能够及时增加反映新科技和新主题的类目。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中图法》第四版简表在使用中的利与弊,对类目设置中的类目级次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中图法》第四版简表的修订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8.
宋琼凤 《情报杂志》1996,15(2):59-60
《中图法》第三版对“TP3计算机”类目的修订着重进行了增设、调整,遵循了文献保证原则、发展原则,基本适应了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笔者通过对该类目设置的认识和理解,认为存在有不足之处。1 分析类目概念的逻辑关系存在的问题 1.1 列类不妥 《中图法》第三版将“TP315管理程序、管理系统”与“TP316操作系统”划为并列类。有所不妥。理由是,这里所指的管理系统,包括了各种计算机的应用管理,又与应用软件的有关类目相重复。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监督计算机硬件资源、外部设备、  相似文献   

19.
邱翠云 《情报探索》2008,(8):110-112
指出了部分高校图书馆在对收藏的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进行分类时存在着将其系列期刊的专题代号等同于中图分类号的错误做法,并以《中图法》为分类工具对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期刊的分类标引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对非遗资源的分类,必须遵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标准》,但这种分类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充分揭示非遗资源的特性和非遗资源之间的文化关联性,以建设承德地区非遗数据库为例,引入大众标注标引资源的方式来补充专家分类的不足:用户协作建设基础标签库,使用基础标签作为推荐标签,使用时间、空间、文化场所标签作为文化空间标签,由推荐标签等形成的高频标签作为专家分类的二级类目的备选,构建基于用户协作的非遗数字资源混合分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