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为广告翻译策略的研究开启了新的视角.本文以翻译目的论的原理为理论框架,从广告翻译的目的性出发,结合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情况,提出广告翻译可灵活运用直译、意译、创造性翻译、补译及浓缩性翻译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商标翻译有别于其他常规翻译,它是以广告销售为目的而进行的翻译行为。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框架,阐释商标的特点,并在目的论指导下提出商标翻译的原则,以及音译法、意译法和音意结合法三种商标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商标翻译有别于其他常规翻译,它是以广告销售为目的而进行的翻译行为。本文是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框架,阐释商标的特点,并在目的论指导下提出商标翻译的原则,及音译法,意译法和音意结合法这三种商标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4.
胡婷婷  牛新生 《考试周刊》2008,(14):229-230
本文从目的论的角度,对广告翻译进行了探讨."目的论"将翻译看作是有意图性的交际行为,将译文的预期目的置于翻译的首要位置,为商业广告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广告在用词、句法、修辞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翻译时译者可以根据翻译目的,采用直译、意译、改写等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特殊文本,世博标语大多以中英文双语的形式出现,以实现其传达信息、指导读者行为的目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流派以目的论为核心,强调文本和翻译的功能,其理论对世博标语的翻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以此解读上海世博会主题标语的翻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唐莹  肖洋 《海外英语》2013,(13):139-141
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目的论强调以预期目的来判断译文是否成功,对房地产广告这一实用性文体的翻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该文以目的论的原理为理论框架,从翻译的目的性出发,例举分析了房地产广告英译中存在的功能性、文化性以及语言性翻译失误的现象,并指出翻译目的论对房地产广告的翻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目的论强调以预期目的来判断译文是否成功,对房地产广告这一实用性文体的翻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该文以目的论的原理为理论框架,从翻译的目的性出发,例举分析了房地产广告英译中存在的功能性、文化性以及语言性翻译失误的现象,并指出翻译目的论对房地产广告的翻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目的论的观点,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目标广告的文化取向策略应该是广告翻译的基本策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选择源语文本中主要信息通过包括增加、删略、借用、修改的意译或直译方法来满足目标读者的特定要求。  相似文献   

9.
费米尔所提出的目的论不但是德国功能学派的主体理论,也为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诺德在认同费米尔的目的原则基础之上,提出了连贯和忠实法则。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从目的论的三法则:目的、连贯、忠实来具体分析广告翻译中的一些实例,指出要实现广告翻译的预期目的,译者就要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了解目的语的文化语境,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加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杨辉  张其云 《文教资料》2010,(10):59-61
作为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支柱之一的目的论认为,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主导原则是整介翻译行动的目的。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在探讨广告英语语言特征及其翻译策略的基础上强调广告翻译者应以“目的原则”为宗旨.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以增强广告功效。  相似文献   

11.
汪宝琴 《海外英语》2012,(13):159-160,168
随着越来越多国外游戏的引进,游戏名称的翻译在越来越受到翻译界的关注。选择合适的译名对于游戏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从"目的论"角度出发,分析了游戏名称翻译的目的和本质,探讨英语游戏名称翻译成汉语时一般采取的策略和方法,即直译、意译、直译与意译兼用以及音译。  相似文献   

12.
李洋洋 《海外英语》2012,(7):137-138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国特色词汇在国际交往中的使用日益频繁。中国特色词汇反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其翻译没有先例可循。因此,中国特色词汇的准确翻译成为了服务于中西交流的翻译工作者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翻译工作者应在充分理解中国特色词汇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准确传达中国特色词汇的意味。拟将探讨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方法,包括音译法,直译法,套译法,诠释法和意译法。  相似文献   

13.
从直译说起     
王建国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3):69-73,175
直译的概念原为词对词翻译,后来演变成一个松散的概念.因此,直译和意译之争在古代译论中和现代译论中性质是不一样的.本文认为现代的直译概念的松散性是导致现代直译和意译之争的根源,而古代的直译和意译之争起源于对神的信奉.本文还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提出了明说翻译和含意翻译的概念,提出当前直译概念缺乏科学性的观点,呼吁停止这场毫无结果的争论.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应用性较强的理论,目的论为广告这一实用文本翻译开辟了新视野。通过对广告文体特点和目的论的研究,证明目的论对广告翻译具有适用性,并结合一些翻译实例,提出一些常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根据目的理论下的纪实翻译和工具翻译,分析了汉语歇后语的翻译方法。在纪实翻译策略下,歇后语的英译可分为直译和直译加注释;在工具翻译策略下,可分为套译和意译。  相似文献   

16.
标识语翻译是国际旅游目地建设不容忽视的内容之一。以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为例,该景区中标识语英译存在许多语用问题。运用相关翻译理论,采用套译、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对该景区中一些标识语原译文进行了改译,以期对国际旅游目的地英文标识语规范化和国际化建设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英语体育新闻在词汇术语和句型句式方面具有自身特色。正是因为这些特色的存在,决定了译者在英语体育新闻的汉译过程中应以目的论为指导,兼顾双重翻译策略,即灵活应用直译与意译的方法。这样才能使汉译后的体育新闻文本既忠实于原语文本,又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易于译语受众对原语信息的接收。  相似文献   

18.
从"目的论"角度看辜鸿铭之英译《论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译者在翻译中国古籍特别是四书五经时大都采用直译加变通补偿的手法,但辜鸿铭却采用了几乎完全归化的翻译策略、高度意译的翻译方法将《论语》译介到西方,而且他的译本深受当时西方读者喜爱,影响深远。本文试从“目的论”的角度来分析辜鸿铭的这一翻译行为,并指出他给我们现代古籍译者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根据字幕的特点和文本类型,将目的论运用于字幕翻译具有很强的可行性.笔者将其运用于分析<赤壁>的英文字幕翻译策略,得出其译者没有拘泥于一种译法,而是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局限下,采用了直译、归化、缩减等多种译法,将通俗易懂、简洁流畅、高质量的译文呈现给了读者.  相似文献   

20.
"信、达、雅"是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提出的关于翻译的标准。根据"信、达、雅"的理论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种,即"直译"和"意译"。本文将通过对《一座长桥》的两个英文译本在"直译"和"意译"方法上的使用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效果方面进行比较评析,来探讨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