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使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发生重大改观,库恩革命性的观点得益于对科学史的深入研究。在当今我国科学教育改革进行中,要充分注重科学史的重要性,在科学教师培养方面,也要大力加强科学史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近代早期博物学与科学革命的关系是近代早期博物学编史学必须处理的核心问题。20世纪中叶前后,很多传统科学史研究者并不倾向于强调近代早期博物学内部的断裂和革命,在这样的叙事中,近代早期博物学和科学革命的关系多是外在或无关的。福柯则率先主张近代早期博物学中存在一次与数理科学革命有内在关联的认识型转换。八十年代以来,英美科学史界不同程度地接受了福柯的看法,根据不同的主题对近代早期博物学内部的变革进行了分析,同时也研究了博物学和数理科学在近代早期科学文化上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3.
科学史在科学传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促进科学史的发展,加强对科学编史学的探索是必要的。库恩引入范式的概念说明了科学的革命发展模式,其科学发展理论为科学编史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和方法。外史研究作为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真正受到重视和发展。历史发展证明,仅有内史或是外史都不利于我们真正了解科学的实际发展过程,只有内外史的结合才会有助于科学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也才会有助于我们对科学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美国科学史家、宗教哲学家埃德温·阿瑟·伯特(Edwin Arthur Burtt)的《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The Metaphysical Foundations of Modern Physical Science)是关于近代科学革命的重要著作,也是科学思想史的经典文献。在关于近代早期科学与中世纪科学是连续还是断裂的争论中,它最早采取了"相对非连续"的立场,而且罕见地揭示了近代早期科学与哲学的错综复杂的关联,从而对柯瓦雷(Alexandre Koyré)等科学史家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然而,这部著作并不易读,而且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荷兰科学史家H·弗洛里斯·科恩(H.Floris Cohen)在其《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A Historiographical Inquiry,1994)的第2、3、4节,pp.88-97中扼要精当地概括了此书在科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本书以及科学思想史的魅力,我们将其译出以飨读者。原文中的注释均已略去。张卜天译。  相似文献   

5.
荷兰科学史家弗洛里斯·科恩(H.Floris Cohen,1946-)于1994年写作了一本科学史界的开创性著作《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A Historiographical Inquiry,以下简称“本书”),已由张卜天译成中文,于2012年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6.
从伽利略、.笛卡尔到牛顿:新解近代科学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证近代科学革命中伽利略、笛卡尔、牛顿三者的思想承继脉络,文章认为,众多涉及近代科学革命的历史描述存在某种夸大伽利略、弱化笛卡尔的思想倾向。这种倾向揭露了在科学史的描述中存在着“异化”现象,科学史的“异化”源自哲学、心智、政治、地域、媒介上的偏见,而这些偏见在深层又折射了科学历史甚至科学的社会建构性。  相似文献   

