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意义]旨在探讨学术专著影响力评价方法。[方法/过程]选取读秀馆藏数据、WorldCat馆藏数据、豆瓣评分、豆瓣热度、豆瓣评论、中国知网收录书评、论文他引、图书引用等八个指标,构建学术专著影响力评价体系。利用TOPSIS法对“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中专著的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专著影响力评价的结果。[结果/结论]引文计量指标和Altmetrics指标相互独立地反映了专著的影响力,Altmetrics指标能够及时地反映专著的热度和影响力,对引文计量指标的评价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2.
科技期刊选订中基于离差最大化的组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科学地选订科技期刊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这是由于各类高校图书馆都面临着科技期刊种类增加、价格上涨、资金短缺等问题。实际上科技期刊选订是一个综合评价问题 ,文献 [1]对此作了些研究 ,它利用了层次分析法 (AHP法 )得出了评价结果。然而层次分析法确定多指标的权系数属于主观赋权法 ,主观赋权法的随意性较大 ,评价结果准确性稍差一些。文献 [2 ]提出的灰色聚类决策法需要确定评价期刊的 4个指标的权系数 ,权系数的计算还是利用了文献 [1]中的层次分析法。在综合评价中 ,目前多目标权系数确定方法除了主观赋权方法 ,还有客…  相似文献   

