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开课”执教者在提供教学观摩、研究现场和亮相自我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心灵困境?他们深陷心灵困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怎样使执教者在公开课中突围心灵困境、增强专业自信、还原自我真相?作者结合实践体验,从公开课的价值确认、执教者的心态调整和公开课的生态环境优化等方面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讨了公开课如何摆脱真假是非的纠缠而实现人文情愫与科学理性的有机统一,如何让公开的课堂成为教师思想驰骋和智慧交往的精神领地。  相似文献   

2.
从公开课参与者的三个身份着手来阐述公开课的优点.对于执教者来说,它是提升自我的导火索,着重从科学课程特点视野例谈科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实验设计技能提高的必要性;对于听课者来说,它是提升自我的加油站,吸纳百家之长;对于同课异构的双重身份者来说,它是提升自我的推进器,在对比中加速成长.  相似文献   

3.
从公开课参与者的三个身份着手来阐述公开课的优点。对于执教者来说,它是提升自我的导火索,着重从科学课程特点视野例谈科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实验设计技能提高的必要性;对于听课者来说,它是提升自我的加油站,吸纳百家之长;对于同课异构的双重身份者来说,它是提升自我的推进器,在对比中加速成长。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公开课参与者的三个身份着手来阐述公开课的三个优点。对于执教者来说,它是提升自我的导火索,于是文章着重从科学课程特点这个视野来例谈科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实验设计技能提高的必要性;对于听课者来说,它是提升自我的加油站,能吸纳百家之长;对于同课异构的双重身份者来说,它是提升自我的推进器,在对比中可以加速成长。  相似文献   

5.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开课是教师“精神的盛宴”。它让教师的精神与心灵在“阳光的”课堂相遇、相通,实现教学经验与智慧的共享。公开课的执教者承担公开课任务后,无一例外地调动潜能,追求成功。当他们不辞辛苦地“打磨”公开课的同时“,公开课”又毫无疑问地“打磨”了教师的自身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公开课参与者的三个身份着手来阐述公开课的三个优点.对于执教者来说,它是提升自我的导火索,于是文章着重从科学课程特点这个视野来例谈科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实验设计技能提高的必要性;对于听课者来说,它是提升自我的加油站,能吸纳百家之长;对于同课异构的双重身份者来说,它是提升自我的推进器,在对比中可以加速成长.  相似文献   

7.
新的课程改革开始了,许多老师也困惑了,“现在该怎样上课?…‘怎样的课才是好课?”有的公开课,执教者教学如行云流水,教学环节天衣无缝,有些细节的处理独具匠心,现代化手段充分使用,学生发言积极踊跃.大家都认为这是一节好课,可是有的人却认为课堂上。  相似文献   

8.
希望公开课获得成功,博得听课者的掌声,这是每一个执教者的企盼。于是,公开课前,执教者积极、紧张地做各种各样的准备,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但准备到底应该怎么做,意见应该如何听,就这一话题,下述作者的感悟与见解,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9.
一驳公开课“耗时费力”论。持这种观点的人,是把公开课与常态课放在同等位置上。两者虽然同为课,但是还有不同。公开课除了与常态课一样担负着育人任务外,还担负着大范围地传播先进教学理念的任务,必定要求精益求精,需要的是取众人之智。同时,在大兵团的“打磨”中,既锻炼了执教者,也相应地增强了执教者所在组织的学习研究能力。这是耗时费力吗?  相似文献   

10.
潘茜银 《考试周刊》2012,(41):56-56
常听老师们说,公开课上的花拳绣腿太多,不适合平常的课堂教学。工作多年我听了不少县级、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优课,每次都有很多收获。但是很多优课却离我们的平时课堂太远,除了执教环境的差异和教师执教水平的差距.我觉得还有公开课上营造的热闹气氛是我们平时的课堂演绎不出来的。数学知识的抽象常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给数学老师设计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何让我们家常式的数学课堂使学生乐于接受数学知识,又具有公开课的精彩、生动和深刻呢?我觉得真实是数学课的根本,也是数学课的灵魂。那在平常教学中怎样演绎真实而精彩的数学课堂呢?就我的教学体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从内容到形式,从学生到老师.都可以真实演绎数学的精彩。  相似文献   