7.
主要从本体论和认识论这两个维度,梳理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之间的关系。通过阐述科学史在科学哲学研究中地位和作用,强调科学史的史实和案例研究,对于匡正自然辩证法领域的思辨倾向、促进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葛长虹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9S):110-110,231
主要从本体论和认识论这两个维度,梳理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之间的关系。通过阐述科学史在科学哲学研究中地住和作用,强调科学史的史实和案例研究,对于匡正自然辩证法领域的思辨倾向、促进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科学编史学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系统阐述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在历史研究领域的应用,它是拉卡托斯的三大学术成就之一,作者从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关系、内史与外史的划分及其相关性、科学史研究的检验标准等三方面介绍了拉卡托斯的科学编史学思想,并做了简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10.
HPS教育是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文章分析了HPS教育的五个主要特征:以科学史、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为基础,强调理解科学本质、培养有科学素养的公众。以此为基础,给出将HPS教育纳入我国科学教育体系的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赵克 《科学学研究》2012,30(9):1281-1286,1300
科学革命观主要出现在对传统物理学进行历史解读的人文领域,然而其影响已超出知识界、思想界几乎遍及社会各个领域。"革命"观不仅不适用于准确地表述科学的划时代进步,更不符合科学发展的宏观脉络。如果科学革命果真存在或成功,那么为何我们要独自享受成功后的兴奋与激动而让中小学生一直生活在革命前的旧社会,继续忍受着阿基米德的静力学、牛顿力学的煎熬呢?通过对三个几近耳熟能详的案例分析表明:科学进步是不断开辟未知领域从而使已知世界的范围不断扩展的进阶模式远比流行的不断革命模式更为接近科学史的真实;所谓的"科学革命"只不过是一种流行的人文传说。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是科学史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而科学史与哲学的关系则是科学史与相关学科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史与哲学的关系实质上主要体现在科学思想史与哲学的关系上。文章从历时性、共时性、互动性多个层面全面、系统、深入地揭示了科学思想史与哲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分析了二者具有密切关系的原因和依据,并凸显了二者关系研究的意义,以引起学术界同仁对此问题的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13.
西方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史研究是以学科独立与学术自由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并随着科学史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编史学也长足地发展起来,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还没形成系统研究。文章主要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科学编史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并对开展科学编史学研究的意义进行了阐述,以期引起国内学者对科学史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2011年,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何传启教授等人,将其有关"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研究成果公布,引起了一些相关的讨论,也引起了一些院士们的关注。然而,作为传统的科学史概念的科学革命,在学术上历来是有些不同理解的。本文即尝试从科学编史学的立场出发,就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察了科学史对科学传播理论与实践的介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一方面,科学史研究内容的拓展和转向使科学传播问题进入科学史的研究视野,其研究成果为科学传播提供理论借鉴,也为科学传播带来丰富优质的内容资源;另一方面,科学史研究立场的变化以及由这些变化产生的新的研究成果,促进了科学传播理论和观念的变化,也影响了对科学和公众的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正由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科学与社会》编辑部、《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由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承办的第五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拟定于2014年10月18-19日在上海召开。会议诚邀学术界广大研究人员、研究生参加,特别鼓励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  相似文献   

17.
H·弗洛里斯·科恩(H. Floris Cohen)是荷兰著名科学史家,专门研究科学革命。他生于1946年,早年在莱顿大学学习历史,1975-1982年任莱顿布尔哈夫博物馆(Museum Boerhaave)馆长,1982-2001年任特温特大学科学史教授,2006年12月起任乌德勒支大学比较科学史教授。其代表作有:《量化音乐:科学革命第一阶段的音乐科学》(Quantifying Music:The Science of Music at the First Stage of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1580-1650,1984)、《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A Historiographical Inquiry,1994)、《世界的重新创造:近代科学是如何产生的》(De herschepping van de wereld:Het ontstaan van de moderne natuurwetenschap verklaard,2007)、《近代科学如何产生:四种文明,一次17世纪的突破》(How Modern Science Came Into the World:Four Civilizations,One 17th Century Breakthrough,2010)等等。其中《世界的重新创造》和《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已由张卜天译成中文,中译本今年将在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2012年8月,值第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荷兰文学基金会与比利时文学基金会代表团访华之际,科恩教授来到北京。张卜天就科学革命、李约瑟问题等话题对科恩教授作了采访。  相似文献   

18.
发达国家普遍重视科学史教育,科学史教育在帮助公民形成恰当的科学观、深入理解科学精神、切实掌握科学方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应改进和完善科学史教育,以便于更好地发挥它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全球转向正在成为西方科学史家关注的中心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够缓解西方科学史研究的困境,开启西方科学史家写作与生存的新历史。现在越来越多的西方科学史家开始重视地方研究,地方研究的重点放在技术知识而不是自然哲学知识。科学史的全球转向正在改变这个学科的地理轮廓和操作模式,正在促成各种研究方法的转变和重塑。同时,科学史是什么的历史、科学史家应该研究什么以及共同交流的语言平台应该是什么等难题再次摆在西方科学史家面前。  相似文献   

20.
去年,国内接连出版了几部西方科学史的重磅著作:大象出版社继续推进着《剑桥科学史》的中译,继两年前译出第7卷后,去年第4卷也完成了。同时,大象出版社又引进了科学史之父萨顿的巨著之一——《希腊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而以“第一推动丛书”享誉国内的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则推出了“科学源流译丛”,准备系统地引入西方科学史的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