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命名”是学思维的核心“修辞”活动。“学命名”的特异性首先表现为不定性、未定型和不断变化的过程性;其次体现在以“批评命名”与“学史命名”交互生成、影响、 作用等形成的整体性;其三是渗透于以超越性学理抽象与现象的客观性整合合孕而成的现实性;其四是含纳在“修辞”策略转换历史过程中的本体性。  相似文献   

3.
他剖学,自剖学与民族自剖学分别从内倾,外向与寓言角度构建了“五四”主流学的形态群落,他剖学关注国民性的改造,具有鲜明的启蒙主义色彩,对于国民生存状态的焦虑主要体现为“哀”与“责”的情感定位,中国封建化为其制度发展出一套非常严密的精神控制体系,并且不断得以强化,以致成为社会生活中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这多少让他剖学的作家体味到某种无奈与苦涩,而“奴隶”与“奴才”的人物类别则是此类学的特有景观,体现出中国化潜在的精神;他视角的学算什么叙事特点,表征了作家的离与非离的游子状态。由于他剖学作家对于中国社会的总体认识的先在性,这类学作品在主题的表面等方面就带有一种预设性,或主题先行性,这虽是历史要求与作家命使然,但也常常为唯美的学批评家所诟病。  相似文献   

4.
5.
文学有多种分类方法。本文主要从内容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分类。研究文学类型,既有利于作家的创作,也有利于读者的鉴赏。  相似文献   

6.
7.
8.
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传统的中断和文学的衰落;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又是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产物,有其存在的历史依据。讨论了其在文学创作中体现出来的。“隘化”特征,并对其悲剧性的短暂历程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通过对百年中国文学的反思,重点讨论了这段时期文学的“政治化”、“象牙之塔比”和“商品化”问题。正是因为有“三化”的存在,使得文学的本性被迷失,因此,对当今的文学发展产生了一种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1.
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峡两岸的文学共同渊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母体,但由于海峡两岸长期的时空阻隔,使得处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的两岸文学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本文试图对“寻根文学”这一两岸共有的文学现象进行比较性研究,希冀对两岸文化之根的整合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胡适、陈独秀的学革命理论是学呼唤自由的一个先声。而周作人提出的“人的学”观点,确定了新学发展的大方向。他认为西方的人道主义是新学的哲学基础,倡导平民学和贵族学的融合,指出以人生始、以艺术终应该是学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3.
章阐述了曹丕关于“人相轻”和学价值两个理论问题。对“人相轻”,章认为,“人相轻”是学评论中的一种不良倾向,而曹丕批语这种倾各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人相轻”的产生,是自我认识过高和不能全面把握体造成的,学批语要以公允为标准,克服“人相轻”的陋习。对学价值,章认为,曹丕用“经国观”和“功名观”去强调学的价值,确实是一种远见卓识。同时这种功利主义的学价值观也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15.
"北方文学"的宏观价值与基本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北方民族政权下的学研究,牵涉着游牧明与农业明的冲突,以及两千多年来中华明的总体结构。我国的“北方学”拓展和重构了中国学的总体结构,丰富和改善了中国学的内在特质,改变和引导了中国学的发展轨迹,参与和营造了中国学的时代风气。  相似文献   

16.
"三突出"的构造过程及其理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史的角度剖析“三突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来龙去脉,从延安时代的“工农兵”、“正面人物”逐渐街化为写“英雄人物”到“突出主要雄人物”,揭示着极左导致的的文艺思想的形而上学蜕变。  相似文献   

17.
在周作人的文化和创作实情中,“涩味”和“余情”这两个概念相互关联,并且有深刻的内在意义,本文试图从这两个概念来解读周作人的作品和思想,本文认为,这两个概念包括含着闲适享乐,对文化选择和启蒙的怀疑和深刻的苦涩等复杂意味,而所有这些意味折射出周作人为一个彻底的个人主义者的人生品味和文学立场,也使周作人区别于和其他的自由主义作家,这样的解读中,周作人独特的文学史意义或可呈现。  相似文献   

18.
用“批判现实主义”概念称呼以司汤达、巴尔扎克为代表的早期现实主义较为科学 ,而用之界定以狄更斯为代表的“理想现实主义”和以列夫·托尔斯泰为代表的“探索的现实主义”则后患无穷。“批判”不是现实主义基本品格。肯定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的多样性 ,对于评价中国当代文坛上方兴未艾的具有探索精神的“新现实主义”是极为适宜的  相似文献   

19.
休闲方式多种多样,都出自人的或生理或心理上的需要,其中有一种学休闲,本作认为它体现出中国传统的内养化内涵,相应地,突出学休闲作用的休闲学也就具有了同样的哲学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兴起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以往的文学史或指责其为“逆流”,或避而不谈,刘川鄂先生却以可贵的学术探索的勇气,通过多年的宏观研究与历史考察,力图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文学现象。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一书中。通过摇曳多姿的学术文笔,显示出独出心抒的学术创建,在与其它文学形态的比较中,勾勒出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总体面貌及基本特征,总结其历史命运及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