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在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这是我党在经济方面继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之后又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它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突出贡献,而且在它孕育、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处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光芒。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反映了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认识是人所具有的特殊能力,它在人的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在人能动地改造外界对象的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是对对象的能动反映,认识根源于实践,受实践水平的制约。同时,认识又反作用于实践,规定着人的活动本质,制约着人的活动发展。人的认识活动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辩证运动过程。实践,认识,再  相似文献   

2.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中具有基础和决定性作用。列宁十分重视实践的观点,列宁的实践观经历了一个逐渐丰富和深化的发展过程。最初列宁重点阐述的是认识和实践的联系,强调实践的客观性及其对认识客观性的证明;继而,通过对辩证法问题的系统研究,论述了实践过程的能动性以及认识和实践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最后达到对实践活动的现实本质关系的全面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产物,是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认识体系。理论并不会停留在现象的彼岸,理论既要在实践中受到检验和证明,又能指导千百万人变革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无限深化的矛盾运动过程,与此相联系,理论从实践中产生,又回到实践中去的过程也是一个辩证发展的矛盾运动过程。在现实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从实践  相似文献   

4.
谢盛勇 《辽宁教育》2003,(11):56-58
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认为:人们的认识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动力,也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既是学生学习成才的需要,又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是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  相似文献   

5.
主体自身对象化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要内容,是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重要形式。作为主体自身"人化"的过程,是人通过实践和反思而达到的存在状态和生命境界,是人的生命自觉的一种哲学表达。人的深层本性是主体自身对象化的逻辑支撑。以马克思主义对象化理论为指导,立足人的本性,深入探讨了主体自身对象化的逻辑路径,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学习观及其对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学生的学习观是学生个体对知识、学习经验的直观认识,经历由客观主义倾向到建构主义倾向的发展,其形成和发展受学生自身的学习经验、所学专业、课堂教学以及学校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它反过来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认知过程及策略、自我调节以及学习动机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因此也应当成为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教学中的认识过程同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的异同是:在人类认识的长河中,人们是沿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的,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进入了高一级程度,不断地向未知的领域探索、寻求和发现新的真理。这就是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人们要在实践在认识的道路去认识客观世界,是因为人的认识源泉是实践,离开了实践,人们就不能对客观世界有任何认识。人要在实践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从理  相似文献   

