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菲菲  剌利青  Feng Ye 《资源科学》2018,40(7):1483-1493
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网络文本已成为目的地形象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本文选取南京作为案例地,以马蜂窝游客对南京的10 077条在线评论文本为数据,运用网络大数据文本挖掘法、词频统计法和共现网络法,分析得出目的地形象维度重要性存在差异,旅游吸引物是第一层次,公共基础设施是第二层次,休闲和娱乐、旅游环境和地方氛围是第三层次,旅游基础设施是第四层次。其次,南京感知形象中突出的认知成分源于旅游吸引物和公共基础设施维度的感知,而情感形象为正面,并产生了一定的意动形象,形成了网络口碑效应。此外,南京整体形象主要源于旅游吸引物和公共基础设施维度的感知,进一步验证了感知维度的重要性存在差异。本文验证了旅游形象的相关理论,丰富了旅游大数据研究方法,并可为南京旅游形象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历史村镇研究主要关注旅游商业化现象,但缺乏对该类型旅游地形象的整体把握。在历史村镇旅游热背景下,基于游客视角探讨历史村镇旅游地形象感知维度及其作用关系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收集的网络评论文本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挖掘历史村镇旅游地形象感知维度,并厘清各维度间层次划分与作用关系。研究发现,历史村镇旅游地形象主要由核心吸引物、生活气息、商业气息、旅游情感和整体形象5个维度构成,其中,前三者属于认知形象,旅游情感属于情感形象,故上述5个维度可被归纳为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整体形象3个层次。在此基础上,文章形成了“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整体形象”关系链,即旅游者对历史村镇旅游地核心吸引物、生活气息和商业气息3个认知层面的形象感知不仅直接影响整体形象,还通过旅游情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整体形象。这是基于历史村镇这一特殊类型旅游地研究所形成的对旅游地形象三维结构理论的验证和补充,同时也为该类型旅游地开发与运营管理提供重要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研究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对旅游地旅游规划和营销有着重要意义。文章精选携程网、去哪儿网、蚂蜂窝网、途牛网、驴妈妈网等旅游网站的游记290篇为一手资料,借助ROST CM 6文本分析软件,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法,从认知形象、情感形象两方面对环青海湖地区的旅游感知形象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游客对环青海湖地区的旅游景观感知以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较少,与环湖区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不相符;2游客对住宿、交通等旅游基本层面提及频次高,而对餐饮、娱乐、购物等层面提及频次低,旅游体验层次不深入;3游客对环青海湖地区旅游感知形象以积极情感为主,消极情感比例较小。  相似文献   

4.
刘军胜  马耀峰 《资源科学》2016,38(8):1476-1490
不同群体对区域旅游的供给感知评价可为目的地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基于北京市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一手调查数据,建构两大群体旅游供给结构方程感知模型,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分析两大群体对北京旅游供给感知程度及其差异,以识别旅游目的地发展过程中不同群体所注重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①通过对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样本数据的公因子萃取,提取出两大群体旅游供给感知公因子,包括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与安全、交通服务、服务质量与设施、旅游活动、信息服务与营销、旅游景区等方面,并以此建构并验证两大群体结构方程感知模型;②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旅游供给感知存在宏观差异,入境游客注重旅游目的地整体发展水平与软件环境建设,注重旅游过程中的情感性消费,而社区居民更注重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市场营销等基础层次消费;③入境游客所提取出的一阶隐变量对旅游供给感知的路径系数较高,而社区居民所提取出的一阶隐变量对旅游供给感知的路径系数相对较低;④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的旅游供给感知受个人及群体认知能力、感知水平等一系列微观因素影响,受旅游目的地旅游供给结构、发展水平等宏观条件的制约,同时在二大群体所扮演的自然人与理性人角色的共同影响下导致对目的地旅游供给感知出现差异与错位。  相似文献   

