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弋 《现代视听》2011,(10):41-45
姚明退役,是一次重大的媒体集会,它被央视体育频道建构成一次媒介事件。本文以丹尼尔·戴扬和伊莱尔·卡茨的"媒介事件理论"为基本框架,采用个案分析法,阐释了"姚明退役"直播这一媒介事件的建构语境、路径和展演,揭示出电视对"退役"这一个人行为进行媒介事件建构的方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纸包子事件"试看"新闻民工"的生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于今年7月曝出的"纸包子事件",可以说是近年来新闻界的奇耻大辱,以致于转载此新闻的北京电视台卫视频道《直播北京》节目、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全球资讯榜》等栏目也跟着"吃药",事后纷纷向公众道歉.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戴扬和卡茨所著<媒介事件>中阐述的理论分析2008年3月31日"北京迎圣火暨北京奥运火炬接力启动仪式"电视直播活动,结合央视在此次直播中体现的媒介事件特征,从直播脚本、播出效果等方面分析电视直播对社会仪式事件的反映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4.
"媒介事件"和"传播的仪式观"是近年来中文传播研究中被广泛引用的两个概念,但一些引用中,存在着误读、误用。本文想对《媒介事件》和《作为文化的传播》两本书中的相关概念进行重理,以期更为准确地把握这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实现对灾难性报道模式的突破"、"实现'速报--更正'的直播方式"、"整合媒介资源,实现电视直播效果的最大化"以及"采编合一的机制保障"四个方面分析cctv在面对重大灾难性事件时进行直播的策略,以期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受众的不断分化对涉农报道提出了突破性要求。把媒介事件引入涉农报道,是突破传统涉农报道模式的一种尝试。本文通过笔者的编辑实践以及对《福建日报》"连江千户瓜农遭遇假种"系列报道的分析,总结出媒介事件在涉农报道中相对于其它报道方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打开电视看电影".中央电视台第六套电影频道的定位就是致力于影像艺术的传播。《爱电影》作为一档原创日播栏目.从电影频道特色出发.旨在以电视艺术阐述电影艺术。把艺术融入生活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文化部"十一五"规划中一项重要的发展策略.就是要扩大艺术市场的参与,通过艺术媒介.为我们的社会创造更理想的文化发展空间.营造有利艺术发展的大环境.让艺术得以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8.
王文军 《新闻前哨》2013,(11):78-79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电子传媒——电视,可以将生动的、真实的声音与图像记录并还原,展现在广大受众眼前,使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电视传播中,现场直播更是其优势,不管是文艺活动的直播和新闻事件的直播,抑或是体育比赛的直播.都展示出电视媒体的巨大影响力。目前,我国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电视直播节目有:中央电视台的《新闻30分》、《朝闻天下》以及《共同关注》等。  相似文献   

9.
杨雪  王天浩 《传媒》2021,(6):33-35
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我国大江南北.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央视频推出《疫情24小时》慢直播,亿万网友化身"云监工"参与其中,带来了"现象级"的传播效果.慢直播节目样态首次出现在重大公共事件报道中,可谓是一种传播创新实践.本文以央视频《疫情24小时》为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慢直播作为传播创新实践所带来的成效与影响,归纳主流媒体重大公共事件报道的策略,以期为主流媒体提供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10.
颜美群 《新闻知识》2012,(3):45-46,103
微博作为具有多元化传播元素的一种媒介平台,近年来在重大科技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尤其是2011年的“天宫一号”发射,多家门户网站对发射全过程进行微博直播,直播报道将航天事件碎片化、通俗化、个性化、无时差地呈现给微博用户,给微博用户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本文试图对微博直播内容进行分析,进而比照微博与传统媒体在航天事件传播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高振华 《新闻爱好者》2011,(11):103-104
视频直播一般指的是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18时59分57秒发射升空,央视在19时整《新闻联播》开始时,首次以荧屏下方"小视窗"的形式对发射升空的情形进行了直播。在节目快要结束的时候,对嫦娥二号的星箭分离进行了直播。视频直播的独特优势和  相似文献   

