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将通证激励机制应用于预印本自组织同行评议的框架之中,解决该同行评议模式缺乏激励机制的问题.[方法]将"通证经济"的理念与激励机制相结合,解决预印本系统中自组织同行评议的激励问题,并通过案例分析方法,以Steemit为参考模式,研究其通证激励机制的原理与特点.[结果]通证激励模式下的预印本系统是一种建立在区块链技...  相似文献   

2.
经历21世纪前十年快速发展后,OA期刊与预印本数据库发展遭遇瓶颈,最主要原因是OA期刊与预印本数据库至今未能构建一套评议效度不低于传统同行评议模式、适应开放存取环境的新型同行评议模式。本文提出一种预印本数据库环境下,不需要传统编辑介入与期刊载体、由预印本系统按照客观规则与算法推动同行评议活动持续进行、"人人评我、我评人人"的自组织同行评议模式。将自组织同行评议模式与现有代表性同行评议模式进行了比较。预印本数据库下的自组织同行评议模式能够很大程度上消除传统同行评议模式以及我国学术出版与学术评价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具有范式变革的理论价值以及为构建我国国家级预印本数据库提供决策参考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多学科期刊群在线开放评议出版模式,为国内学术期刊界提供借鉴。【方法】 分析现行科学评审出版系统存在延迟出版、不透明、客观性受到怀疑等方面的弊端,提出扩展多学科预印本仓储的功能,构建多学科期刊群在线开放评议出版模式。【结果】 构建多学科期刊群在线开放评议、快速多维度评论及评分、读者对评审人员的评审进行评议及打分的科学评审出版模式。【结论】 新的模式具有免费、开放、透明、合作、交互、高效、共享等特点,可实现开放数据、开放评议、开放获取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在学术评价活动中,学术论文同行评议是其他一切评价活动的基础。评价理论从本质上揭示了学术评价活动中的各个关键要素及其作用关系。以此为出发点,对论文同行评议展开演进分析,以发现同行评议的新进展和总体趋势。[方法/过程]针对学术论文的同行评议,从评价主体、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模式3个方面对其演进路径展开分析,最后从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的角度进行总体趋势的分析及展望。[结果/结论]论文同行评议在发展中呈现出评价主体广泛化、评价标准多元化和评价模式自主化的趋势。未来应重点关注同行的概念、分类及其关系研究,评价标准的合理性及其关系研究,开放式同行评议的要素及其结构研究,基于论文知识元的同行评议研究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开放同行评议的大背景下,探讨会议论文同行评议得分与其被引频次的关系,从而分析同行评议结果与传统文献计量指标在科研评价中的关系,为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基于OpenReview平台提供的ICLR会议论文的公开评审数据,将全部论文划分为口头报告、海报展示和拒收论文三类,运用文献计量和统计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凌峰  程灵慧 《情报杂志》2023,(11):168-173+167
[研究目的]期刊与预印本是当代研究者发表论文的两种渠道,各有优缺点,思考两者现状、互动及未来发展,提高论文发表与学术交流效率。[研究方法]采用数据调研方法,根据Dimension数据库数据比较过去30年预印本论文与期刊论文数量的动态变化情况。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多数研究者不选择在预印本发布论文的原因。运用理论分析方法探讨预印本与期刊优势融合的可行性。[研究结论]通过推进预印本2.0建设,期刊与预印本可以从目前的局部、小范围的互补合作发展为全面优势融合,高速度、低成本发表论文,推动开放科学运动,加速学术创新、知识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互联网时代出现看多种新论文发表系统,对多种论文发表系统之间逻辑分类关系以及彼此之间的中长期格局演化进行讨论。[方法/过程]从论文发表系统对一篇论文是否进行评议、评议是否分级、是否拒稿3个维度提出论文交流系统分类框架,将期刊、预印本、F1000 Research、在线评级平台4种论文发表系统全部统一在一个分类框架中。另外,基于研究者与研究管理部门对论文交流系统的不同需求,定性分析了论文交流系统的中长期演化格局。[结果/结论]中长期看,在线评级平台将对期刊系统形成明显冲击,期刊内部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国际医学期刊出版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时在同行评议和内容获取方面的策略及其对学术出版领域的长远影响,从而为中国医学期刊发展提出建议,以帮助中国医学期刊适应急速发展的国际学术出版业需求和应对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方法】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谷歌学术数据库进行文献梳理,并结合行业新闻和国际出版行业协会资讯,分析国际医学期刊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同行评议和开放科学方面的主要策略、成果及其长远影响,并结合中国医学期刊应对策略提出建议。【结果】疫情影响下,国际医学学术期刊出版应对策略主要集中在同行评议提速、开放获取提速和数据挖掘改进3个层面。基于流程细化、专家团队建设和预印本平台协作的审稿提速策略成果显著,但来稿的学术把关水平下降。医学学术内容的开放科学理念进一步强化,开放获取加速,多个大型开放获取数据库建立,数据挖掘分析工具大量被开发。与国际期刊相比,国内医学期刊同行评议和开放科学提速手段少,缺乏多平台多机构合作机制,资源优化和整合能力弱,医学预印本平台、自组织同行评议平台和数据挖掘研究等亟待开发。【结论】疫情下同行评议的提速和...  相似文献   