5.
不同群体对区域旅游的供给感知评价可为目的地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基于北京市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一手调查数据,建构两大群体旅游供给结构方程感知模型,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分析两大群体对北京旅游供给感知程度及其差异,以识别旅游目的地发展过程中不同群体所注重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通过对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样本数据的公因子萃取,提取出两大群体旅游供给感知公因子,包括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与安全、交通服务、服务质量与设施、旅游活动、信息服务与营销、旅游景区等方面,并以此建构并验证两大群体结构方程感知模型;2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旅游供给感知存在宏观差异,入境游客注重旅游目的地整体发展水平与软件环境建设,注重旅游过程中的情感性消费,而社区居民更注重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市场营销等基础层次消费;3入境游客所提取出的一阶隐变量对旅游供给感知的路径系数较高,而社区居民所提取出的一阶隐变量对旅游供给感知的路径系数相对较低;4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的旅游供给感知受个人及群体认知能力、感知水平等一系列微观因素影响,受旅游目的地旅游供给结构、发展水平等宏观条件的制约,同时在二大群体所扮演的自然人与理性人角色的共同影响下导致对目的地旅游供给感知出现差异与错位。  相似文献   

6.
基于感知-认知因素的奥运会后北京旅游形象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楠  乔光辉 《资源科学》2009,31(6):1000-1006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展现旅游目的地的品牌的最好形式,是一种旅游市场开发可以持续享用的资源。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入境旅游者的旅游感知形象、旅游认知形象为内容,对奥运会举办前和举办后的北京旅游形象进行了动态比较的实证分析。通过旅游者旅游感知形象、旅游认知形象的数据分析发现:北京的旅游感知形象有5个因子,即现代型、时尚型、活力型、便利型、安定型;旅游认知形象有4个因子,即旅游品质、景色与方便性、魅力性、舒适环境。通过t-test检验发现入境游客对北京的旅游感知形象、旅游认知形象均高于奥运会举办前,并且旅游感知形象的变化大于旅游认知形象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展现旅游目的地的品牌的最好形式,是一种旅游市场开发可以持续享用的资源.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入境旅游者的旅游感知形象、旅游认知形象为内容,对奥运会举办前和举办后的北京旅游形象进行了动态比较的实证分析.通过旅游者旅游感知形象、旅游认知形象的数据分析发现:北京的旅游感知形象有5个因子,即现代型、时尚型、活力型、便利型、安定型;旅游认知形象有4个因子,即旅游品质、景色与方便性、魅力性、舒适环境.通过t-test检验发现入境游客对北京的旅游感知形象、旅游认知形象均高于奥运会举办前,并且旅游感知形象的变化大于旅游认知形象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邓宁  刘耀芳  牛宇  计卫星 《资源科学》2019,41(3):416-429
社交网络图片是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的重要载体,基于图片表征内容的营销传播越来越受到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重视,本文选取Flickr上中国港澳台(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英国和美国旅游者拍摄的北京图片作为研究素材,采用计算机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图片表征内容,并从认知和情感2个层面分析、比较了不同来源地游客在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方面的异同。研究表明,在认知形象方面,入境旅游者均对自然、建筑较为关注,但在文化艺术、人物、食物等具体维度上关注内容不尽相同。在情感形象方面,令人愉快(Pleasant)的、兴奋的(Exciting)是所有入境旅游者表现的主要情感,但中国港澳台和美国旅游者所拍摄图片隐含投射出困倦疲乏的(Sleepy)情感,而英国旅游者拍摄的图片则暗含不安苦恼(Distressing)的情感。本文利用计算机深度学习算法分析海量UGC图片表征内容为目的地形象研究提供了大数据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9.
社交网络图片是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的重要载体,基于图片表征内容的营销传播越来越受到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重视,本文选取Flickr上中国港澳台(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英国和美国旅游者拍摄的北京图片作为研究素材,采用计算机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图片表征内容,并从认知和情感2个层面分析、比较了不同来源地游客在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方面的异同。研究表明,在认知形象方面,入境旅游者均对自然、建筑较为关注,但在文化艺术、人物、食物等具体维度上关注内容不尽相同。在情感形象方面,令人愉快(Pleasant)的、兴奋的(Exciting)是所有入境旅游者表现的主要情感,但中国港澳台和美国旅游者所拍摄图片隐含投射出困倦疲乏的(Sleepy)情感,而英国旅游者拍摄的图片则暗含不安苦恼(Distressing)的情感。本文利用计算机深度学习算法分析海量UGC图片表征内容为目的地形象研究提供了大数据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快速崛起。文章从文化的角度提出了旅游目的地所特有的文化形象。并以旅游者亲身的旅游经历为基础研究讨论了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的感知过程,并且借助目的地的角度深度的分析目的地文化形象的传播机制以及传播过程,了解目的地文化形象间的耦合关系,制定文化形象的测量方法。通过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的感知过程和目的地文化形象的测量了解过程来加深较大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对策将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进一步突出。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快速崛起。文章从文化的角度提出了旅游目的地所特有的文化形象。并以旅游者亲身的旅游经历为基础研究讨论了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的感知过程,并且借助目的地的角度深度的分析目的地文化形象的传播机制以及传播过程,了解目的地文化形象间的耦合关系,制定文化形象的测量方法。通过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的感知过程和目的地文化形象的测量了解过程来加深较大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对策将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进一步突出。  相似文献   

