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近年来编程教育逐渐延伸至学前阶段,呈现低龄化趋势,但编程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缺乏充分的实证研究。研究以计算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两项高阶思维为视角,依托无屏幕编程机器人工具,基于5E教学法设计实施系列编程教育活动,采用准实验法考察编程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无屏幕编程教育活动对学前儿童计算思维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部分促进作用,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和变通性维度并未得到显著提升。由此建议:理性看待编程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价值与限度,加强编程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融合创新,优化编程教学设计以更好地促进学前儿童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2.
编程作为儿童面向未来、适应未来并改造未来的基本素养,不断得到各界的关注与重视,但其究竟到底有多少教育价值,众多学者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及准实验研究,但研究结果却不尽相同。"编程能否真正促进儿童的个体发展"这一问题仍处在左右摇摆的学术争议之中。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外28项编程影响儿童个体发展的实验与准实验研究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1)整体而言,纳入研究的合并效应量为0.61,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表明编程可以积极正向地促进儿童的个体发展;(2)具体来看,编程能够显著地积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行为发展以及情感发展;(3)与小学及学前相比,编程在中学阶段对儿童个体发展的作用效果更突出;(4)与中期和长期编程活动相比,短期编程活动对儿童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5)编程教育在小规模样本中对儿童个体发展的作用效果相较于中、大规模样本更大;(6)不同编程形式的作用效果不同,其中不插电编程对儿童个体发展的作用更为显著。期望上述研究发现能为我国未来儿童编程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人工智能热潮的大背景下,幼儿编程是现代幼儿园教育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基于此,探究了幼儿编程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运用策略,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品质,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为新时期幼儿编程在科学活动中的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技术》2015,(10):113-118
树莓派是由英国树莓派基金会开发的一款用于刺激学校电脑科学教育的单板机电脑。近年来,通过树莓派提升儿童对编程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成为了国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文章从树莓派原理及发展现状、国际儿童编程能力培养现状以及树莓派教育应用前景分析等三个维度对树莓派的教育应用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认为,树莓派在教育中的合理应用将对我国儿童编程能力培养产生积极作用:首先,将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计算机编程教育经费投入难题;其次,有助于创造新颖的教学内容,更具时代性和实用性;最后,有助于实现编程教育教学法向知识深化和知识创造的转变。文章还对树莓派教育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对改善我国编程教育现状、促进儿童编程能力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可视化编程语言降低了学习者学习编程的年龄和经验要求,成为国际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法对近30年国内外发表的43项相关成果进行量化统计分析发现,可视化编程教育对学生发展产生中等程度的积极影响,但对学习效能培养作用较低;可视化编程教育在不同学段、不同新手比例教育群组、不同实验周期上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对小学低年级和有编程学习经验的群组影响效果较低;可视化编程教育在不同编程任务类型、不同教学方法上的影响呈现显著差异,在游戏设计型任务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上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作为近期国内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校外教育场所,儿童博物馆自由、开放的教育探索环境有望促进幼儿自信心发展。本研究采用随机干预实验、问卷调查和观察法对北京市175名4岁幼儿开展两个学期的追踪研究。结果显示:定期访问儿童博物馆能够显著提升幼儿的自信心水平;家长亦认可儿童博物馆访问经历对幼儿自信心提升的教育效应,对儿童博物馆的总体评价较高。其他显著影响幼儿自信心水平的因素包括自信心起点水平、户口类型、抚养人类型和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7.
在儿童编程教育迅猛兴起与强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儿童编程教育已初具规模,但在编程教育理念、优质均衡发展、师资力量和践行场域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儿童编程教育的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夯实教与学理论基础,构筑良好的编程教育生态环境,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特征并遵循儿童编程教育特有规律。为此,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协调推进儿童编程教育发展;学校应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推动教师成为儿童编程教育主力;家长要参与家校合作,为儿童投身编程学习创设良好环境;理论研究者应探索编程教育规律,科学引导编程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强调小学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创新式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引导式教学法,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教材知识,并在自主探究中归纳答案,增强其探究能力。因此,本文主要对引导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儿童编程教育与基础课程的融合已成为编程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儿童编程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是转变与重塑计算教育观念的一次新尝试,也是推广与普及儿童编程教育的创新举措,更能助力编程教学与学科知识彼此协同发展。Scratch具有算法简化、媒体丰富的图像空间,自上而下、分而治之的修补理念,设计建造、交流协作的自由情境等特征优势,成为“用编程学”的媒介首选。基于此,文章以基于设计的研究为设计原则,并以4P学习法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以小学科学内容为案例的儿童编程与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以期丰富与优化小学科学教学方式并探索推广多样化的儿童编程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技术》2019,(10):12-19
Logo语言的出现成为儿童编程教育的开端,其创建者西蒙·派珀特有关儿童编程及人工智能教育的最初思想成就逐渐受到各界研究者的关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继承与发展。儿童编程教育研究的推陈出新要求更坚实的理论根基支持,故文章首先对派珀特及其关于编程教育与人工智能发展的的理论观点进行了介绍梳理,其次分析总结派珀特的学生雷斯尼克和贝斯对派珀特关于儿童编程教育思想理论的继承与延续,同时简述派珀特对OLPC计划、创客教育、人工智能技术及乐高的创生及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对儿童编程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启示:超越工具形式,注重编程学习中儿童思维能力的提升;创设学习情境,使"建造主义"在编程课堂中真正落地;提炼编程思维与基础课程深度融合;培养儿童面向未来发展的生存技能。  相似文献   

