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对保障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和提高农户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顾客满意度理论视角,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征地补偿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以及提升征地补偿满意度的路径。研究结果显示:①征地补偿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补偿程序、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补偿分配,且这四大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其中补偿程序对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补偿分配产生正向影响,补偿标准正向影响补偿分配。②加强土地征收补偿宣传工作,可降低失地农户的征地补偿期望值,并且适当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失地农户征地补偿满意度和最大化政府利益,从而实现农户和政府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黄志刚  黎洁 《资源科学》2021,43(1):171-184
建立在扶贫开发基础上的乡村旅游征地表现出规模小、强制性弱、兼具经营性和带动性的特点,这类征地是否会因此提高失地农户的福祉成为学界和政界关注的热点,需要从多维度对失地农户福祉进行分析。本文基于陕西安康、汉中、商洛、宝鸡4市9县22个旅游扶贫村调研获得的817份农户数据,首先采用熵值法对失地农户多维福祉进行测算,然后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模型测算乡村旅游征地对失地农户福祉的净效应。结果表明:①整体而言,乡村旅游征地实施后失地农户家庭总福祉及多维度福祉均有所提升,说明乡村旅游征地在创新安置补偿方式、推动失地农户生计转型、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未来乡村旅游经营效益的提升是失地农户福祉持续改善的保证;②从户主年龄和受教育水平来看,户主为老年人和户主低教育水平家庭遭受的失地冲击相对较为明显,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培训以及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对提升失地农户福祉具有重要作用;③从失地类型来看,虽然完全失地农户各维度福祉略高于部分失地农户,但仍需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征地对失地农户造成的冲击,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总体而言,乡村旅游征并没有对失地农户的多维福祉造成冲击,但后续仍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失地农户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征地带来的不利影响,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失地农民土地征收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郭玲霞  高贵现  彭开丽 《资源科学》2012,34(8):1484-1492
通过对武汉市洪山区、江夏区、新洲区和东西湖区4区城乡结合部的28村近5年被征地的251户样本农户进行结构式访谈获取到失地农民征地意愿相关信息的第一手资料,以便了解武汉市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的征地意愿并定量分析其征地意愿的影响因素。并主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失地农民征地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征地意愿主要与农户家庭征地前对耕地的依赖度、对征地前家庭居住条件的满意度、征地补偿合理性、征地对家庭经济的影响、征地对就业的影响等5个变量有关,其中前两个变量均对征地意愿有负影响,后三个变量对征地意愿有正面影响。应进一步提高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采用更合理的补偿方式;尽可能降低征地对当地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或破坏;改善就业创业环境,引导失地农民走向可持续生计的道路,使其失地后生活水平仍能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4.
结合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的有关规定和在具体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征收权界定的不严谨、征地补偿标准和范围的不尽合理、征收程序等几方面提出了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需要完善的几点看法;同时就上述几点问题及征地补偿、土地收益分配、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的阶段特征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延娜  朱道林 《资源科学》2008,30(7):1024-1031
本文以天津市为例,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尺度探讨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政策的关系。首先选取9个社会经济指标,将天津市1990年~2004年的社会经济水平划分为2个阶段,分析总结不同阶段的天津市征地补偿标准特点;然后针对第二阶段,分析比较天津市12个郊区县中实际存在的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确定方式,并研究不同方式下的区县经济特点;最后选取典型区县,重点分析农村土地征收市场价格与社会经济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和产业结构向第二、三产业的调整,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的确定方式应与区域的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和特点相协调;农村的社会经济水平是目前影响农村土地征收补偿选择“市场定价”方式的主要因素;经济和区位因素逐渐代替土地产值和人均耕地数量,成为决定征地补偿水平高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罗淼  赵俊 《科学.经济.社会》2012,30(2):161-165,17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政府纳入征收范围,土地变得越来越稀缺,由此引发的矛盾和冲突也日益激烈,农地征收中的农民的利益维护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运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农民和开发商所扮演的不同博弈角色以及在博弈中的利益分配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民在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是制度缺乏理性所致.当前,应注重通过完善农地征收立法,提高农地征收补偿标准,规范政府征地行为,建立农地征收的程序性规范等措施,更好地维护农民在集体土地征收中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罗茜 《科技广场》2009,(12):84-87
首先利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对于征地过程中,征地所得利益在失地农民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具有经济人性质同时又具有行政职能的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结论,并给出了征地补偿的合理范围.对于城市化过程中主要出现的土地冲突类型:典型的城中村,非法占地以及农用地征收冲突问题做了具体案例分析.同时将这三种类型的博弈路径进行了分步分析.最后对江西省城市化加速背景下主要土地冲突类型做了博弈分析,给出了农地征收的一般博弈路径.  相似文献   

8.