8.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作为Web 2.0、社会媒体等技术快速发展以及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剧背景下催生出的重要学习理论,在过去十年获得了快速发展并成体系,但是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观点比较分散,目前缺乏系统的梳理,人们对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认识因此难以深入。本研究对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相关研究人员的论文、著作、博客以及cMOOCs开展过程中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研究发现,两位创始人中,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的学术著作较多,观点表达更学术,更易接受;斯蒂芬·唐斯(Stephen Downes)的观点表达更自由和哲学化,富有启发性。该理论最广为接受的八条基本原则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扩充与发展。对联通主义的哲学取向、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学习环境观以及交互观等进行研究总结发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已经相对成熟和成体系。在三种联通主义实践(简单联通、社会化联通和复杂联通)中,只有复杂联通主义实践真正体现了联通主义的精神实质。虽然人们对该理论存在四大质疑与批判(是学习理论还是教学法、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有何区别、核心概念是否有问题、有何特色和创新之处),但该理论能够对其作出满意的回应。本文希望能够帮助研究者和实践者深化对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认识,并开展更加深入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美育三个维度中感性教育是美育的基本意义,也是其根本特征。创造教育和人格教育是感性教育的展开,创造教育是美育的时代命题,人格教育是我国丰厚美育传统的现代传承。现代美育观是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基于全面发展教育的理想,关注受教育者人性的完满和身心健康,显示人的全面发展理想的真谛。现代美育观历史性地充分肯定人的感性素养本身对人生存与发展的本质性价值,由此生发出教育观念的崭新维度。现代美育观认为道德成长需要感性素养做基础,对提高人们对人道德成长规律的认识、提高德育成效具有深刻启示作用。现代美育观揭示了人的感性素养发展的特殊规律,丰富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认为以艺术教育为主体的美育对人的个性和创造性发展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现代美育观对丰富和深化当下教育观念、克服工具理性对教育的消极影响、纠正教育实践的某些偏差,具有独特而深刻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学习观指人们对于学习现象、过程、本质的认知.近代以来,学习观大致经过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后认知主义等认识发展阶段.具身认知理论是"后认知主义"研究中的新取向,其主张学习具有身心一体、身体建构、植根情境等特征.它加深了人们对于学习本质的认知,对教学实践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化,教师的课程观、教学观、知识观在悄然发生变化,不可否认当下仍然有部分教师缺乏对课程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对新课程的认识存在偏差,致使现代课程观难以落到实处。准确认识和理解现代课程观的开放性、动态性、过程性和生成性,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教师的核心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的建构应在现代课程视域下,通过开展在职培训,教师坚持实践研究,并进行持续的教学反思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西方自然教育家在研究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建构了全面、系统而深刻的教师角色观,其内容包括: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指导者、教师应是儿童智慧发展的启迪者和促进者、教师应成为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激发者、教师应成为自然和自由教育理念的彰显者和贯彻者、教师应成为具有"把儿童看作儿童"的儿童观的生命导师、教师应成为终身的自我教育者、教师应是儿童寻求快乐的"知心人和决定人"和教师应成为研究者。它们对于深化我们对教师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化,教师的课程观、教学观、知识观在悄然发生变化,不可否认当下仍然有部分教师缺乏对课程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对新课程的认识存在偏差,致使现代课程观难以落到实处。准确认识和理解现代课程观的开放性、动态性、过程性和生成性,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教师的核心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的建构应在现代课程视域下,通过开展在职培训,教师坚持实践研究,并进行持续的教学反思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资源观是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水平在实践层面的重要体现。人类的资源观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认识的过程 ,新时代要求我们树立更科学、更全面的系统的资源观。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我国资源的辩证关系 ,并提出了如何树立正确资源观问题。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二)     
21.心理与实践有什么关系?客观世界作为心理的源泉和内容,脑作为客观世界的反映器官,两者相结合才产生心理,这种结合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的.一方面,人的所有心理现象都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在人们彼此交往过程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通过实践不断深化,人的心理反映是否正确要受实践的检验.另一方面,人的心理又服务指导于实践,具有能动性.人的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后,在一定条件下能反过来对客观现实的发展进程起重大作用.人能通过心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别从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三个层面探讨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识别三个层面的建构主义各自力图回答的问题。文章认为,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回答的问题是知识是什么、从哪里来及其和认识对象、认识主体的关系问题,主要是一个哲学问题;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回答的问题是人类和个体是如何学习的问题,是对学习发生过程的实然性的描述,主要是一个科学的问题;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基本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是要探索与建构主义知识观和/或学习观相一致的教学实践方式,是一个应然性的、规范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学习哲学,是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其独特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和教学观,对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尝试深入剖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使我们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知识观是对知识性质、构成、功能的态度与看法。教育是引领人成长的过程。人的成长离不开认识的发展,即知识的积累。因此,知识是教育的核心要素,知识观必然直接影响教育实践。由于知识观的错乱,我国的语文教育实践重病缠身,备受诋诟。面对责难,观点纷纭,争论不休。新课改以来,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学习观是大学生对学习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同时也是大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指导思想,学习观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每一次更新与转变,都反映着大学生对于学习认识的深化,21世纪是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大学生学习观发生巨变的时期,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学习观转变的时代背景和方向,以期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和掌握现代的、科学的、正确的学习观.  相似文献   

20.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领域发现某个问题或专题,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认识问题、获取知识,达到对问题的认识深化或最终解决,这就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基本上由学生自己“当家做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创新思维、增强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具有开放性,过程具有民主性,方案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