11.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儿的科学探究是幼儿对自然界中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索并形成解释的过程,是在自身经验和观察基础上进行假设、实验、交流、记录和  相似文献   

12.
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将科学教育分为探究和研讨两个阶段,经过这两个阶段使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得出科学理论形成科学概念。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对幼儿科学教育同样具有借鉴意义:早期幼儿科学教育应注重幼儿科学学习态度和方式方法的培养;教师应积极主动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为幼儿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行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13.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而《纲要》中指出:"幼儿喜欢探究、操作、实验,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件和问题,能观察、思考身边的科学现象,学习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实验。"而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形式上,以小实验为主,通过科学小实验,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孩子们才会主动进行科学探索,寻找问题的答案,萌发幼儿学科学的兴  相似文献   

14.
<正>施瓦布认为,科学教育是儿童通过自己的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须的探究能力,进而培养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在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多种途径中,小实验是幼儿最感兴趣的一种。笔者对对科学小实验进行了多年来的探索,实践证明:将小实验以游戏的形式融入科学活动的方法是幼儿科学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一、宽松安全的探究氛围,有利于幼儿大胆操作教师应创设鼓励孩子探究的心里氛围,心理上安全的环境是幼儿主动探究和学习活动的前提。没有安全的心理环境,科学小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又重新提出要普及儿童编程活动。儿童为什么要学编程、是否能够学会编程、应该怎样学习编程,再次成为参与和推动儿童编程事业的人士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在MindStorms一书中,作者佩珀特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儿童为什么要学编程:一方面是分析、论述儿童应该采用的学习方式,顺带批判学校教育破坏了儿童天生所具有的学习能力,伤害了儿童的学习自信;另一方面阐述了计算机不仅对人类的思维加工过程有工具性影响,而且它还会影响人类的基本思考方式,如使用计算机创造的微世界可以让儿童学习的天性得以发挥,从而全面改善儿童与学习相关的人与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幼儿科学素养和探索能力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各种有利于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的机会,引导幼儿学会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探索的对象,创设宽松、和谐的探究环境,支持、鼓励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多观察、多发现、多质疑,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认知结构,从中体验、掌握新经验,满足探究的欲望,获得成功的喜悦,为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明 《山东教育》2003,(27):29-30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明确指出“儿童是主动学习的”,主动学习才能使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中央教科所组织实施的“幼儿园学具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素质教育为核心,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实验。它主要是围绕“动手操作”“培养智能”“面向全体”等关键问题构建而成,是一种跨学科的教学法体系。它一改过去“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教师教,幼儿记”的消极被动的教育模式,在教育内容上相互渗透,为幼儿创设了自由的空间,使幼儿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学会合作,学会积极主动地去活动、去探索、去…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实验与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是在动手操作材料中进行的,需通过儿童的主动探索与主动学习方可获得。要促进儿童能力的发展,进行素质教育,应该为儿童提供充足的、与其心理水平相适应的动手操作材料。教师要注意观察儿童并给予积极的引导,为儿童积极主动学习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幼儿认知材料是以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专为幼儿动手操作而设计,配合幼儿园各种教学活动使用的一种认知训练材料。它从教育功能、教育观念出发,着眼于幼儿潜能智慧的激发及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以《幼儿园教育工作规程》为依据,力求为幼儿主动探索、教师面向全体幼儿、因人施教提供一套辅助材料。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虽然儿童编程教育市场火爆,学界对计算思维的讨论热度不减,但有关"编程学习如何促进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论回应并不充分.基于杜威的经验学习思想,梳理了"做中学"中经验与思维的关系,重点阐释了经验学习中反思性思维的发生过程.通过对计算思维和反思性思维的概念辨析发现,作为儿童编程学习目标的计算思维往往指向问题解决,并且具有反思性特征.儿童编程学习是一种在"做"的经验与反思经验之间循环的反思性实践活动.儿童编程学习源于兴趣,但与儿童自主性、进取心等意志品质相关的持续努力才是推动反思性思维的持久动力.同时,还需要为儿童提供安全的编程情境和开放的互动对话作为思维发生的外部支持.  相似文献   

20.
目前,虽然人工智能时代编程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但编程教育多将重心放在训练儿童的编码操作技能,忽视了编程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进而偏离了儿童编程教育的本真之意,而探索创生多元化的编程教学方式以发展儿童编程思维才是儿童编程教育的价值所在。基于此,文章首先从编程发展历史和教学现实的角度出发,提出“非计算机化”儿童编程教育理念,并对其概念内涵与教育价值展开论述;然后文章以建造主义为理论视角并以活动理论作为实践承接,结合具身化、游戏化、叙事化和协作化的活动实践原则,构建了“非计算机化”儿童编程教育教学模式;最后文章通过详细介绍教学设计示例,并辅以教学应用效果,说明了“非计算机化”儿童编程教育促进儿童计算思维发展的有效性,以期为儿童编程教育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