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奖励与惩罚,我们至少应当从以下三个层面去认识问题:一是奖励与惩罚是中性的教育手段。所谓“中性”就是其本身无所谓好与坏,不能一概而论。就像“好的”奖励可以极大地鼓励孩子、“坏的”奖励会产生诸如“捧杀”、溺爱之类的效果一样,惩罚也可能具有很好的教育性,或者是出现体罚而产生不良的效果。奖励与惩罚的教育性实现与否,取决于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一教育手段的具体运用是否符合教育科学和儿童发展的规律性。二是奖励与惩罚是教师的专业权力。何谓“专业权力”?它是专业人士在自己业务范围内不受外行干扰独立自主处置问题的权力。就…  相似文献   

2.
教育领域中的"惩罚"问题试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惩罚,作为一种人类现象,在人类产生之始就作为一种理念而存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教育领域,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都有其的印记。惩罚在教育领域中,不论从理论还是从实际应用而言,都是一个问题多于答案的论争点。正如一位哲人所言,“那些不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的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由于对教育领域中与惩罚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认识的模糊性,使得人们对惩罚的理解有一定的困惑和偏差,澄清教育中的惩罚理念对教育本身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教育视阈中研究惩罚亟待解决和澄清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神曲     
故事但丁随着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来到惩罚罪恶的地狱,地狱分成九层,他在那里看到许多历史上犯了罪,却不知悔改的人受着各种残酷的刑罚。接着他们来到监狱,监狱分成七层,虽然犯罪但已知悔悟,并得到上帝宽恕的灵魂在此修炼,净化灵魂。到了天堂的入口,维吉尔退去,一列队伍拥着一位高  相似文献   

4.
“今天又是你没写完作业,再去补五遍,补不完不要回家。”“干什么呢?上课还捣乱,站到外面去。”“把你家长叫来。”“来办公室一下。”……类似这样的惩罚,大家一定不陌生。不知你是否观察过孩子的反应,据我观察,孩子面对这样的惩罚,要么唯唯诺诺、胆战心惊、不知所措,要么大大方方、满不在乎、故意捣乱。如果是前者,  相似文献   

5.
《学周刊C版》2016,(26):12-13
面对惩罚,不少教师表现为两个极端:要么一味拒绝惩罚,谈“罚”色变;要么过度提倡惩罚,“罚”不择“法”。那么,该如何理智地面对惩罚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三个方面的策略: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以攻城为下,以攻心为上;需因材施罚,能随机应变。  相似文献   

6.
但丁的《神曲》是关于诗人在地狱、炼狱、天堂这三界的游历,而这三界实际上都是人死了以后的去处.也就是说,但丁所进行的是一次在死亡之国的旅行.所以,读《神曲》,始终有一个问题在我们的头脑中徘徊:但丁为什么要在他的生命正处于人生道路的顶点时去做一次“死亡之旅”?他为什么要在他的生命最强盛、最辉煌的时候去面对死亡呢?因为,但丁在《神曲》中开始游历的时间是1300年,这年他35岁,按照他自己的观点,这正是人的生命力达到顶峰的时候.有一位东方哲人说过:“回忆、冥想、思考死亡是老年人的事,而年轻人是活泼地面对生动的世界和生命.”但丁为什么正相反呢?追寻这一疑问是我们特别是作为东方人的我们理解《神曲》的一条门径.  相似文献   

7.
课间操     
《新作文》2006,(9)
名词、量词老师:“有不少名词,同时又是量词。有哪位同学能举个例子?”小明:“比如‘屁股’这个词,它是名词。可是我爸爸老约翰赌输了,欠了一‘屁股’的债,在这里它就成了量词。”哪都不准去有一个老师,他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有一次他跟小朋友说天堂怎么好,问小朋友说想不想去天堂玩,结果只有一位小朋友没有举手,接着又跟小朋友说地狱怎么可怕,又问要去地狱的举手,还是那一位小朋友没举手,于是老师觉得很奇怪……怎么天堂不去,地狱也不去,就问这位小朋友说:为何天堂不去,地狱也不去呢?小朋友说:妈妈说放学后,要马上回家,哪都不准去………  相似文献   

8.
“地狱”在人们的传说中是极其神秘、可怕的地方。它是惩罚死人的“世界”。因而,当人们干坏事时,便有他死后会被打入“地狱”之说。真的有“地狱”吗?其间有无面目狰狞的鬼怪或令人恐怖的幽灵呢?让我们看看有关文献的记载吧。前苏联耶列茨地区,有一个叫塔尔德金的  相似文献   