王连军 《今日科苑》2014,(12):87-88
土地的征收关系着国家财政和个人利益的平衡,征地制度的不完善、不合理,将会造成分配不公,甚至激化矛盾。因而,必须改变现行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政策中"重补偿、轻发展"的观念,构建完善的征收补偿标准,是我国土地征收的头等大事,将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和谐发展,社会的稳定,早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9.
廖龙  郑褚寒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5):112-113,116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土地需要被征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是一项重大的活动,如何妥善解决失地居民的补偿问题、降低失地者的信访率是和谐社会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文章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征地补偿市场化的两个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着手,即土地产权问题和谈判机制问题,来达到水利水电工程征地补偿制度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0.
土地征收对承包权的影响与补偿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灵辉  陈银蓉  成楠 《资源科学》2011,33(2):315-321
承包权是农民依法享有的承包集体土地的资格,是农民享有的一项民事权利。土地征收并不必然导致失地农民丧失集体成员身份,因此失地农民仍享有下轮集体发包土地时承包土地的资格。现行征地制度没有明确失地农民下轮参与承包集体土地的资格,也没有规定征地导致失地农民丧失承包权情况下的补偿措施,这不利于失地农民土地权利的维护,也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通过建立土地征收面积(L/)与下轮集体成员人均承包地面积(S)之间的关系模型(L/-S关系函数),分析不同征地规模对失地农民承包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征收对失地农民承包权的影响与征地面积以及集体原耕地数量存在着密切关系,只有征地面积超过一定限度或者集体耕地压力指数本来就大于1时,失地农民丧失下轮承包集体土地的权利,否则,失地农民并不丧失承包土地的资格。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建议征地造成失地农民承包权丧失时,应对失地农民的承包权进行补偿,并将承包权与失地农民的年龄、法定承包年限等联系起来,利用年产值倍数法建立起了承包权的补偿模型.  相似文献   

11.
现行征地补偿标准偏低,随着我国大规模基础设施等公益性项目征地数量激增,探寻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对农民和项目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研究两个层面分析了现阶段公益性项目征地补偿依据,补偿费的内涵、构成及其测算方法。理论研究表明,现阶段公益性征地补偿应采用"适当补偿"原则,补偿费是指国家按照耕地原用途及农民实际价值损失支付给失地农民个人的合理费用,具体由耕地的经济价值和部分社会保障价值构成。个案研究表明,本文建立的补偿标准和方法是符合"适当补偿"原则的:首先高于现行征地补偿标准,符合农民的受偿意愿,更好地维护了农民的土地权益,其次仍兼顾了政府的实际财政支付能力、经济可行性;修正的土地还原率,更能体现耕地真实的经济价值;独立测算的社会保障价值超过总补偿费的一半,耕地的非生产性价值不容忽视。在本文研究基础上,最后给出了未来征地补偿改革的政策建议:严格界定公益性征地范围、逐步采用"公正补偿"原则取代"适当补偿"、以"公平市场价值"为补偿费测算的基准。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农地非农化的内在影响因素,揭示现阶段我国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价格扭曲、土地征收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提出要抑制地方政府征地垄断行为就需消除政府价格扭曲和运用税收、收费等经济手段调节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以抑制农地过度非农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软科学》2019,(12):121-126
基于希克斯需求理论,以大汶河流域实地走访调研的微观数据为基础,采用双边界二分选择式条件价值评估法估计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农户的生态补偿受偿意愿,并运用双边界T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受偿意愿的因素及边际效应的差异性。研究表明:(1)流域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农户的平均受偿意愿分别为1511.18元/年·户和961.71元/年·户,所需得到的生态补偿标准取值区间分别为1511.18元/年·户至1675.36元/年·户和961.71元/年·户至1113.10元/年·户;(2)两类主体功能区中愿意接受生态补偿的农户对于受偿方式的选择差异不大;(3)性别对禁止开发区农户的受偿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限制开发区农户影响不显著;家庭年收入水平、禁限开发区生态治理的必要性、对生态补偿政策了解程度、对生态补偿政策的心理预期对两类主体功能区农户的受偿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对流域生态的满意度、禁限规划对收入的减损程度、水环境产权意识对两类主体功能区农户的受偿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论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如何做好征地工作及对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补偿工作.