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到底能否等同于“商品”,还有一个问题必须分辨清楚,即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新闻的本质属性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正确把握新闻宣传与新闻改革的方向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当然不能仅从人类的新闻事业发展的一般历史事实出发,简单地归结为“商品”二字,而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密联系现实的社会生活与新闻的实践,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探讨。其实,这道理也是非常清楚的,新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可能失去同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密切关联与制约,不可能不受、也不可能不发挥对这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影响。所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资本主义的时代条件下,在无产  相似文献   

2.
在新媒体传播下通过梳理出卢梭政治哲学逻辑脉络,从而对西方"普世价值"进行理论反思与哲学清算,从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的维度展开分析,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框架内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运动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把发展新闻出版业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强调对新闻出版业要“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党和政府对出版业的定位和要求如此之高,极大地强化了出版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出版物的整体质量,多出好书多出精品,便成为我们在当前出版实践中应予优先思考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对新闻学和新闻学科的重要阐述是建构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重要基础.习近平在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系列讲话、批示中,体现出其对新闻、新闻事实、新闻真实、新闻学、新闻学科、新闻教育等基础概念、范畴、观念的深刻认识,对于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与出版徐柏容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不仅是涉及经济基础的问题,同时也是涉及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许多领域的问题。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原理,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出版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当人们在探索...  相似文献   

6.
法作为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新闻法也不例外,它必然是现有的经济基础以及由它决定的各种新闻关系的反映。这就决定了新闻法必须以现实为基础,从国情出发,制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法。所谓从国情出发,最主要的就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实际出发。只有尊重我国社会的客观现实,充分考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适应建设民主政治和完备法制  相似文献   

7.
赵娟 《今传媒》2016,(10):27-28
出版业现代化发展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出版业发展的价值特征和发展目标要有理性清晰的认识。出版业现代化发展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工程,是适应文化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点工程。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出版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可以从规范、开放、创新和“双赢”四个方面建构。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共产党80年新闻工作历史中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新闻工作都有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说 ,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伟大指南。一、毛泽东新闻思想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和中国共产党党情 ,运用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 ,特别是列宁、斯大林的新闻思想 ,形成了闪烁着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术光辉 ,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思想。毛泽东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论述有 :第一 ,报纸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毛泽东根据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原理 ,认为报纸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是一种上层建筑 ,…  相似文献   

9.
有一则关于出版理论研讨会的报道,介绍一种意见,认为“随着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文化建设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高度发达的文化与经济之间不再仅仅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文化生产力已经越来越融入到社会生产力之中,成为社会生产和进步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总体上归第三产业,而出版,新含义下的出版尤其如此。出版业已发展为声、光、  相似文献   

10.
徐登明 《新闻界》2003,(1):47-48
党的“十六大”和四川省八次党代会都明确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新闻出版是文化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产值的构成中举足轻重。回顾一下新闻出版产业几大支柱之一的报纸期刊业的发展轨迹,对进一步探讨其壮大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报刊出版体制初步形成1995年,新闻出版总署提出,新闻出版业要从规模数量型发展阶段向质量效益型阶段转移。随后,出台了《中国社会科学期刊出版质量管理标准》、《五大类科学技术期刊质量标准及评估办法》,把出版质量从法规上纳入管理的范畴。四川省…  相似文献   

11.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建设新高潮即将掀起.改革体制、调整结构、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和竞争力是振兴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出版业是文化的基础产业,建设和谐广西,弘扬广西文化,打造精神家园,无不需要大量优秀出版物的承载和传播.在广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当下,克服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全面提升出版业在文化产业和整个经济总量中的份额,这是广西出版业必须意识到的追在眉睫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一) 这篇在报社“门口”抓到的报道,以及随后的四组读者来信和连续报道,在《湖北日报》发表以后,又被《文摘报》等报刊转载。至今,社内外有些朋友见面就说:“你又可以得个新闻奖”。可是,因为当时想通过报道推动问题彻底解决的初衷,至今并没有完全实现,自己还需要尽更大的责任,所以又的确“乐不起来”。 我国改革开放已有17年时间。特别是在近几年,我国正开始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加快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过渡,各种过去未曾见过的奇怪现象,都一股脑儿地表现出来,并引起社会公众的思考。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后者对前者具有反作用。这就决定着:我们本来就是做意识形态工作的党报新闻工作者,必须肩负起时代重任,站在政治和全社会的高度,善于抓取和选择具有强烈个性和共性特征的新闻典型,以真实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客观事实为载体,大力弘扬党的正气和社会正气,“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这些,就是我这个主要从事经济新闻采编工作  相似文献   

13.
大力引进开发经营机制是深化图书馆改革的突破口程树森,吕桂艳(辽宁工学院图书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点就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给图书馆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机遇。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图书馆,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  相似文献   

14.
汪俊 《出版视野》2007,(2):14-18
新闻出版业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同时,新闻出版业又是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重庆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富民兴渝的进程中,新闻出版业承载着弘扬先进文化、发展文化生产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重大使命。重庆新闻出版业应该抓住机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开拓开放、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加大新闻出版事业和新闻出版产业协调发展的力度,使全市新闻出版业更上台阶,为重庆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一、党报为什么必须直面市场? 从理论上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人们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上层建筑的新闻媒体必须要与此相适应;从现实来看,一批率先面对市场的党报,已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开辟出崭新的天地。比如,《广州日报》逐步认识市场、适应市场、挺进市场,发行量由10年前的23万份上升到112万份,其中自费订阅者占84%,报社经  相似文献   

16.
相对于经济基础,新闻与法同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同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同属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为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社会的进步服务的同一性,将它们紧紧相联,并日益显现出携手并进、比翼齐飞的新态势。正确认识和处理它们的相互关系,对新闻宣传和法制建设不断续写新篇章至关重要。基于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是我们党的一项长期任务,新闻宣传当属义不容辞。强化新闻对法律法规的宣传,推动法制建设向前发展,是新形势对新闻宣传的新要求。面对机遇…  相似文献   

17.
发展文化产业,繁荣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新世纪和“十五”规划,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如何才能适应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我们特约直接参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文化部分起草工作的杨玉英同志撰写了此文。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描述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景,并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我国即将加入WTO的新形势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并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措施。本文对于读者从宏观的层面和与世界对比的角度认识新闻出版业发展的广阔空间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全 《出版广角》2013,(23):84-8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发展及完善,我国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文化建设都有了新的要求。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文化新闻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出版业的现有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加强出版业体制改革成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在发展中国特色文化的同时,要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进步,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法作为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新闻法也不例外,它必然是现有的经济基础以及由它决定的各种新闻关系的反映。这就决定了新闻法必须以现实为基础,从国情出发,制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法。所谓从国情出发,最主要的就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实际出发。只有尊重我国社会的客观现实,充分考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适应建设民主政治和完备法制的要求,才能制定出一部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新闻法,才能正确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使新闻法具有权威性和可行性。脱离中国的国情,离开现实基础,新闻立法就会进退失据,宽严失度,高低难就,寸步难行。从国情的实际出发,制定的新闻法会不会缺乏相对的稳定性呢?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法当然应该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废立无常。但是,我们正处在大变革的时期,观念的更新,各种社会关  相似文献   

20.
新闻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工作、引导舆论、服务经济建设的重任,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这一点更加突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复杂而深刻的变革,将对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各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新矛盾.人们的思想也很活跃,这就特别需要新闻宣传给予正确的引导。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人们既需要通过新闻媒介获取更多的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