9.
开放存取期刊PloS ONE网络出版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爱香 《现代情报》2012,32(9):69-71
以PLoS ONE为案例,分析开放存取期刊的可持续发展网络出版模式。较详细介绍了PLoS ONE的出版准则、同行评审制度、运营模式、文献影响的学术评价方式、开放获取以及索引和存档。其出版前同行评审与出版后网上公开评议共存模式、以及快速发表特点,值得科技期刊界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作为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开放同行评议以其公开、透明的优势日益受到关注.试图探究开放同行评议的实践进展与实践现状,为我国学术期刊实践开放同行评议提供借鉴.[方法]在实践进展方面,通过梳理开放同行评议的发展脉络及其出版流程,明晰开放同行评议的特性;在实践现状方面,以欧洲地球科学联盟旗下 3 种开放同行评议期刊为例,从数据的角度揭示开放同行评议的现实状况.[结果]实践开放同行评议的期刊、参与开放同行评议的科研群体数量逐渐增多,但与传统同行评议期刊相比,开放同行评议期刊仍为少数且开放程度偏低,与此同时,绝大多数科研人员不愿实名参与.[结论]建议我国学术期刊从公开匿名审稿意见开始尝试开放同行评议,在此过程中需要正视开放同行评议的不足、重视专家的意见与需求.  相似文献   

11.
韩玺  韩文婷 《现代情报》2021,41(1):78-87
[目的/意义] 在线医评信息对构建互联网医疗信任十分重要,但目前医评网站中医生人均评论十分有限。因此,探索用户生成在线医评信息的影响因素有利于促进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方法/过程] 对34位健康信息用户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基于扎根理论对资料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结果/结论] 通过分析得到45个初始概念、15个范畴及对应的用户认知、用户个体特征、医疗环境和医生特征4个主范畴,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用户生成在线医评信息的影响因素模型,并从医疗政策、医疗服务提供者、网络医疗平台和网络用户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激励对策。研究结果对在线医评信息生成的影响因素提供了理论支持,对促进在线医评信息的生成提供了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学术社区开始成为知识交流的重要平台,建设激发社区科研人员参与热情、提高科研合作效率、维持科研团体活力的激励机制变得非常重要。[方法/过程] 本文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对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行为进行分析,分别描述了无激励机制和有激励机制的演化博弈关系和过程,探讨了影响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合作行为的因素。[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虚拟学术社区博弈双方在无激励机制的环境下,演化稳定策略是(不合作,不合作),在有激励机制的环境下,演化稳定策略是(合作,合作)或(不合作,不合作),由此得出完善虚拟学术社区激励机制有助于科研人员合作行为的产生,根据科研人员合作影响因素的不同结果,给出促进虚拟学术社区激励机制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郭洋  谭春辉  王仪雯 《现代情报》2021,40(12):55-63
[目的/意义] 虚拟学术社区开始成为科研合作的重要平台,本文通过对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行为的博弈分析,有利于维系与推动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关系的形成。[方法/过程] 基于理性人假设,从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团体和科研合作个体两个主体出发,构建KMRW声誉模型分析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合作策略选择与稳定性,并引入贴现因子、激励因子、惩罚因子,进一步对科研合作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中,声誉会对科研合作个体的行为产生明显影响,而贴现因子、激励因子和惩罚因子的存在使得科研合作个体的声誉价值增加,促使形成的虚拟科研合作团体达到均衡状态,并据此提出促进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4.