9.
《神曲》是一首极其复杂的诗歌,作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宗教俗语、时代背景、历史知识等,在《地狱篇》中但丁将地狱分为9圈,从第七圈开始为"下层地狱",罪刑尤为严酷,其中魔兽共有4个,在神曲中魔兽数量上占有很大比重。本文从4个魔兽出发,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西方神话故事、历史背景,分析4魔兽的内在表达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相信能对读者理解《神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一、用辩论化解断章取义带来的尴尬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日新又新我常新”一框,出现了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按照约定俗成的理解,应该是能够自信地认识自己,即“坚持己见”。但在实际教学中,有学生大胆提出:对但丁的名言为何不能理解为自负地认识自己,是一种“固执己见”呢?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性为人们所忌讳和回避,不少父母至今仍难以用一颗平常之心去对待,认为和孩子讨论性问题,不仅难以启齿,而且有失长辈尊严。因而,对孩子的性问题,要么采用愚民政策,要么用高压手段解决。当孩子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时,要么愚弄孩子:“从山上捡的”、“从沙滩上扒的”。要么“啪”一个耳光,“小孩子别七问八问!”孩子一个很纯洁的“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鲁迅小说《铸剑》出发,重新追问了鲁迅文学世界中“复仇”与“反抗”的现实意义。文章区分了鲁迅小说中“鬼魂”的“好的地狱”与“人”的鬼的世界、地狱之鬼与人鬼,指出鲁迅唯一可以凭借的空间便是“虚无”,这成为他对人间一切权力关系批判的出发点,即在底层之下,以热血浇铸的“剑”、以体温复燃的“死火”去完成地狱对“地下的正义”的追讨;并由此论证丸尾常喜对孔乙己、阿Q与祥林嫂划分的“科场鬼”并不属于“地狱之鬼”的谱系,后者作为“叛徒”的魂灵才是鲁迅的自我认同,寄托了底层对正义的向往与奋斗;同时,文章也从社会史与宗教史的角度来考察了鲁迅笔下“鬼”的意义,尤其是目连戏蕴藏着鲁迅所寻找和鉴别的被层层遮蔽和压制的民族的主体性,即“复仇”才标志着生命的最高境界,这是一种彻底的“革命”姿态,“伪士当去,迷信可存”,鲁迅必须是一个面对自己的“叛徒”,与整个社会决战,永不停息。  相似文献   

13.
惩罚与奖励一样作为教育管理的一种基本方式,往往是育人者手中经常用来规范孩子的‘法宝’:孩子没有完成学习任务要惩罚、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某种要求要惩罚、孩子的言行不规范要惩罚……反正,惩罚就是育人者手中一张老面孔的“通行证”,但是这副面孔却过于呆板。过于冷酷,缺乏新意,没有一丝温情:要么抄作业,要么罚站,要么叫家长……可结果呢,孩子们的积极性并没有罚出来不说,逆反心理反而被‘惩罚。得格外分明。最近读到一则小故事,猛然悟出教育的惩罚原来也有自己的“体温计”。只有用好这支“温度计”,让惩罚充满暖意,富有情趣,才能达到育人成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一天,猴妈妈取出七只箱子.对猴哥俩说:“这七只箱子里分别放有1个、2个、4个、8个、16个、32个、64个苹果.现在要求你们从这七只箱子里取出87个苹果,但每只箱内的苹果要么全部取走.要么就一个不取.应该怎么取呢?”看了看两个孩子.猴妈妈接着又说:“谁的取法好.这七只箱里的苹果就奖给谁。”  相似文献   

15.
但丁《神曲·地狱》既是封建教会的丑恶罪行史,也是诗人那颗不屈追求的心灵轨迹。在序曲中,当作者在“人生旅程的中途”,“谜失了正确的道路”时,象征着理性、哲学的维吉尔出现了,并且引导他游历了地狱和炼狱。在《地狱》第一圈里,作者见到了荷马、荷拉斯、奥维德、卢甘、并且作者认为自己将是“这些大智中间的第六个。”可见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清醒程度。紧接着又见到了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从这些情节中,我们  相似文献   

16.
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因“不服管教”,任课老师要求家长“教育好再送来”,这不过分吧?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因“严重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班主任要求“转班换一个环境”,这也不过分吧?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因“不可救药”,学校让他“该干啥干啥去”,这更不过分吧?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正如掌勺的大师傅怕“一个螺蛳坏了一锅汤”,手执教鞭的人也会害怕“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这“老鼠屎”就是“坏学生”,在成百上千的学生里,他看似不起眼,实则“祸害无穷”。从小处看,会影响教师的业绩考核,延缓调资晋级评优的进程;从大处看,会败坏学校的形象,…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西方的教育工作者主张“奖”而不主张“罚”,据说褒奖能刺激好行为,而惩罚对减少坏行为的效果并不好。他们认为最好的办法是,见到好行为,拼命用“褒奖”刺激,遇到坏行为,最好是视而不见,让坏行为不引起注意,以至遗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张淑文 《河北教育》2005,(24):10-10
“以德治教”历来是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共同主张。所以,在中外教育界流传着一个“十九层地狱”的故事。说从前有个图财害命的人,被上帝打入第十八层地狱。那人不服,认为上帝对他惩罚过重,喊冤不止。有一天,他又在喊冤,只听一个声音从下边传来:“老兄,请安静一下.你打搅我思过了。”那人听了大吃一惊!“第十八层地狱不就是最低层吗.怎么下面还有人呢?”他好奇地问:“你犯了什么罪?杀了多少人?  相似文献   

19.
佛教"地狱巡游"故事母题的形成及其文化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来有“冥界”说,而无“地狱”说。佛教地狱观念与中国传统冥界思想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佛教地狱观念中的道德审判、罪恶惩罚的观念。地狱信仰与中国家庭宗教、祖先崇拜相结合,是佛教融人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六朝志怪小说中大量反映地狱观念的“入冥”故事,是在佛教地狱观念的影响下形成的。对最集中地收录“入冥”故事的《冥祥记》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佛教地狱观念为中国冥界思想增添的新内容,以及佛教地狱观与中国固有文化相融合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王献 《教学与管理》2013,(11):21-22
孙云晓先生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可似乎我们的社会要么崇尚“虎爸”“狼妈”,要么只提“赏识”却不提“惩罚”。作为一名教师,笔者深刻地感受到,若不对学生进行任何惩罚,就等于放任学生的不良行为发展,这不符合为人师者的道德标准;若进行惩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