12.
传统上大家对西藏的认知一般为"神秘""圣洁""遥远"等。文章从旅游者的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从认知和情感两方面探究了国内旅游者对西藏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分析其感知的影响因素,得出网络构建了"大美西藏"的整体旅游形象,但其具有两面性与综合性特点,与传统认知有一定偏颇,并对其网络视角下的形象传播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力  陈浩  韦瑛 《资源科学》2015,37(8):1588-1597
聘请名人担任形象代言人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目的地营销策略,但旅游学界对名人代言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采用准实验设计研究方法,以大学生为样本收集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名人代言的主流范式“一致性假说”在旅游研究领域的适用性。研究发现:①名人/目的地一致性通过名人可信度影响旅游者的目的地态度和旅游意向,即旅游者感知到名人形象与目的地形象越一致,他们对该名人担任代言人的信任度就越高,进而就会对其代言的目的地形成好感并产生较强的旅游意向;②名人/自我一致性通过名人认同影响旅游者的目的地态度和旅游意向,即旅游者感知到名人形象与自我形象越相似,他们对该名人的认同度就越高,因而对其代言的目的地就会产生较好的态度和较强的旅游意向。  相似文献   

14.
原木英 《内江科技》2023,(2):101-103+156
<正>利用携程网、马蜂窝网及美团网的有效游客评论作为研究数据,借助质性研究数据分析软件NVivo12,并基于扎根理论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从“认知-情感-整体形象”三个维度来分析旅游者对金秀瑶族自治县作为瑶族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情况。  相似文献   