12.
在当下的电视语境中,"现场直播"早已为观众所熟悉。2001年的"9.11"事件、2003年的"非典"和"伊拉克战争",如催化剂一般推动着我国电视新闻直播的发展。2005年,中央电视台对"神六载人飞行"、"连宋大陆行"、"十运会"及"两会"的直播,不但让观众记住了一个个历史的瞬间,也再一次证明了对重大或突发事件的直播,对  相似文献   

13.
电视媒介事件已成为生活中一种重要且常见的"仪式".本文从仪式传播的角度,选取三个实际案例,即2016年央视猴年春晚、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和2016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仪式的直播视频,利用电视媒介符号系统,包括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来具体分析,探讨出不同类型的电视媒介事件具有民族凝聚、文化传承,国家认同、信仰共享以及整合维系民族自豪等方面的重要仪式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浅析媒介事件的仪式直播如何建构这些功能.  相似文献   

14.
如何做好重大体育活动的电视直播,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电视直播是当前我国体育电视媒体面临的重任。本文旨在从媒介事件的角度分析体育直播的文本构成、形式及其意义,解构体育媒介事件的叙事模式,为2008年奥运会的体育直播报道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钟妍 《东南传播》2012,(8):189-191
1992年法国传播学者戴扬和卡兹撰写的《媒介事件》从传播学和人类学的角度首次提出"电视的仪式角色"问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2009年国庆阅兵盛典、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这些事件经由广播电视大众媒介的直播报道构成了典型的媒介仪式行为。媒介仪式传播效果的实现离不开播音员的有声语言创作,本文试通过对以庆典、开幕式解说为代表的媒介仪式有声语言的分析,探讨有声语言在媒介仪式中的作用与要求。  相似文献   

16.
传播学著作《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阐述了著名的"媒介事件理论"。传播学者丹尼尔·戴扬与伊莱休·卡茨在该著作中指出,媒介事件是"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主要是国家级的事件",是  相似文献   

17.
《视听界》2013,(2):2-3
2003年3月,南京新闻综合频道大型新闻直播栏目《直播南京》开播。开播10年来,《直播南京》获得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十佳新闻栏目奖"等殊荣,成为南京地区民生资讯、热点事件的第一权威发布平台。2012年6月改版后重点打造了"封面"、"独家"、引领城市台新闻创新潮流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电视台生活频道原隶属于有线台下,和国内许多同类电视台一样曾面临媒介竞争的血雨腥风,近两年经过大胆的创新改革,以自己的新锐形象和鲜明特色在本埠异军突起,成为本市甚至全国城市电视台的代表符号之一,2010年频道主打栏目《都市发现》被评为全国城市标杆品牌栏目,2011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品牌栏目。全新升级后的生活频道最大的亮点就是直播。新闻直播节目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应用于国家重大新闻事件,直到2003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新闻直播节目走上了平民道路。直播为新闻传播带来  相似文献   

19.
随着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媒介事件的传统类型逐渐分化,形态更加多样,社会功能、意义更加多元.同时,媒介事件在受众群体中的广泛传播和影响对社群具有生成性作用.本文重点论述媒介事件与社群生成的关系,探析新的媒介环境下媒介事件的类型划分,分析新型媒介事件中的"人-群"关系.  相似文献   

20.
陈海燕 《现代传播》2015,(3):156-157
当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发生时,媒体的责任如何体现?2014年3月以来,在昆明、乌鲁木齐、广州连续发生的暴恐事件,不仅一再敲响公共安全的警钟,也给传统媒体如何应对公共危机展开了高难度考卷。以时事评论见长的《直播港澳台》系列节目,就一直在探索如何在公共安全事件的报道中,运用好新闻评论这把"利剑"——汇聚舆情、释放情绪,引导危机缓解,提高应对能力。本文尝试分析《直播港澳台》2014年以来对几起"暴恐"事件的报道,力求为传统媒体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