通过论述进一步提出了依法征地、严格征地工作程序合理运用安置补偿费用,并通过实例列举了几种对农民失地后的安置补偿办法,确保了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和生产,使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以希克斯分析法对森林碳汇生态补偿进行理论分析,利用四川省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造林项目区参与农户的调查数据,以"放牧地-碳汇林地"土地用途转变造成的机会成本损失为基础,结合农户受偿意愿,运用机会成本法和意愿调查法测算森林碳汇生态补偿额度范围,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户森林碳汇生态补偿受偿额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被调查农户均具有森林碳汇生态补偿受偿意愿,受偿额度在1 758元/(hm2·年)到2 025元/(hm2·年)之间;受教育年限、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参与碳汇造林地面积、牲畜减少量、家庭距最近集市距离、村集体经济状况等对农户受偿额度影响显著。研究对政府制定森林碳汇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生态扶贫等具有一定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征用土地是政府土地征收管理部门按照法律的授权,对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其他任何主体都无权擅自征用土地。土地征用还必须由省级以上政府批准,依法对被征收土地的单位进行经济补偿,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给予适当赔偿,同时要合理安置被征土地上的剩余劳动力。当前征地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引发的多发矛盾亟需有关部门和土地征管人员及时发现,并且找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本文就此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208份全职员工样本探讨了组织公平在组织信任对工作满意度影响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组织信任对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在组织信任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中具有显著三重调节作用,即当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较高时,组织信任对工作满意度的正向影响最强。  相似文献   

18.
基于契约治理、联盟公平及制度理论,提出了联盟显性契约与规范契约影响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的权变观点,并考察联盟公平对知识整合的影响。研究认为,显性契约与分配公平正相关,与程序公平负相关;规范契约与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均正相关。制度环境对这些关系会产生调节效应:法规实施无效率负向调节显性契约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之间的关系,但正向调节规范契约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之间的关系;政府支持正向调节显性契约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之间的关系,但负向调节规范契约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之间的关系。相比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对知识整合会产生更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成都和苏州两个地区为实证,调查7个乡镇35个村的644户乡村家庭,采用典型相关模型分析生计禀赋对农户参与补偿政策成效的影响。研究表明:(1)成都受访农户的自然资本及物质资本有相对优势、生计资产高于苏州农户,但苏州农户的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及社会资本均较成都农户有优势。成都及苏州农户家庭的综合禀赋均与政策成效感知评价呈负相关关系,且苏州农户在政策满意度及政策激励其参与农田管护及农业生产积极性的感知评价均高于成都农户;(2)从生计禀赋综合评价值看,非农经营户(0.3084)兼业经营户(0.3013)农业经营户(0.3008),农业经营户的自然资本丰裕,非农经营户的金融资本较丰富。在补偿政策成效的评价值上,兼业经营户(0.1506)非农经营户(0.1364)农业经营户(0.1321),且自然资本丰裕度正向提升非农及兼业农户的补偿政策满意度,人力资本负向影响农业经营户的农田管护激励性;(3)苏州农户感知政策效应的关键生计指标依次为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及社会资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和物质资本则依次影响成都农户的政策满意度及农业生产积极性。建议根据农户家庭的资源禀赋情况采取适宜措施,促进农田保护补偿政策效率改进及提升。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农户效用最大化条件下有效激励农户主动参与休耕的补偿标准,以效用理论为指导,依托河北省293户样本,构建农户受偿意愿的效用函数测定休耕补偿标准,并通过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农户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 通过多角度的验证,农户意愿视角下测定的休耕补偿标准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合理性;② 休耕补偿标准测算结果显示,参数估计结果为7677.60元/hm2,非参数估计结果为9962.40元/hm2;③ 回归分析表明在河北整村推进实施休耕的背景下,农户的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对受偿意愿的影响被削弱,生产特征和农户对休耕补偿政策的认知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农户生产特征中投入产出比过高是农户选择休耕的根本动因。基于上述结论,建议适当提高现行休耕补偿标准,休耕政策的推行应尊重农户意愿,并积极探索农民增收渠道以降低农户对土地的依赖性。本研究从农户意愿的角度出发探讨休耕补偿标准,是耕地休耕理论研究的新尝试,以期为完善休耕经济补偿机制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