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的课堂呼唤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有错误产生.认知心理学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而且"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布鲁纳语),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学会挖掘教学中形形色色的"错误",善于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不能陶醉在自己预设的完美中,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瞬间不同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基于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某些教师对待学生"错误"的一些不科学的态度与方法,从学生"错误"产生的原因出发,谈了自己对学生"错误"的认识:学生犯错是成长道路上的必然现象;"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然产物,是一种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源,也是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资源。对"学生错误"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处理学生"错误"并有效地指导教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钱爱娟 《考试周刊》2010,(41):81-82
新课程改革下.课堂呼唤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必然伴随大量差错的生成。学习错误是每位教师在教学中必然会遇到的学情信息,它是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持什么态度,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是每个教师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要使学习错误真正成为数学教学的有效资源,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由于错误,真理才会被发现."新课程的课堂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而不是教师完全预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错误是不可预见的,而这样的错误,又恰恰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这些"错误"的信息往往能生成一些新的学习目标.因此,教师要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和挖掘"错误"资源,并将其巧妙转化为新的学习资源,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变学习错误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契机,为师生展开新的认知提供新的方向,促进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错误"往往是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在各方面,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在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认知心理学派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力.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错误往往是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教学方法的现象."在数学课堂中,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认知心理学派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出错是他们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1 背景 课堂上学生学习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碰撞,心灵碰撞,情感融和"的动态发展过程,会出现许多意外和惊喜.这里的"意外"当然也包括"错误".教师课前预设的文本方案必然会遭到缘自"互动"的强劲挑战.学生由于已有经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其课堂反馈必然丰富而复杂.其间"错误"是每位教师必然遇到的且需直面的学情信息.  相似文献   

8.
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正常的.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及时抓住契机,让错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那么,如何认识和对待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错误呢?  相似文献   

9.
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在学习中的出错过程应该被看成是学生通向成功的阶梯,也是教学中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学时教师要选择恰当时机制造或放大学生认知上的差错,激起学生的思维,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学机智,及时捕捉学生生成的错误,以独特的视角去发现错误的价值,引导学生在查错、思错、纠错的过程中发展各项能力.让错误的利用成为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正>"错误"是在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在课堂教学多维互动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凭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某一知识做出浅层的、有失偏颇的错误判断,这是教学过程中的正常和必然现象。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但深入课堂,我们却发现:不少教师一味追求教学中"对答如流"、"滴水不漏"的效果,而视学生的"错误"为洪水猛兽,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继续"走自己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的道德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呈现尊重、关爱、民主、和谐学习的生态课堂,能够很好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是一种德性化、人性化、生命化的课堂.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又让学生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益呢? 一、树立"错误即资源"意识,精心呵护学生的学习生态,关注语文课堂学习质量 1.关注学习过程,利用"错误资源"施行教学再提高 学生阅读文本、探究文本的过程,是与文本、作者和"我"之间产生共鸣,充分体验语言的内在魅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创造性地对知识进行再加工,才能变他人的知识为自己真正的知识.但学生在这一学习感悟的过程中,总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回答错误或欲言又止的"思维卡壳"现象.对待学生的学习生态的态度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成功与否,或多或少的错误正好可以提醒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补救.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机智,做到既纠正学生错误又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招错误变成一种让学生积极向上的资源财富.学生在错误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会养成修补知识漏洞的好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学习质量也会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2.
张峰 《考试周刊》2012,(4):67-68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也是一个错误不断显生、修正和完善的过程。错误既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又是教学的巨大资源。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错误是正常的,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防范与回避本身就是教学中的“错误”。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错误资源,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修正错误,  相似文献   

13.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这些错误来源于课堂,是学生参与学习的结果.教师如果能把"错误"当成一种资源,在数学教学中加以巧妙运用,即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一、巧用"错误",突破教学重点,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学生思维出现障碍,往往以错误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这些错误之处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组织学生学习,而教学设计只是一个教学构想,即使教师进行了深入调查,也无法完全弄清所有学生的情况,学生总难免会出现意料之外的"错误".巧妙转化课堂生成的"错误"是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正>如何纠错,才能使学生少出错,不出错?这一直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实际上,数学学习中的"错误",有时还可以是难得的教学资源,我们不妨称之为"错误资源".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从课内、课外两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变废为宝",使学生的数学反思和解题等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改善,数学思维得到相应的拓展.一、"错误观"产生的心理剖析1.教师的"错误观"许多教师认为自己教学有方,该讲的都  相似文献   

16.
"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在面对这些错误的时候,应当采取怎样的策略是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首先论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错误资源时,会出现的常见误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本质上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认识的偏差或者失误,教师也会出现"有意"或者"无意"的教学错误,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错误资源",有着重要的教学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学生的错误、善待学生的错误、精心设计有价值的错误、善于预计可能出现的错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积极的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王安云 《教师》2014,(35):51-51
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能力等都不一样,所以就会存在不同程度、各个层面的错误.对于这些错误,教师应该学会利用,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提高,让学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拓展思维,使错误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中职数学的教学效率.笔者就中职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类型、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朱宁 《江西教育》2022,(15):65-66
出错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一种常态.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能打压、责罚,而应引导学生认识错误、深入分析错误,并展开自主纠错,帮助学生建立"错题库",探究纠错方法,生成"化错智慧".经历了这个过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必然会到达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王丽玲 《成才之路》2012,(24):112-93
正想错、答错、做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产生学习上的错误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知识相对深奥,有的是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或者是思维滞后,没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与推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因势利导,变错误为正确;甚至故意"讲错",引起学生困惑、质疑、思考,然后加以纠正,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与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一、利用错误,化腐朽为神奇学生学习中犯了错误,其实是一个教学契机。教师只要善于"顺应"学生的认知,弄清其错误源头,然后对"症"下药,就能找到纠错的好办法。如果是很简单的问题,却被理解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