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经典阅读的意义,本不是一个需要反复论证的问题。但因当今市场经济横行,过度的物质追求不断收窄人的精神空间,阅读的重要性不再像早先那样为人认知。镜头一:2013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上升,综合阅读率下降;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报纸和期刊的阅读量均有下降,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均有上升;我国国民每天接触传统纸质媒介时长有所增加。新兴  相似文献   

2.
拯救阅读     
相对于纸质书阅读率的连年下跌,数字阅读率却在日益增长。电子阅读器貌似在拯救阅读,让读书的人多了起来。但是,读书的人和读书人有着本质的不同,数字阅读的浅层化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对阅读本身造成了伤害。数字阅读,容易陷入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这种阅读习惯将致使思维能力弱化,最终导致文化底蕴散失。  相似文献   

3.
拯救阅读——“深阅读”濒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纸质书阅读率的连年下跌,数字阅读率却在日益增长。 电子阅读器貌似在拯救阅读,让读书的人多了起来。但是,“读书的人”和“读书人”有着本质的不同,数字阅读的浅层化在某种程序上被认为对阅读本身造成了伤害。  相似文献   

4.
数字视域下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博弈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国民的传统阅读率不够理想,网络阅读率则显著上升。国民阅读遭遇阅读困惑,发人深思,引人警醒。我们应理性看待和正确认识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的博弈,在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之间进行合理取舍。  相似文献   

5.
珞珈 《出版科学》2010,18(1):1-1
全民阅读现已成为重要的文化现象。它集中表现为阅读主体的扩大,阅读内容的延展,阅读媒介的增多,阅读方式的多元,以及阅读消费的便捷。从1999年起连续至今的六次"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调查"显示,在我国识字人口中,传统媒体阅读率占有50%左右的比例,其中报纸、期刊阅读率均高于50%,图书  相似文献   

6.
《新闻前哨》2014,(6):42-42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近日公布了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7.8%,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均较2012年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古倡导"耕读传家",将阅读视为修身持家的必要途径,然而今天国人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次国民阅读率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比2011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数字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40.3%,比2011年上升了1.7个百分点,受报纸阅读率下降等影响,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6.3%,比2011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一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2017,25(4)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18日发布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 连续8年上升,达68.2%,图书阅读率为58.8%.手机接触时长增长显著,人 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6分钟. 调查发现,2016年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其中纸质图书阅读 量为4.65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21本. 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新兴媒介的时长整体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手机阅 读接触时间最长.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为66.1%,连续三年超过网络在 线阅读接触率,并逐渐拉开距离.2016年,有62.4%的成年国民进行过微信 阅读,较2015年的51.9%上升了1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阅读具有性别差异吗?答案是显然的,许多调查都证实了这一点。2012年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就显示,我国成年女性的阅读率低于全国平均值,尽管女性阅读期刊的比例高于男性,但整体阅读量仍低于男性。此外,不论是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还是光盘阅读,女性的比例均低于男性,其中尤以在线阅读方式的差距最大。  相似文献   

10.
李娟 《新世纪图书馆》2012,(7):22-25,11
论文在汇总第一至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成年人阅读现状,进而探寻提高民众阅读率的途径和相应的阅读推广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一、图书阅读连年走低网络阅读持续增长 本项调查对图书阅读率有国民阅读率和识字者阅读率两个定义.广义的国民图书阅读率是指每年至少有读一本书行为的读者的总体与调查样本总体之比,这个指标表示的是有阅读行为的读者群体在全体国民(包括不识字者)中所占的比例.狭义的国民图书阅读率是指识字者阅读率,即每年至少有读一本书行为的读者的总体与识字者总体(拒答者除外)之比.  相似文献   

12.
提升阅读理论构建阅读社会   总被引:42,自引:6,他引:42  
论述“阅读”、“阅读习惯”等理论研究的缺失。分析当前社会阅读率下降的原因,提出阅读研究要注重实际,国家应将阅读作为文化教育发展的基本指标,加强图书馆读者工作,完善阅读环境,在社会开展阅读活动,养成阅读习惯与提高阅读修养,着重“从娃娃抓起”等有关营造阅读社会的十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功利到权利——为功利性阅读申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伴随国民图书阅读率的下降,功利性阅读在国内图情界、教育界均倍受争议.然而,把阅读率下降等问题全部归谬于功利性阅读是片面的,从图书馆读者阅读权利角度考虑,选择功利性文献是读者的自由,进行功利性阅读是读者的权利,都应受到图书馆充分尊重和公正对待.因此,建议图书馆在实际工作中保障功利性文献的采购,并提供功利性文献荐购和书评平台等相关服务.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13次调查数据,从各媒介阅读率、阅读量和阅读时长等方面综合分析后发现,17年来,我国国民的阅读状况发生了诸多变化,总的趋势是,除纸质图书阅读保持平稳增长外,纸质报刊的阅读呈下降趋势,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移动阅读在内的数字化阅读方式飞速发展,微信阅读成为表现最突出的新兴阅读方式.尽管数字化阅读的迅猛发展在不断挤压纸质阅读的空间,但从长远来看,纸质阅读将和数字化阅读长期共存.  相似文献   

15.
一、9-17周岁未成年人的期刊阅读率57.7%,14-17周岁未成年人的报纸阅读量为月均3.41期2010年我国9-13周岁未成年人期刊阅读率为55.6%,14-17周岁未成年人期刊阅读率为60.7%。综合以上两个年龄段,9-17  相似文献   

16.
从阅读的意义着手,分析了当前社会阅读率持续下降的原因,探讨了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的重要储存机构,如何促进大众阅读,培养大众阅读意识的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17.
儿童阅读作为全民阅读的重要内容,受到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通过《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得到大力加强。我国儿童图书阅读率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但阅读量还有待提升,城乡儿童阅读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儿童数字媒介阅读素养有待增强。面向未来,我们需要认识到阅读力是综合国力有机组成部分的观念,普及“快乐阅读”理念,前瞻性面向信息化智能化新时代,发展智能化儿童阅读理论与实践体系,引领国际阅读新未来。  相似文献   

18.
李新祥  王晓 《出版广角》2014,(14):28-30
正阅读精神需要在阅读实践中体现,前提就是要在操作层面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塑造阅读风尚。全民阅读在许多国家被当作"总统工程",当作一项国家战略。日前出炉的2014年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2013年图书阅读率为76.1%,人均图书阅读量为6.97本,较2012年提高了1.48本。相较于成年国民2013年人均图书阅读量4.77本,我国青少年阅读的状况似乎要好一些。那么我国青少年阅读的状况是否真的很乐观呢?实际情况恐怕并  相似文献   

19.
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引起了人们广泛的重视。本文从阅读的定义、现状、阅读率下降的原因以及阅读今后的走势几方面对调查的初步结果进行了解读,指出传统阅读率下降是阅读多元化现状下的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新闻导刊》2008,(3):43
版面阅读研究是对版面工作进行监测,为版面设置、设计工作提供建议与支持,是整个监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在版面阅读研究中。主要从分析4个方面来对各个版面的阅读情况进行分析。一是版面阅读率:版面阅读率指阅读过某版面的读者人数占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