刘冰  庞琳 《情报理论与实践》2021,(3):172-177,163
[目的/意义]从用户角度,通过用户评价内容挖掘构建形成网络学术信息资源评价模型,为网络学术信息资源评价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为其更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过程]文章在利用爬虫工作自动抓取三个知名学术网站用户评论的语料库基础上,运用数据挖掘研究方法对评论数据进行分词、聚类,根据词间与词对关系,构建形成评价体系模型。[结果/结论]基于用户评论挖掘构建形成涵盖资源内容属性、资源外部特征、网络功能属性、获取过程、用户体验五个维度的网络学术信息资源评价体系模型。该体系模型反映出科学用户在利用新兴网络学术信息资源过程中对资源自身属性和平台规范性的关切,是用户与利用正式学术信息资源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5.
杨瑞仙  张广轶 《现代情报》2021,40(10):52-61
[目的/意义] 本文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过程和机理进行深入探讨,为该主题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方法/过程] 利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内涵与特征、过程、机理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推断知识交流效率的表现形式,引入经济学中的效率测度方法识别知识交流效率评价指标。[结果/结论] 构建以知识交流组成要素、交流动因、交流机制、交流效果为核心的内部机理模型,社区成员在知识交流过程中产生的发帖、评论、浏览以及再评论等数量是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量化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Web3.0快速发展背景下,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改进与发展的新平台、新模式。【方法】 以Peerage of ScienceFrontier为案例,针对最新的基于社交网络平台的同行评议模式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该同行评议模式的改进、特点、流程、工作方式等。【结果】在社交网络平台下,同行评议从静态变为动态,从"一对一"变成"一对多",从封闭式评议变成开放式评价。【结论】基于社交网络的同行评议模式是同行评议发展的最新趋势,可为我国的同行评议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由于传统的单一评价方法弊端愈加明显,笔者将通过实证研究证明组合评价及复合评价模型在学术期刊评价中相对于单一评价模型的优越性,为学术期刊评价提供更合理的评价视角。[方法/过程] 单一评价方法是选择运用熵值法、因子分析法和TOPSIS法对学术期刊进行学术影响力评价,提出的组合评价模型原理是通过对这3种单一评价方法的结果进行Kendall检验,在具有显著性一致性的基础上建立模糊Borda组合评价模型进行组合评价,提出的复合评价模型的原理是通过熵值法的差异系数对因子分析的主因子方差贡献率和因子得分系数的修正,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构造加权规范矩阵,运用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结论] 实证研究表明,组合评价模型和复合评价模型与单一评价模型评价结果一致性较好,且组合评价模型和复合评价模型具有更好的区分度,相对于单一评价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旨在为国内学术期刊改进同行评议及国内同行评议理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Richard-Pascal-Wang[2017]同行评议模式分类模型精简版框架为分析工具,使用多维可视化方法,梳理欧美期刊13种同行评议模式,分析同行评议模式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结论]欧美期刊同行评议模式呈现出参与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旨在研究基于开放获取的高校科研成果知识库的构建。[方法/过程]介绍了开放获取与高校科研成果知识库相融合的基础,论述了基于开放获取的高校科研成果知识库构建要素,在剖析已有开放获取的高校科研成果知识库实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性的基于开放获取的高校科研成果知识库构建方案。[结果/结论]开放获取有效地促进了高校科研成果知识库的构建,拓宽了科研成果传播的渠道,促进科研工作的资料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