3.
综合运用主客观方法确定科技评价指标权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多指标科技评价体系建立一种主观、客观相结合的权重确立方法。方法采用专家直接评分法、对比排序法、层次分析法三种主观赋权方法和标准离差法、熵权法、CRITIC法三种客观赋权方法确立评价指标综合权重,进行多指标的科技评价。结果主客观赋权方法相结合确立的科技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既反映了决策者经验信息,又反映了实际科技数据的信息,使得综合评价结果更合理和客观。结论主客观方法相结合可用于科技评价多指标权重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分析Altmetrics指标与引文量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完善国内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提供借鉴,探寻影响文献社交媒体影响力的主要因子。[方法/过程]选取Web of Science平台上Library&Information Science(LIS)学科分类下的51321篇期刊论文,采用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描述性统计等方法,分别探寻Altmetrics指标与引文量、Altmetrics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对比不同时段与全时段文献、高被引文献与全文献在相关性测度时的差异,并提取出3个能最佳解释Altmetrics影响力的共性因子。[结果/结论]WoS被引量和Scopus被引量显著相关。从整体来看,被引频次与Altmetrics指标间相关性较弱。从不同时间阶段来看,以2010年“Altmetrics”概念提出的元年为节点,前后两个时间阶段的Altmetrics指标值及其相关性确实发生了显著变化。此外,高被引文献的被引量与Altmetrics指标间的相关性普遍加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学术图书是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的学术产出形式,结合现有研究基础,从多维角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的有益探索。[方法/过程]文章从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两个维度,选取图书被引、图书馆藏、学者影响力、书评、微信微博数据、网上书城评论等指标,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以上的图书进行实证分析,利用CNKI、读秀、WorldCat、微信、当当网、豆瓣等平台获取传统计量指标和Altmetrics指标数据,运用CRITIC赋权法、TOPSIS综合评价法对269本图书进行影响力评价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提出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未来应该加大图书在不同渠道的宣传力度,加速相关数据平台建设,探索更加全面有效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旨在为新型学术评价指标的准确筛选、学者学术影响力提升和各级图书馆开展科研支持决策等创新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量化了Altmetrics指标对引文量产生贡献的大小,选取综合学科大样本数据集,运用适合社交媒体平台的计数型数据类型的负二项回归模型进行拟合。[结果/结论]16个被调查的Altmetrics指标中,6个指标对引文量产生了显著影响。问答平台一个单位变化将增加引文量0.1945的变化,政策指标则贡献了引文量0.0226的提升。博客、谷歌社交平台、门德利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分享有利于学术传播;而推特指标则使得论文学术影响力略有所降低,与众多小样本研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7.
基于熵权-G1法的科技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客观赋权的熵权法和主观赋权法的G1法对指标进行组合赋权,建立了基于组合赋权法的科学技术综合评价模型,并对中国2000-2005年期间的科技发展进行了评价。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一是构建了包含治理工业污染投资等反映科学发展观的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在G1法确定指标权重时,对准则层和各指标层分别用G1法赋权,解决G1法直接对指标层赋权、无法对准则层进行评价与排序的问题。三是对主观赋权G1法与客观赋权熵权法得到的权重组合赋权。这就避免了现有研究的客观赋权法无法反映专家经验、或主观赋权法无法反映客观条件变化的双重弊端。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研究高Altmetrics指标Top100论文的合作模式,同时,结合Altmetrics指标和传统文献计量指标全面评价学术论文的影响力因素,对于发展和完善Altmetrics计量系统至关重要。【方法/过程】以2016-2018年Altmetric Top 100论文为样本,对近三年的高Altmetrics指标论文的合作模式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通过合作模式和影响力指标来深入探讨合作模式指标与论文影响力之间的关系。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综合探讨了Altmetric Top 100论文的合作模式对论文影响力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高Altmetrics指标Top100论文的合作模式各有侧重;国家合作模式对U1(使用次数)有一定的影响,而作者合作和机构合作模式对论文产生的影响很小。最后,分析了这些高Altmetrics指标Top 100论文影响因素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熵权-TOPSIS模型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信用风险评估是商业银行信贷决策的关键环节。基于信息熵的思想,建立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的熵权-TOPSIS模型,首先采用熵权法求解了多指标决策问题中各指标的客观权重,并且将其与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的专家主观权重相结合,得出了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其次,采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作为目标函数,根据接近度的大小对申请贷款的企业进行了信用风险评价排序。最后运用某国有银行陕西省分行的实际信贷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信用风险评估是商业银行信贷决策的关键环节.基于信息熵的思想,建立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的熵权-TOPSIS模型,首先采用熵权法求解了多指标决策问题中各指标的客观权重,并且将其与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的专家主观权重相结合,得出了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其次,采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作为目标函数,根据接近度的大小对申请贷款的企业进行了信用风险评价排序.最后运用某国有银行陕西省分行的实际信贷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近年来,量化评价与同行评议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越来越得到认可和重视,"五计学"也为综合评价方法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文章通过梳理计量与评价领域的研究进展既可以清晰领域内研究者的情况,还能明确计量与评价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计量学方法随着评价活动的细化而衍生的发展脉络。[方法/过程]运用可视化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从作者、机构、期刊、关键词等角度入手对国内近十年(2010—2020年)计量与评价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和综述。[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其发展特点是:领域内作者稳定而长寿,科研合作以师生合作为主,期刊仍处于持续发展阶段,计量与评价领域研究互相渗透与促进,研究热点为网络计量、Altmetrics、文献计量、科学评价、学术影响力和同行评议,并且呈现出以下趋势:(1)研究领域多元化和研究对象细分化;(2)认识全面化和指标精确化;(3)评价体系融合化和方法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从方法论层面探索Altmetrics学科范式,推动其理论框架的进一步完善。[方法/过程]根据事件模型,分析引用事件和社交媒体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将引文分析方法移植到Altmetrics中,探讨并扩展Altmetrics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思路,从而构建Altmetrics分析方法体系。[结果/结论]Altmetrics分析方法体系包括:社交媒体事件的特征分布分析、Altmetrics计数分析、文本分析、网络分析和自提及分析,这些方法能够支撑Altmetrics在学术评价中的有效应用,进一步提升领域成熟度。  相似文献   

13.
李明  陈铭 《现代情报》2018,38(5):106-109
[目的/意义] Altmetrics作为学术成果影响力评价新方式正逐渐兴起和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当前Altmetrics研究多基于期刊论文层面,较少涉及学术图书,而在传统图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的情况下适时引入Altmetrics有其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提出可按照学术图书在线影响力产生过程的递进分为阅前查询、阅读意向、阅读使用、评价反馈四个层次构建基于Altmetrics的学术图书评价指标框架,以体现学术图书影响力产生从传播、获取到利用、反馈逐步深入的完整过程。[结果/结论]分层框架不仅能涵盖学术图书Altmetrics指标的广度,还能从学术图书影响深度面向反映指标间的差异,可以有机地构成学术图书Altmetrics评价指标层级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顶级科研论文代表了世界学术领域内重大的独创研究成果,其在网络中的受关注程度体现了社会大众对重大科研进展的关心热度。研究顶级期刊论文在网络中的关注度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提出全面科学的论文评价体系奠定基础,为论文在网络中获得高的网络关注提供指导意见。[方法/过程]利用2016年发表在《Nature》和《Science》的1584篇科研论文的Altmetrics数据和题录信息,从分布特征和相关系数两个维度描绘了论文社会影响力与学术影响力的关系,从论文研究主题和来源国家两个维度探析了论文网络关注度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顶级期刊论文的Altmetrics指标和被引量波动范围较大,各指标分布均呈现长尾偏右的尖顶曲线;论文的Attention score与被引量的相关性较弱;探讨与人类健康和生活相关研究主题的论文更容易获得高的网络关注度。不同国家的论文网络关注度呈现出3类较突出的特征;论文的国际合作程度越高,越有机会获得高的网络关注度。  相似文献   