11.
说说公开课     
《小学自然教学》2010,(2):44-45
我这样看公开课 1.公开课表达了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有老师认为,公开课就应该是“千磨万磨”磨出来的“成功课”,公开课是不能出现偏差的。其实公开课最重要的是要诠释执教者的教学思想以及对课程和教材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一堂好的公开课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目前有一部分公开课由于执教者急功近利而变了味,主要表现如下:准备过度,脱离实际。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执教者往往花费大量时间准备,甚至连正常的教学都顾不上。不少公开课,由一人执教,集体备课,多次修改教案和试教,执教者失去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反复“演习”,表演过分。一些教师为了保证公开课的成功,课前反复“演习”,提问什么,回答什么,问哪些学生,师生心中都有数。不少公开课,执教者都要反复进行试教,有的学生甚至被试教多次,浪费了师生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有的教师为了使公开课…  相似文献   

13.
说说公开课     
《科学课》2010,(2):44-45
我这样看公开课 1.公开课表达了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有老师认为,公开课就应该是“千磨万磨”磨出来的“成功课”,公开课是不能出现偏差的。其实公开课最重要的是要诠释执教者的教学思想以及对课程和教材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正>评价一节公开课的成功与否,症结在于这节课是否追求教学实效、坚持音乐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强调实践体验——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公开课的执教者是否为教研提供了样本,做到解惑释疑并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如果执教者一心想的是如何在40分钟里展示教学设计上的特色、涌现亮点,展示个人特长,那么一节课就成了"载着镣铐的舞蹈",华而不实。那么,音乐公开课如何常态化呢?笔者认为要树立"三种意识"。  相似文献   

15.
在某些大型公开课开始之前,任课教师与学生或许未曾谋面,师生之间不熟悉,加之众多听课教师在场,造成了情境压力,使本来轻松活泼的学生变得严肃而拘谨。如何在课前利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方便执教者熟悉学生和教学环境,方便学生放松心情、活跃思维,从而尽快投入到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16.
时下,林林总总的观摩课、公开课、比武课都把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作为教学内容的首选。然而。凡执教过此类课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何定位才合理?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才适度?  相似文献   

17.
在一些公开课上,有些教师在电脑屏幕上打出这样的字幕:某某课题,设计者某某,执教者某某。课的设计者和执教者竟然不是同一个人。再如,有些刊物上刊登的一些课例教学设计与指导者是一位或几位教师,执教者却是另外一位教师。这样的“公开课”和“课例”中的执教者是按照别人的思想进行教学表演,完全失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研究工作中,经常参加各种类型的听课活动,随着对公开课研究探讨的不断深入,从中逐渐体会到公开课具有的核心价值,总结出公开课的三大引领作用.下面就数学公开课的价值和作用谈谈自己的体会.一、公开课的价值1.观摩、探讨、思考、提高执教者通过公开课,可展示出如何贯彻课程标准的思路与做法,交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让听课教师对课程教学改革有更具体明确的感受,这种来自公开课的实际  相似文献   

19.
王玲 《贵州教育》2012,(16):45-47
在许多纷繁的公开课、研究课的教学中,第一课时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即使执教第一课时,也总是让人觉得太“胖”。那么,第一课时的教学到底应当怎样上呢?2011年11月份,我有幸参加了“贵州省第四届小学语文科优质课大赛”,让人欣喜的是,大赛组委会下发的文件要求我们探讨如何上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20.
1课堂实录(执教者:任小文——江苏省首批教授级教师) 教师抛出问题1:基因型分别为Dd、BbCc的绵羊进行测交,其后代具有怎样的基因型?比例如何?用遗传图解进行说明(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