15.
文章构建了社区信息化系统用户满意度概念模型,并以安徽省舍肥市300户居户为样本对模型进行验证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观测变量均较好地解释上层结构变量;公众预期对电子公共服务系统的差异感知和满意度是否适配没有显著影响,差异感知对公众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电子公共服务质量感知的维度划分与差异感知观测变量的设置都是合理的;电子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对政府形象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6.
邹统钎  江璐虹  郭晓霞 《资源科学》2016,38(6):1003-1012
旅游枢纽的国内外研究经历了“交通枢纽-旅游枢纽基础理论-旅游枢纽”的阶段演变。旅游枢纽的发展源于交通枢纽,以交通枢纽为基础,以人的运输为主,提供旅游配套的信息服务,并整合了一般公共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为游客提供便捷服务。旅游枢纽是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中介与桥梁,旅游目的地主要通过拥有的旅游资源形成吸引物,旅游枢纽则通过流经的客源取得控制力。旅游枢纽的聚散功能是实现对旅游流与地方旅游业控制的关键因素。根据国际旅游枢纽的主要功能与演变进程进行划分,国际旅游枢纽可以分为枢纽主导型和枢纽-目的地并存型。国际旅游枢纽的发展共同遵循四大规律:完善的交通枢纽网络是汇集旅游流的基础;航空枢纽在旅游枢纽中发挥主导作用;借助枢纽功能实现对周边旅游的控制力;目的地与枢纽功能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力  陈浩  韦瑛 《资源科学》2014,36(5):1062-1072
文章基于自我一致性理论视角,通过对418个有效样本的实证分析,检验了文化接近性对潜在游客目的地态度和旅游意向的影响机制。使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3个嵌套模型的比较显示完全中介模型具有最好的拟合优度,研究发现:(1)文化接近性对潜在游客的自我一致性感知、目的地态度和旅游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自我一致性对潜在游客的目的地态度和旅游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文化接近性对潜在游客目的地态度和旅游意向的影响被自我一致性完全中介。结论如下:如果潜在游客感知到自身文化与目的地文化越接近,对自我形象与目的地形象的一致性感知就越高,因此,对该目的地的印象就越好、评价就越高、态度就越积极,到该目的地旅游的意愿就越强烈。  相似文献   

18.
关注雾霾污染旅游目的地到访游客的心理及外显行为,以感知风险理论为指导,在构建出游风险感知与不完全规避行为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设计问卷采集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解析风险维度,并结合理论框架构建风险感知影响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揭示出游风险感知与不完全规避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显示:(1)雾霾带来的出游风险涉及四个维度内容,游客对身体风险、功能风险感知强度最高;(2)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良好,风险感知的影响效应呈现身体风险功能风险心理风险成本风险的格局;(3)游客群体特征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以出游目的实行群体划分下,风险态度及不完全规避行为呈现显著差异。研究有助深入了解游客对目的地环境变化的应对决策与行为响应,并为目的地危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曹兴平  贺涵  冯琴  胡家镜  郭凌 《资源科学》2020,42(5):933-945
旅游目的地意象是目的地形象形成的前提,也是游客旅游决策的前置变量。成熟的游客将会投入更多资源参与决策过程,也更依赖目的地意象而非目的地形象作出旅游决策。本文以安徽宏村为案例地,以发表在旅游社交网站中的游客照片为研究样本,采用NVivo11软件进行内容编码,并用UCINET6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对编码后的节点数据进行了共现网络的量化分析,从景观元素及元素组合两个层面解读游客对宏村的意象感知。结果表明,自然风光和建筑构成了游客凝视下宏村的主体意象元素。由徽派特色民居和古村落水景等元素构成的“水墨宏村”意象游客关注度最高。空间上,各种景观元素有机组合,人文建筑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田园景观与古村群落相互映衬,当地独特的文化元素和古村落乡村生活画卷相得益彰。本文还基于游客照片分析的目的地意象研究个案,解读了游客凝视焦点和核心诉求,总结了皖南古村落旅游开发及营销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研究结论有助于古村落目的地明确自身资源保护和利用方向,优化旅游产品开发和供给,精准打造古村落IP并进行市场营销。  相似文献   

20.
任宇杰  马坤  唐晓岚  柳操 《科技通报》2019,35(1):94-100
利用江苏省南京市手机用户微信LBSN大数据和原始气象数据,建立了一种基于CFSFDP聚类分析的旅游目的地的重点热门地点的识别方法,并结合TF-IDF文本分析法和ArcGIS地理信息技术对分析方法进行修正,对南京市紫金山和玄武湖一山一水两大旅游目的地进行类簇选点分析。在识别出具体景点之后再结合气象数据对其热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基于LBSN大数据的旅游目的地类簇点选取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可以准确识别出目标区域内的热门景点,同时可以发现数据点越密集,LBSN大数据量越大,类簇点识别的准确性越高。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热度在周末和旅游旺季,春夏两季数值较高。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在获取LBSN大数据的情况下,对相关部门进行旅游规划和游客出行提出科学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