15.
齐世杰  郑军卫 《现代情报》2017,37(10):128-136
[目的/意义]Altmetrics是当前计量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明晰当前国际Alt-metrics研究态势、研究力量布局和研究进展,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过程]选取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文献大数据为分析源,采用文献计量法从总体态势、研究力量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利用可视化与内容分析法对研究热点与前沿进行梳理与归纳。[结果/结论]①以德国、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地区和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地区是国际Altmetrics研究的主要力量。②国际Altmetrics研究热点正在由理论研究逐渐转向实证研究与应用,精准的有效性验证、大规模实践应用的评估以及在图书馆与机构知识库中应用的探索是Altmetrics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③未来我国应继续加强Altmetrics实证和应用方面的研究,借鉴国外Altmetrics案例的参考意义,积极构建和开发基于国内科学交流环境的新数据源的中文Altmetrics计量工具。  相似文献   

16.
探讨医院科技评价中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比较主客观赋权法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基于以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指标体系,选取《2018年度中国医院综合科技量值报告》中综合科技量值前100位医院的指标数据,分别采用熵值法、CRITIC法、独立性法、信息量法计算指标权重,通过加权计算得到这4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100家医院研究指标的信度系数值为0.883,数据信度质量高;(2)4种客观赋权法权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值呈现出显著性;(3)采用层次分析法与4种客观赋权法计算得到的科技量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值分别是0.920、0.984、0.992、0.976,全部呈现出正相关关系。研究验证了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的主、客观评价结果,并提出客观赋权评价方法的选取要注意根据评价目的、管理需求及评价数据实际进行系统比较后选取。  相似文献   

17.
付沙  周航军  杨波  肖叶枝 《现代情报》2015,35(8):126-130
针对当前权重确定方法单一、传统熵权计算方式不足等问题,构建一种基于信息熵多属性决策的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运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全体决策者对各指标的主观权重,以信息熵理论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并结合主观与客观权重作为最终评价的综合权重。在此基础上依据多属性决策模型提出多属性决策评价方法,该方法将主、客观分析相结合,既考虑权重的现实性,又以数据作为评价基础,能有效解决选择评价中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问题。论文通过对湖南统计年鉴中数据的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学术关系网络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资本,这种资本能真实反映科研机构的学术声望及影响力,为测度科研机构学术网络社会资本丰富程度,本文提出了新的学科评价指标——SCAN指数。[方法/过程]从ESI数据库采集材料学高水平论文的被引数据,利用SCAN指数分析国内材料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排名情况,发现与QS排名吻合度较高,且这种排名结果在两次ESI数据对比试验中具有稳定性,从而印证了SCAN指数的合理性与可靠性。[结果/结论]SCAN指数能较为合理地反映评价对象在学术网络中的相对地位,可用于评估科研机构的学科实力并预测其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9.
高校科研人员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在推动国家、高校和高校科研人员的整体综合全面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科学2.0时代下,有必要将传统计量指标和替代计量指标结合起来实现更为全面有效的评价应用。鉴于此,本文基于ResearchGate网站平台抓取以北京工业大学科研人员为例的高校科研人员在网络媒体上呈现的影响力指标数据,并结合传统的引文计量指标数据,在数据分析中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天际线的方法构建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指标赋权作出综合评价。为科研人员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提供新视角,提出新思路,对具体评价结果进行解析,为完善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体制的相应对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